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元憲宗三年(1253),元世祖
忽必烈率十萬鐵騎從
四川木里、
鹽源一帶進入麗江寧蒗永寧,駐蹕日月和,(光緒《永兆直隸廳志》載:“廳屬永寧界,有地名日月和,元世祖駐蹕處)。元軍在麗江當地曾建築一橋,取名為“
開基橋”,意為開基帝業。
元軍在麗江永寧稍事休整後,翻越瓦哈山(大藥山)直下金沙江邊,到達現雲南麗江
寧蒗縣拉伯鄉拉伯行政村(拉卡喜里),面對滔滔江流,蒙古軍憑藉革囊和羊皮筏,
神不知鬼不覺地到了對岸的麗江縣
奉科鄉,麗江
納西族土酋率眾迎降,元軍隨即順利翻過太子關(原名雪山關門),進入今麗江
寶山鄉果樂村,再翻越鳴音直下到麗江大具壩,然後揮師進駐麗江壩。這就是
昆明大觀樓長聯里“元跨革囊”典故的出處。
兀良合台率領的蒙古西路軍隨後也在
中甸縣境內金沙江邊渡江到麗江縣巨甸、塔城一帶。麗江巨甸原名“九賧”,元初改為“巨津”,意為大渡口。如今,雲南麗江地區境內尚存眾多與麗江“元跨革囊”事件有關的地名和遺址。
位置
史書記載,1253年
忽必烈率十萬大軍進攻大理,他率領中路軍經
四川西南,在
瀘沽湖附近休整後,翻越瓦哈山(今大藥山),在今
寧蒗縣境內用
革囊橫渡天塹金沙江。忽必烈的另外兩支隊伍,一支在梓里渡金沙江進入麗江,另一支從永勝跨越金沙江經鶴慶進攻大理,孫冉翁以“元跨革囊”四個字概括了十萬大軍轟轟烈烈、氣勢磅礴、橫渡
金沙江之壯舉。
歷史背景
滅亡
大理國,不僅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也是世界古代歷史上很著名的一個戰例。昆明大觀樓長聯以“元跨革囊”四個字,概括了這一千里奔襲、出奇制勝的軍事奇蹟。
大理國300年的歷史,從未對外用兵。當時面對宋、
遼、
金、
西夏與蒙古之間的爭鬥,大理國一直置身事外,不予理會。然而,蒙古的戰略——“斡腹之舉”,卻將大理國牽入了戰爭之中。
斡腹之舉
所謂“斡腹之舉
”,就是先出奇兵滅大理,然後再由大理派一支軍隊,對南宋腹地發動攻擊,南北夾擊,一舉而滅南宋。這個策略看起來簡單,其實,蒙古對大理用兵,也是頗費周折。據考證,蒙古對大理國用兵,前後三次,方才取得勝利。最早是在蒙古成吉思汗時。一次成吉思汗向大臣郭寶玉詢問取中原之策,寶玉回答說:應該先攻取
巴蜀、大理,然後藉其兵力,順勢滅掉
金國,再合圍南宋。據有的文獻資料記載,成吉思汗確曾派遣過一支部隊進攻大理,軍隊到達金沙江邊的
鐵橋城而還。
文學作品
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萍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辜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想:
漢習樓船,
唐標鐵柱,
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鐘,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經過
九禾戰役
1244年,
