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平台
優勢學科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是新中國最早創辦雷達工程專業的院校,製造了新中國第一部氣象測雨雷達,研製了中國第一台可程式雷達信號處理機、第一代大型相控陣雷達,生產了中國第一爐單晶鍺,研製了第一套流星余跡通信系統,是最早開展超短波和微波技術教學、科研工作的少數幾個院校之一。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的前身是1952年由著名電子系統專家
孫俊人院士、
畢德顯院士組建的雷達工程系。1980年改稱為電子工程系,1993年改稱為電子工程學院,1999年與電信工程系、天線研究所合併為新的電子工程學院。60年來,學院培養了近三萬名電子信息領域高級人才,為國家建設和社會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也為學院建立了良好聲譽。在眾多校友中產生了包括
保錚院士、
王越院士、
張錫祥院士、
郭桂蓉院士、
包為民院士、
張堯學院士等六位院士和一大批政府領導、著名企業家、科技精英、30多位將軍在內的傑出代表。
學校具有35年軍事院校的辦學歷史,為國防現代化、軍隊信息化作出了重要貢獻,學校保持著與國防科工委、
總裝備部、
總參謀部、
空軍、
海軍、
二炮的密切合作,積極發揮電子信息的特色和優勢,承擔了大量國防項目的研究工作,其中包含許多不對外公開的機密項目,西電在軍工方面先後獲得二級保密資格認證、國軍標質量體系認證、
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保密、質量、裝備“三證”齊全,並獲批為總裝備部裝備承制資格單位。據統計,西電承擔的各類科研項目中70%以上的來自軍口。西電近年來在國防科研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震動世界的標誌性成果,例如被譽為“殺手鐧武器”的新體制雷達、用於空警2000等預警機的 “空時二維信號處理技術”、套用於深空探測和主力戰艦火控雷達的大型天線與電子裝備機電耦合技術等。
在2009年建國60周年大閱兵上,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研製的軍用雷達組成了“機動雷達方隊”(國慶閱兵裝備第二十二方隊)走過
天安門廣場,這批歷時十年自行研製的國產雷達裝備,擁有完全
自主智慧財產權,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被譽為我軍的“千里眼、順風耳”,這是我軍新型雷達首次公開亮相,贏得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研發的“空時二維信號處理技術”套用於
空警200、
空警2000等預警機,為“預警機梯隊”(國慶閱兵空中第二梯隊)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該型預警機是中國自主研發的新型支援保障裝備,西電研發的“空時二維信號處理技術”大大提高了低空遠程探測能力,增加了空中指揮作戰控制手段,擴大了作戰指揮範圍。
在2008年
汶川大地震、2010年
玉樹大地震、2010年舟曲土石流等重大自然災害中,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研製的
合成孔徑雷達系統及時獲取災區的干涉雷達影像,為抗震救災、保障災區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做出了巨大貢獻。
五方共建
共建歷程
2002年,教育部、信息產業部、西安市(副省級)三方簽署共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協定,其中西安市在“十五”期間向西電投入配套建設經費1.5億元。
2004年,教育部、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簽署共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協定,積極支持西電與中電集團下屬研究所開展全方位合作、向中電集團輸送更多優秀畢業生。
2008年,教育部、國防科工委、陝西省三方簽署共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協定,教育部積極支持學校整合國防特色優勢平台,國防科工委積極支持學校承建國防科技國家實驗室,陝西省給予學校配套建設資金和相關政策支持。
2011年,教育部、陝西省簽署繼續共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協定。
共建西電協定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科技強軍和
西部大開發戰略,推進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綜合改革與全面發展,進一步提高辦學質量和水平,增強國防科技創新和
自主創新能力,加快“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建設步伐,教育部、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國防科工委)、陝西省人民政府(以下簡稱陝西省)經協商,決定共同建設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一、教育部、國防科工委、陝西省三方共同建設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是為了積極適應我國信息化建設、國防現代化建設及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大力推進學校綜合改革和創新發展,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科技創新水平,使學校成為我國特別是
西部地區國防電子信息領域
高層次人才培養和高水平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在國防建設、區域經濟建設和
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二、教育部支持學校在面向全國服務的同時,更加積極地為國防科技工業發展和地方經濟建設服務。國防科工委積極支持學校承建國防科技國家實驗室、
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
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以及國防特色緊缺學科(專業)建設等科研能力平台建設;積極支持學校承擔科技重大專項、國防基礎科研等國防科研項目、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拓展提高、研製保障條件等國防建設項目以及對俄航天合作、民用航天等科研項目。陝西省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改革和發展列入本省及西安市的整體發展規劃中,給予一定的實際性政策支持。
三、教育部積極支持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在其國防研究院的基礎上,整合學校現有國防特色平台(國防重點實驗室、國防學科),進一步提升學校的國防人才培養和國防自主創新能力,推進武器裝備機械化與信息化的複合發展,為國防科技工業發展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與智力支撐:
1.加強國防特色平台的建設,進一步提高國防科技
自主創新能力,使學校能夠承擔重大(重點)國防科研項目,並加快國防科研成果轉化為國防科技生產力的步伐;
2.積極建設國防特色學科專業,特別是國防特色緊缺學科專業,為國防科技工業發展建設提供人才支持,優先向國防科技工業企事業單位輸送優秀畢業生;
3.發揮學校現有的國防特色學科、科研及人才優勢,開展專題研究,為國防科技工業的發展提供諮詢服務。
四、教育部積極支持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參與陝西省高校結構調整和教育
資源合理配置,為發揮
陝西教育大省的資源優勢和提高高校辦學效益起到示範作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在面向國家信息化建設服務的同時,積極參與陝西省地方經濟建設:
1.提供人才支持,增加在當地招生人數和就業人數,開展高層次人才培訓;
五、教育部積極協調有關部門,使投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211工程”三期專項經費與往期相比有較大幅度增加,並大力支持學校
國家重點學科、
國家重點實驗室、創新團隊等的建設和國際合作交流的開展;國防科工委在學校的國防特色學科專業建設、實驗室建設和承擔國防科研項目的立項、經費投入、團隊建設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陝西省以多種形式支持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主要包括
新校區建設、校園周邊環境整治、重點學科建設、人才隊伍建設、
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和有關資金支持。
六、教育部、國防科工委、陝西省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尊重並維護學校依法自主辦學,努力創造有利條件,支持學校深化辦學體制、校內管理體制、後勤社會化等方面的改革,逐步建立學校科學發展的良好運行機制。
七、共建過程中的具體事宜,由教育部、國防科工委和陝西省組織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具體研究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