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伯鄉

拉伯鄉

雲南省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轄鄉,地處寧蒗縣最北端的江邊乾熱河谷地帶。北與四川省木里縣依吉鄉和迪慶州香格里拉市洛吉鄉接壤,西與玉龍縣奉科鎮隔江相望,南與本縣的翠玉鄉相鄰,東與本縣的永寧鄉相鄰。

面積453.7平方公里,人口1萬多。轄托甸、加澤、田壩、格瓦、拉伯五個行政村。以農業為主,屬江邊河谷地區。人均年收入僅650元,是寧蒗縣最邊遠的特貧鄉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拉伯鄉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雲南省寧蒗縣
  • 電話區號:0888
  • 郵政區碼:674309
  • 地理位置:寧蒗縣西北部
  • 面積:453.7平方公里
  • 人口:10818人(2007年)
  • 氣候條件:暖溫帶高原山地季風氣候
  • 機場:寧蒗瀘沽湖機場
  • 車牌代碼:雲P
地理環境,人口民族,自然資源,歷史人文,農村經濟,資源環境,特色產業,基礎設施,人口衛生,文化教育,

地理環境

因麗江境內多山,主要有玉龍雪山和老君山兩大山脈,有金沙江和瀾滄江兩大水系。海拔最高的玉龍雪山主峰5596米,最低海拔1219米,故有寒、溫、熱兼有的立體氣候。春秋相連,長春無夏,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雨季、旱季區分明顯。一日之內早、中、晚溫差大,植被豐富,屬低海拔與高原氣侯的過渡區。
拉伯鄉拉伯鄉
拉伯鄉屬低緯暖溫帶高原山地季風氣候,全年平均氣溫在12.6℃~19.8℃之間;最熱月氣溫在 18.1℃~25.7℃之間,最冷月氣溫在 4℃~11.7℃之間。
全年無霜期為 191~301天,年降雨量一般為904.5~1046.6毫米,雨季集中在6-9月,7~8月降雨量較多,年降雨日數一般為122~148大。年降雪日數0.2~3.5天,年日照時數在2321.1~2554.5小時之間。年平均相對濕度為 60~69%,寧蒗縣拉伯鄉全年風向多為靜風或西南偏南風。
全鄉轄托甸、加澤、拉伯、田壩、格瓦五個村委會,63個自然村。幅員面積為45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為12626畝,人均占有耕地1.5畝。
鄉中學鄉中學
麗江市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低,流經全區的金沙江以及兩岸拔地而起的屬雲嶺山脈的老君山、玉龍山、綿綿山(俗稱小涼山)三大山系,構成了麗江地區地形的基本經脈和骨架。
拉伯鄉,地理位置偏遠,山高坡陡,而且交通、通訊、電力、水利等基礎設施十分落後,但她具有氣候和光熱資源優勢,還有豐富的土地和生物資源,氣候呈垂直立體分布。

人口民族

全鄉有摩梭、漢族、普米族、納西族、傈僳族、苗族、壯族、藏族等8種民族,截止2007年11月,總人口為10818人,2223戶。

自然資源

在拉伯鄉,高山有大面積從未砍伐過的原始森林,有海拔4326米的高 山湖泊群,湖的四周有萬支山茶和杜鵑齊花怒放的原始花叢,有上百畝連片的高原草甸,還有珍禽異獸、珍稀植物和名貴中藥材等.
拉伯鄉拉伯鄉
拉伯鄉拉伯村委會坐落在金沙江邊,那裡有著豐富的水資源和光熱資源,是能源開發的寶地。

歷史人文

高山有大面積從未砍伐過的原始森林,有海拔4326米的高山湖泊群
在85公里的沿江地帶有兩省四縣結合的山水風光——三江口。有建於70年代、代表人類改造自然創造奇蹟的、被稱頌為“老鷹飛不過,猴子掉眼淚”的朝陽大溝探險旅遊點。還有古樸典雅,獨具特色的、唯一保存至今的摩梭達巴文化和普米族韓規文化。

