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一直是中國西部發展最大的最大阻礙,西部治沙一直就是中國的百年大計,國家投注了許多的精力和資金治沙,國內也一直在不斷的探索治沙新模式,光伏治沙是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最新探索出的成果。
光伏沙漠生態電站是其最主要的治沙模式。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把發展光伏和沙漠治理、節水農業相結合。電站的外圍用草方格沙障和固沙林組成防護林體系,光伏板下安裝節水滴灌設施,種植綠色經濟作物,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共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光伏治沙
- 外文名:Photovoltaic control
中國荒漠化現狀,光伏治沙理念,產業理念,產業困局,政策支持,產業最新發展,
中國荒漠化現狀
中國有173萬平方公里沙漠化土地,其中約53萬平方公里(31%)可治癒。中國有122萬平方公里的可耕地面積,其中部分農田處於荒漠化進程中,如果53萬平方公里的沙漠化土地變成良田,那么我國可耕地面積將增加43%。按照百年治理計算,每年治沙造田5300平方公里,一百年就可以實現這一目標。
作為荒漠化大國,中國荒漠化防治任務艱巨。根據2013年3月國務院批准公布的《全國防沙治沙規劃(2011~2020年)》目標任務,到2020年,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務2000萬公頃,全國一半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區生態狀況進一步改善。
到2020年,我國西部地區防沙治沙總投資將超過2000億元。僅三北防護林和京津風沙源治理總投資就達1880.02億元,其中,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規劃投資977.92億元、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五期工程總投資902.1億元。
到2020年,我國西部地區防沙治沙總投資將超過2000億元。僅三北防護林和京津風沙源治理總投資就達1880.02億元,其中,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規劃投資977.92億元、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五期工程總投資902.1億元。
光伏治沙理念
中國西北地區有著中國最為豐富的太陽能資源,這裡氣候乾燥,降雨量極少,日光直接照射的時間很長,而
這些地區恰恰也是中國受風沙侵襲最嚴重的地區。隨著太陽能等新能源的開發,不少光伏電站建造及運營者開始探索光伏發電與荒漠治理相結合的“光伏治沙”模式,希望能走出一條工業治沙的新模式。
產業理念
光伏組件板遮蔽陽光直射有效降低了地表水的蒸發;光伏板的遮陰效果能使蒸發量減少20%到30%,並且光伏組件板還能夠有效降低風速。這能很好改善植物的生存環境。正是基於上述原因包括牧草在內的眾多地表植被才得以生長;而地表植被的出現又反過來有助於地表的固沙保水,生態的改善對太陽能發電同樣是有利的。揚起的灰塵對發電量的影響比較大,而植被能減少灰塵的揚起。由此可見,由於光伏組件板對於陽光直射的阻隔而產生新的生態環境對於荒漠化治理產生了正向作用,產生一種多贏的結果。
西部不少荒漠地區擁有豐富的地下水,荒漠的治理需要進行植被的灌溉,在許多荒漠地區能源匱乏,這與燃油動力機械與輸變電設備的建設運營成本過大不無關係。缺水導致植物成活率不高等困局在光伏電站周邊迎刃而解,太陽能水泵與精細滴灌等技術的結合,為改善荒漠提供可持續的發展動力。
產業困局
伴隨著光伏發電的增多,燃煤機組的發電小時數必然減少,還會新增輸電線路成本。這些變化引起的巨額支出也需要考慮在內。由於光電波動性強,沒有辦法像煤電一樣用戶需要多少就發多少,而只能是發多少電用戶就要用多少,必須有優惠電價制度鼓勵用戶用電,否則就會像“棄風”一樣出現“棄光”。
實際上,“棄光”已經出現了。國家能源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全國累計光伏發電量190億千瓦時,“棄光”電量卻達到18億千瓦時。分地區來看,甘肅省“棄光”電量11.4億千瓦時,“棄光率”28%;新疆“棄光”電量5.41億千瓦時,“棄光率”19%。
光伏產業發展,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消納波動的光電。德國能源轉型20年,就是在全力解決這個問題。只有切實解決了“棄光”問題,中國的光伏產業才能迎來真正的春天。
解決“棄光”問題需多方統籌解決,西部不僅是太陽能,同樣是風能的資源集中地,風能往往在夜間是其生產高峰,與太陽能形成互補,統籌二者的生產波動性,對於消納“棄風”同樣具有積極意義。對於部分地區試點開展的“風能供暖”等就地消化產能的對策,也是光伏電站消納“棄光”的一條應對手段。
政策支持
2015年9月在習近平主席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中美雙方聯合發布了《中美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聯合聲明中提到,中國到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0%-65%。
業內人士就此分析稱:“二氧化碳排放不增長了,意味著煤炭、石油這種化石能源不再增長了,增長的都是水電、風電、太陽能、核電。就相當於,每年要新建2000萬千瓦的風電,2000萬千瓦的太陽能發電,1000萬千瓦的核電左右,仍然要維持一個這樣的發展速度才能滿足峰值的條件。”
在市場看來,《中美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釋放了一個更加明確的信號,即光伏等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將成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發展主旋律。能源局上浮今年光伏裝機目標 轉型迫在眉睫
2015年9月28日中國國家能源局迅速發布《調增部分地區2015年光伏電站建設規模的通知》,要求在此前全年1780萬千瓦光伏裝機規模的基礎上,增加530萬千瓦,並表示,各項目原則上應在2015年內開工建設,2016年6月30日前建成併網發電。
2015年10月12日舉行的“2015中國光伏領袖峰會”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首次透露了此時加碼光伏的官方原因。他指出,“十三五”期間,要實現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15%左右的目標。但是,由於目前水電投產增速降低,核電建設規模有限,只能依靠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光伏發電需要繼續保持較快發展。除了能源結構調整的客觀需要外,應對氣候變化也是發展光伏的重要因素。截至2015年上半年,各地光伏裝機總量已突破3500萬千瓦,提前完成了“十二五”目標。不過,這與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檔案中承諾的“到2020年,光伏裝機達到1億千瓦(即100GW)左右”,著實還有差距。
與以往不同的是,本次《通知》中特別註明了部分新增光伏裝機的特定用途。在諸多項目中,內蒙古20萬千瓦“光伏治沙”引起了媒體的注意。
產業最新發展
2015年全球範圍內統計來看,新增的電力投資里太陽能是第一位,美國2014年90%新增的電源裝機是太陽能供電。太陽能在整個能源結構中雖然占比很小,但是它的生機勃發,在未來實際上是非常強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