光彩麗椋鳥安哥拉亞種

光彩麗椋鳥安哥拉亞種

光彩麗椋鳥安哥拉亞種是光彩麗椋鳥的亞種之一,體長27~28厘米,體重96~139克。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光彩麗椋鳥安哥拉亞種
  • 拉丁學名:Lamprotornis splendidus bailundensis
  • 別稱:安哥拉光彩麗椋鳥
  • :動物界
基本信息,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種群現狀,保護等級,

基本信息

【命名者及時間】Neumann, 1920

形態特徵

光彩麗椋鳥安哥拉亞種是光彩麗椋鳥的亞種之一,體長27~28厘米,體重96~139克。雄鳥頂冠是明亮的藍綠色,脖子和翕亮綠色,背部是五彩斑斕的藍色與紫色形成的幻彩,尾覆羽是明亮的藍綠色。頭部兩側,臉頰深藍色。耳覆羽和喉嚨之間有青銅金色染色。下頦,喉嚨,胸部和上腹部是美麗的紫色,有棕褐色的亮點。下腹部及尾下顯示藍色虹彩。翼上有明亮的綠色,並有斑點和藍色的邊緣。翅膀的底面紫色,尾巴的終端廣泛帶有藍綠色。虹膜黃色,喙和腿爪黑色。
嘴形幾直而尖,嘴緣平滑或僅上嘴先端具缺刻;嘴須或存或缺如。鼻孔裸露或為垂羽所蓋。翅長適中,初級飛羽10枚,第1枚特短而小;尾羽短,呈平尾狀,尾羽12枚。腳長而強健,前緣具盾狀鱗。雌雄形態相似;幼鳥體羽具縱紋。

生活習性

棲息於原始森林和次生林,也出現在公園和花園或進入種植園和附近人類居住區和村莊。一般集30隻左右的小群。旱季期間,有時會在聚集數萬隻之多。主食為植物果實和漿果,亦兼食昆蟲;將巢建在離地面3至13米以上的樹洞內,使用天然樹洞和或舊巢,巢用草、樹葉和羽毛等內襯。每窩產2~3枚卵,卵綠色有紅色斑點,大小約22~28毫米。雌鳥獨自孵化約18天,雄鳥在附近守衛,父母雙方都參與飼餵雛鳥幼鳥晚成性,孵化20天后離巢。小鳥最初的食物是昆蟲,水果和漿果。每年僅秋季換羽。

分布範圍

分布於安哥拉北部和東部,剛果南部和尚比亞。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