農村經濟

該鄉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 1,122.47 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 483.40 萬元;畜牧業收入 397.30 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4556 頭,肉牛 385 頭,肉羊 2022 頭);漁業收入 0.76 萬元;林業收入 160.60 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 73.81 萬元;工資性收入77.89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818.80 元,農民收入以 種植業、養殖業 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 73.67 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574 人,在省內務工 370 人,到省外務工 204 人。

資源環境

在該鄉,高山有大面積從未砍伐過的原始森林,有海拔4326米的高山湖泊 群,
拉伯鄉拉伯鄉
該鄉拉伯村委會坐落在金沙江邊,那裡有著豐富的水資源和光熱資源,是能源開發的寶地。

特色產業

憑藉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拉伯鄉種植了25000多株核桃,10000多株青椒,3500多株雪梨,改良嫁接1.5萬多株核桃,並依託退耕還林政策,連片種植核桃5000畝、青椒600畝、青刺果1000畝。
到2006年底,全鄉累計初步建成了10000畝核桃基地,3000多畝花椒基地,林產品產值大幅度增加。2006年紅瓜籽種植規模500多畝,產值超過20萬;由雲南紅森集團定單回收的香葉天竺葵,試種面積60畝,已提煉油料,年產值每畝可達2000多元。

基礎設施

拉伯鄉5個村委會均已實現通路、通自來水、通電話、通衛星電視,有1個 村委會已通電,其餘4個村委會還在使用小型發電機,只能用於基本照明。
拉伯鄉拉伯鄉
全鄉有1088戶通自來水,有21 戶飲用井水;有434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751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77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09戶。
全鄉所有交通道路均為土路路面,而且路面較窄,所以雨季期間公路不能暢通,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該鄉經濟社會的發展。鄉所有交通道路均為土路路面,而且路面較窄,所以雨季期間公路不能暢通,給民眾的出行造成諸多不便,也嚴重阻礙了我鄉經濟社會的發展。拉伯鄉共擁有汽車10輛,拖拉機 21輛,機車29 輛。
全鄉建有沼氣池的農戶有590 戶;裝有太陽能農戶4 戶。在我鄉的2223戶居民中,有132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有898 戶居住於木料結構的住房,還沒有磚房。

人口衛生

截止2007年11月,該鄉現農戶2223 戶,共有鄉村人口 10818 人,其中男性 5409 人,女性 5409 人。其中農業人口10763 人,勞動力5348 人。該鄉以摩梭人為主(是摩梭、漢族、普米族、苗族、壯族、納西族、傈僳族、藏族的混居地),其中有漢族2385人,摩梭3698人,其他6種民族共4735人。
到2007年底,該鄉參加農村合作醫療8459人。該鄉人民民眾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我鄉建有村衛生所4個,衛生所面積為 1015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7人;建有鄉衛生院一個,面積為1200平方米,有醫生9人,鄉衛生院有配套齊全的看病室、藥房、注射室、收費室、住院室、產科室等。

文化教育

截止2007年11月,全鄉建有6所完小,23所國小,校舍建築面積 7,020.0 0 平方米,擁有國小教師 59人。整個鄉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246人,其中小學生1816人,入學率99.17%;拉伯中學有學生生430人,入學率100%。
拉伯鄉拉伯鄉
2002年以來,該鄉國小教育成績在涼山片區一直名列前茅。拉伯中學新列入國家遠程教育試點,學校開通了寬頻,開設了遠程教育課,學校和教育教學條件有了質的變化。
政府相繼實施了“愛得基金”、貝爾、雲南日報、團縣委、國家基礎教育司、慈善機構掛鈎、特少民族項目、縣內職工捐資助學、兩免一補等一系列扶持資助學生的政策,到2006年底,累計投入扶持資金155萬元,其中中學55萬元,國小100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