窩闊台繼承蒙古汗位,命征蜀蒙古軍抽調精兵,攻取大理。據說當時調集的軍隊達20萬之眾。大軍由川西過大渡河,越金沙江,直奔大理。大理國王
段祥興命軍將
高禾率部迎敵,在今
麗江九禾一帶,與蒙古軍展開激戰。
迎戰蒙古軍隊的大理國將軍高禾,又名高和、高泰和、高逾城和,是當時大理國相國高祥之弟,為大理國重臣。這場戰爭的戰況,沒有資料記載,不過有兩件事情可以說明此次戰事的激烈與重要:其一是戰役結束後,大理國派專使段連柘赴南宋通報戰況,南宋朝廷派使團專程來大理,到九禾弔唁陣亡將士;其二是大理國在九禾建佛塔,為戰死沙場的將士超度。九禾塔現雖然已毀,但當年建塔用的磚,卻仍有保留,磚上模印有“追為高逾城和及殉國……”等文字,說明此塔是專門為“九禾之戰”的陣亡將士修築的“超生塔”。
九禾戰役中大理國與蒙古軍都損失慘重,但蒙古軍北還,不完全是軍事因素,主要原因是窩闊台汗突然逝世,大軍只好撤回。
而大理國方面,與高禾同時戰死的高氏家族成員,還有高福善、高明勝、高明祥、高政運、高政志等,所以此次戰役,對大理國震動很大。段氏意識到,要抗擊蒙古軍隊,必須與南宋聯合起來,便遣使四川,想與南宋共議禦敵之策,卻遭到拒絕。其結果是大理國在大渡河一帶沒有形成有效的防區,而只好把防線收縮到金沙江一帶。
但也有的學者認為,九禾戰役引起了南宋的高度重視,然而,大理國方面並未對來自北方的威脅產生警惕,軍事上沒有進行積極的布防,外交上也沒有與周邊,特別是沒有與大渡河以南的各部族進行聯絡,更沒有與南宋方面聯合抗擊蒙古軍隊的意圖與行動。但據《元史類編·兀良合台傳》說,“憲宗初立,大理方結好於宋,帝銳意圖宋,乃遣皇帝忽必烈先進兵討
西南夷。”這就是說,大理國確曾有主動與南宋聯合的舉動,連蒙古憲宗皇帝都覺察到了。
再征大理
宋淳祜七年(公元1247年),蒙古軍隊再度南下,意在偷襲
大理國,但受到四川宋軍的阻擊,未能到達大理國境。如果南宋能聯合大理國,實現“聯滇保蜀”的戰略,則蒙古軍隊要滅大理,繼而攻南宋,是非常困難的。不幸的是,
南詔與唐王朝之間的戰略結盟,並沒有在大理國與南宋之間再度出現。
蒙古憲宗二年(公元1252年)九月,忽必烈奉命率軍10萬,由
蒙古高原起程遠征大理國。當年十二月,大軍乘冬季封凍之機,越過
黃河,進入河湟之地。第二年春天,大軍經過鹽夏,四月出蕭關,六月進駐
六盤山,八月抵達甘肅南部的臨洮。
大軍到達臨洮後,忽必烈做了兩件事,一是遣使赴涼州(今甘肅武威)召吐蕃薩迦派首領
八思巴,為大軍過藏區作準備;二是派遣
玉律術、
王君侯、
王鑑三人先行,招諭大理。前者應召而至,後者卻因道路阻塞,無功而返。這說明蒙古軍用兵,還是以謀略為上。在八思巴的協助下,蒙古大軍順利進入川西地區,九月,抵達忒剌,即今天四川西部松藩一帶。
大理國在金沙江以北設有建昌、會川二府,這裡是南詔時期東蠻所居之地,這裡的部族,雖在大理國建昌、會川二府管理之下,但同時常常依附於宋王朝的黎州,一如南詔時期的東蠻,既歸南詔,又傾向唐王朝的劍南西川節度。蒙古軍隊進至大渡河邊後,忽必烈將大軍分為三路:兀良合台率西路,抄合、也只烈率東路,忽必烈親率中路,分別進攻大理國。
兀良合台所率西路軍,由晏當路(今四川
理塘、
稻城一帶)南下,經川西藏區,進至今雲南
