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倪瓚行書淡室詩

元倪瓚行書淡室詩

元倪瓚行書淡室詩類別為紙本 ,規格為縱64.2厘米,橫27厘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元倪瓚行書淡室詩
  • 類別中國書法
  • 年代:元代
  • 作者倪瓚
  • 規格:縱64.2厘米,橫27厘米
基本信息,作品簡介,手法賞析,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名稱】淡室詩  【】【】
【】
【類別】紙本
【規格】

作品簡介

“欲寫新詩塵滿幾,味我迂言淡如水。白雲淡淡何從來,來伴孤吟北窗里。酒味甘濃易變酸,世情對面九疑山。白雲且結無情友,明月幽禽與往還。八月廿日,過宗道雲棲樓,命余賦子安淡室詩。因賦,是日疏雨生涼,山光滿幾,殊有幽興也。瓚。”因此詩寫得幽遠飄逸,故在賞評倪瓚這件行楷《淡室詩軸》之前照錄下來。中國書法的創作離不開文字內容,而文字內容的雅俗、美醜則直接影響書法創作的表現性,故歷來書家在創作時對文字內容的選擇始終持審慎的目光。從創作的情感表現性來說,書家應該書寫自己創作的詩文,方有不時的最佳契合機緣。然而事實情況是,當代書家大多不擅詩文,或有者也詩文修養火候欠缺,故往往只能借用古今的優秀詩文來進行書法意義上的書寫,但無疑削減了書法藝術創作的感染力。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倪瓚的優美詩文確實幫了他在書法、繪畫上的大忙。實質上,倪氏純書法作品極為少見,他的詩文和書法大多散落在其簡遠高古的繪畫上。他的不少題畫詩文頗有魏晉人之風神。這種美學思想的形成與他閒雲野鶴般的生活有著緊密的關聯,因而他的書法、繪畫、詩文都散發著簡遠、疏闊、古淡的氣息,是較為典型的文人書畫藝術的代表。讀其詩、味其書、賞其畫,都能使人塵慮盡消,仿佛五臟六腑都得到了一次美的洗禮。

手法賞析

故宮博物院藏倪瓚這件行楷詩軸,可以說是其行楷書中的代表作。此作為紙本,縱64.2厘米,橫27厘米,尺幅並不大,但卻能小中見大、意味無窮。倪瓚筆法從古隸中出,故他的書法都非常注視起筆與收筆,尤其在字的捺腳上,是極為用心和講究的,隸法表現極為明顯,古氣森森。在橫畫上,則起筆輕闊,收筆重挫,吸收了唐人褚遂良的用筆特點,只是將褚的秀媚化為勁健,視之,頗見力透紙背之功。倪氏楷書的另一個特點是結字扁長互用,穿插參差,左右結構多左低右高,重心右傾,因而字勢生動、奇趣橫生,於勁健峻拔中多了些令人玩味的成分。小楷的章法是較難把握的,呆板、逼仄、沉悶,都是常見的毛病。然倪氏這件小楷章法不知是信手拈來,還是匠心所為,尋常的六行字,卻處理得如此隙世駭俗!於小楷而言,把“禽與往還”作為一行,若不是早已成竹在胸,斷不可為;而“八月廿日”跋與正文平齊書寫,又是一個大膽的創造。這樣就使本來趨於平穩的章法一下子通透、空靈起來,仿佛湖上向晚的空中,一聲嘶鳴,白鶴—掠而過,又如幽靜的洞室里忽然透出一道天光,使人頓覺花明柳暗。至此,我忽然想到倪氏在該軸跋文中所說的“殊有幽興也”。好一個“殊有幽興也”,他讓我們再次領略到孫虔禮在《書譜》中提到的“合”的力量!

作者簡介

倪瓚(130l--1374),字元鎮,又字玄瑛,別號荊蠻民、淨名居士、朱陽館主、滄浪漫士、曲全叟、海岳居士等,又曾署名東海倪瓚、懶瓚,變姓名曰奚玄郎,題名詩畫時常用雲林。元大德五年(1301)倪瓚生於無錫梅里詆陀村。祖父為本鄉大地主,富甲一方,貲雄鄉里。父早喪.弟兄三人,同父異母長兄倪昭奎字文光,是當時道教的上層人物,曾“宣受常州路道錄”、 “提點杭州路開元宮事”、 “賜號元素神應崇道法師,為主持提點”、又“特賜真人號,為玄中文潔真白真人。”二哥(同胞)倪子瑛。在元代,道教的上層人物地位很高,有種種特權,既無勞役租稅之苦,又無官場傾軋之累,反而有額外的生財之道。倪瓚從小得長兄撫養,生活極為舒適,無憂無慮,倪昭奎又為他請來同鄉“真人”王仁輔為家庭教師。倪瓚受到這樣的家庭影響和教育,養成了他不同尋常的生活態度,清高孤傲,潔身自好,不問政治,浸習於詩文詩畫之中,和儒家的人世理想迥異其趣。故而一生末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