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皇宮遺址

元代皇宮遺址

在王朝更迭中,被埋藏在地下數百年的元代大內,也就是元朝皇宮,5月5日在故宮博物院內露出端倪——隆宗門西發現的一組建築遺存中,發現的瓷片、瓦片等將地層時代回溯至了元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元代皇宮遺址
  • 外文名:The Imperial Palace site of the Yuan Dynasty
  • 遺址地點故宮博物院內露出端倪隆宗門西
  • 時代:元代
遺址發現,考古釋疑,歷史意義,

遺址發現

元代地層驗證元皇宮位置
故宮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李季介紹,地層位於隆宗門以西,經考古發掘確定其層位關係由晚及早分別為:清中期的磚鋪地面和磚砌排水溝;明後期的牆、門道基址、鋪磚地面、磚砌磉墩和明早期的建築基槽;最下層的素土夯築層和夯土鋪磚層基槽。
位於隆宗門西的元代地層、大型宮殿建築遺址位於隆宗門西的元代地層、大型宮殿建築遺址
特別是最下層的這組遺存從層位關係判斷為該遺址最早的一組堆積,結合其包含物推斷其年代指向為元代,按照考古發掘“就晚不就早”的原則,可將年代定為元代,“裡面一個明代的碎片都沒有”。李季表示,這一發現在故宮發展史上具有標誌性作用,對研究紫禁城元明清三代和北京城中軸線變遷,乃至紫禁城歷史及中國古代建築史均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多年來,元大都和元大內(皇宮)的所在一直撲朔迷離,而故宮作為皇家遺存,處於元明清的核心地帶,具有唯一性,所以專家一般推斷元代皇宮可能在現存紫禁城附近,或是西側至北海瓊島區域。
“我們一直在尋找線索”,明代建故宮時曾重做地基,將元代工程基本清除,“活兒幹得特別乾淨”,所以此次發現非常罕見。
此次考古發現的元代地層,則可以確定元大內就位於此處,剩下的定位則有待未來發現,“就像拼圖一樣”,李季說,但是能否拼完要看考古成果。
慈寧宮花園發掘宮殿建築遺址
昨日公布的還有慈寧宮花園東院遺址成果,發掘出了一處保存完好、規模宏大、工藝考究的大型宮殿建築遺址。
李季介紹,此處遺址由地釘、樁承台、磉墩、夯土層、夯磚層等遺蹟構成,推測其時代為明早期,為研究紫禁城歷史和中國古代建築技術提供了新的資料。
值得一提的是,首次發現的元代土層也是沿著此處宮殿遺址發掘而得。
清宮“垃圾坑”出土重要文物
另外還有一處位於紫禁城西南角的南大庫瓷器埋藏坑,“其實是當年的‘垃圾坑’”,李季開玩笑說,當年清宮廢棄的瓷器會被砸碎埋在此處。
如今這裡成了大寶庫,占據了數個首次:首次在紫禁城內發掘出土有意識埋藏的御用瓷器碎片坑;首次從考古學上證明了皇帝對御用瓷器從生產初端到使用末的全程壟斷;首次在宮廷區域內發掘出土嘎巴拉碗。
李季說,這座大寶庫補證了文獻所記這類法器殘損、收庫保存後走向的缺環,為研究清代宮廷作坊的管理體制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資料。

考古釋疑

故宮考古成果是怎么出爐的?
李季說,故宮考古有得天獨厚的條件,除了深厚的歷史積澱和文獻,還有多個學科,古建築、文物保護、信息化等方面的專家學者共同工作。
故宮也是認識北京、認識古代城市規劃的一個重要切入點,因此故宮考古的主要方向是,以北京古代都城的城市考古為巨觀指導,逐年配合院內工程建設進行考古發掘為切入點,逐步拼綴、完善紫禁城地下文化遺存地圖,並深入解讀其分布、結構和關聯。同時也會運用考古學理論和方法對考古出土文物及院藏文物進行研究。
而在具體考古中,則會始終堅持最大限度保護遺存、最小干預原則,儘可能利用各項維修工程的坑道、管渠等剖面,以隨工程進行的方式。
所有考古發掘均貫徹“見面即停”理念,“發現遺蹟先不急於向下發掘”,他說,而是耐心、謹慎地揭露其範圍、層位與性質,並研究實施科學保護方案。

歷史意義

這一發現在故宮發展史上具有標誌性作用,對研究紫禁城元明清三代和北京城中軸線變遷,乃至紫禁城歷史及中國古代建築史均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故宮博物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