迪慶州香格里拉縣一帶,在巨甸渡過金沙江。西路軍在今麗江石鼓一帶,被“空和寨”所阻。空和寨是大理國在金沙江邊設定的軍事要隘,沿江依山而築,牢不可破。兀良合台親自率軍出戰,經過七天的激戰,才攻破寨門。
抄合、也只烈所率的東路軍,沿川西平原南下,進入大理國建昌、會川二府轄地。此路大軍的戰略意圖,是占領建昌、會川二府,過金沙江,進逼姚州,轉而西進,與中路軍、西路軍會師,合圍大理國都城
羊苴咩城。姚州即今雲南姚安,這是由四川進入雲南的傳統通道之一。南詔大理國時期,姚州為僅次於“首邑之地”洱海周邊地區的重要轄區。但東路軍進入大理國建昌、會川二府後,遭遇頑強抵抗,後來雖兵臨姚州城下,亦不能攻克城池,只好停下等待忽必烈中路大軍的支援。
革囊渡河
忽必烈率領的中路軍,先到達滿陀城(今四川
瀘定),由於行軍不便,蒙古軍丟下糧草輜重,輕裝渡過大渡河,在高山峽谷無人區之中,急行軍二千餘里,到達金沙江畔。據考證,忽必烈中路軍的行軍路線,是由大渡河而南,沿河谷南下,到達今麗江寧蒗縣永寧鎮金沙江北側。么些族(
納西族)首領
和字出降,為蒙古軍引路。
蒙古軍隊雖來自大漠,不習水性,但出師之前,他們對大理國的山川地勢有詳細的了解,知道這裡有大渡河、金沙江、洱海等河流湖泊,為渡河作好了準備。來到金沙江邊,面對洶湧的江水,蒙古軍士不用船隻,使用北方人渡河慣用的“革囊”渡過了金沙江天險。
“革”者,“皮”也,“革囊”,顧名思義就是皮子做的氣囊。中國北方,特別是黃河兩岸,普通百姓過河,都是乘革囊而過。革囊一般用羊皮做成,製作的方法,大概是將羊宰殺之後,用細管向羊皮中吹氣,使皮肉之間產生氣流,再用力捶打羊皮,羊皮就會與羊肉分離。這時,割下羊頭與四肢,然後將羊皮從頭部向下撕拉,羊皮就會完整地剝落下來,然後只要將頭部、四肢及尾部的孔洞紮緊,就天衣無縫了。船工向皮囊中吹氣,羊皮就膨脹為鼓鼓囊囊的革囊。這種革囊,人們可以藉之隻身渡河,也可以用它承載木筏,同時讓許多人飄浮過河。大致說來,大凡水流湍急,不易舟楫的河流,都採用這種“革囊渡江”的方式。
渡過金沙江之後,忽必烈率領的中路軍,由永寧南行,從今天的寧蒗縣境內直驅麗江,到達大匱(今麗江大巨),進而攻擊三賧(今
麗江),么些族首領
麥良出降。蒙古軍由三賧至謀統(今
鶴慶),高氏出降,鄰近的善巨(今
永勝)高氏也投降了蒙古軍隊。至此,忽必烈所率的中路軍沿途招降納叛,把大渡河以南直到雲南西北部的大理國轄地,都收歸到自己的帳下。大理國西北的軍事防禦體系,大渡河、金沙江兩道天險,以及無數的“蠻夷”部族所形成的緩衝區域,霎時間被“天兵”所破。段氏、高氏萬萬沒有想到,蒙古軍有如天降,一下子就出現在蒼山洱海之間。
緊接著,忽必烈率領的中路軍,首先攻下鄧川。這時,兀良合台所率的西路軍,也抵達
龍首關外,兩路大軍合兵一處,乘勢攻破龍首關,大理國“首邑之地”的北大門洞開。蒙古大軍占領大嫠後,沿蒼山山麓小道,很快直抵羊苴咩城下。
羊苴咩城
經南詔大理國近500年經營的羊苴咩城,可以說是固若金湯。從戰略上說,蒙古軍並無十分把握攻占此城。回想唐朝天寶年間,唐軍就曾攻至城下,最後卻落得全軍覆沒的下場。所以,蒙古軍雖有兵臨城下之優勢,但忽必烈並不急於攻城,他認為如果能兵不血刃,訂立城下之盟,那才是上善之策。於是忽必烈再次派遣玉律術、王君侯、王鑑三位特使入城,招諭大理國段氏出降。但大理國段氏、高氏君臣卻頗為自信,他們殺了蒙古使臣,絲毫不理會忽必烈的招降。國王
段興智、相國
高泰祥引兵出戰,與蒙古軍大戰於羊苴咩城下。
面對堅固的城池和高昂的士氣,蒙古軍一時攻城難克,忽必烈決定再遣使臣招諭大理國君臣,勸其出降。“三返弗聽”,大理國斷然拒絕投降。
忽必烈命令蒙古勇士組成一支特別隊伍,繞道
蒼山西坡,由西向東翻越蒼山。這支登山部隊,十之八九死在蒼山之上,但最終完成使命,存活下來的軍士,在蒼山上組成一支奇兵,軍旗招展,鼓號齊鳴,由山頂直衝而下,突入城中。大理國君臣被這種“太陽從西邊出來”的氣勢所逼,棄城而逃,退守姚州、善闡。此次軍事行動,是自南詔統一洱海地區以來,外部軍事力量第一次攻入羊苴咩城,南詔大理國城防體系被蒙古鐵騎踏破。
此後,蒙古軍隊乘勝追至姚州,與在那裡久戰不勝的東路軍會合,攻克姚州城,俘獲大理國相國高泰祥。再後蒙古軍在兀良合台率領下,進軍滇中,圍攻善闡,攻城雖費時日,終究攻破城垣。大理國末代國王段興智出奔至昆澤(
陽宗海)被擒,後降蒙古,被封為世襲
大理總管,段氏大理國至此滅亡。
結果
元軍將被俘的
段興、
高興智送到北方見蒙古汗
蒙哥,段見到蒙哥即表示歸順。蒙哥任其為“
大理總管”,讓其回雲南與元軍共同治理雲南。1260年
忽必烈繼位,1271年改國號為
大元,是為元世祖。1279年元滅南宋。元世祖忽必列對雲南的統治比內地早18年。
蒙古軍隊雖獲得大勝,但損失也是空前的:當年出師奔襲大理國的10萬鐵騎,僅存2萬,損失了五分之四。至今,雲南許多地方都還保留有為數眾多的“韃子墳”,據說就是當年蒙古陣亡將士的墓冢。
蒙古滅大理國之後,對雲南實行了20年的軍事管制。行省建立之前,蒙古先在大理立“元帥府”,總制大理國舊地,後改為“大理善闡都元帥府”,再後改為“雲南諸路宣慰司”,下轄萬戶、千戶、百戶府。1274年,忽必烈在雲南設立行省,任命
賽典赤為
平章政事,改萬戶、千戶、百戶府為路、府、州、縣,雲南從軍事管制時期進入正常的行政管理階段。雲南行省建立時,將首府由大理遷至中慶(今昆明),結束了大理作為雲南首府536年的歷史。
大理國滅亡後,蒙古“斡腹之舉”的戰略意圖實現,對南宋形成了夾擊之勢。公元1258年,當蒙古軍三路進攻南宋時,大理國王段興智的叔父
段福,率領“爨白軍”,隨蒙古軍征戰至鄂口(漢口)。後來,爨白軍中的大部分軍士,落籍於湖南西部長江流域的
桑植縣一帶,成為現今這些地方白族的先祖。
意義
元王朝雖然在雲南建立行省,但為了限制行省的權力,又分封蒙古親王鎮守雲南,劃給他們管轄範圍和領地,不受行省約束。大理國段氏則“世襲大理總管”,管轄大理、善闡、威楚、統矢、會川、建昌、騰越等城,並劃定滇西為其轄地。雲南形成了蒙古親王、行省及段氏總管三家統治的格局。段氏總管時期,洱海地區仍較多地保留著大理國時期的傳統。
“元跨革囊”,促進了忽必烈平大理國和元代的統一,結束了中國歷史從唐末以來的分裂局面。同時也促進了麗江
納西族地區政治經濟的發展。表現為:一是麗江納西族結束了長期的各部落分立的局面,實現了全民族的統一;二是統一後的納西族首領得到了中央政權的任命,土司世襲制由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