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基本介紹,建築介紹,寢宮遺址,遺址發現,出土文物,出土價值,重建計畫,重建難題,建築模型,
基本介紹
1625年3月努爾哈赤遷都瀋陽,1626年8月病逝。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汗王宮一直是努爾哈赤的居所。1626年,努爾哈赤去世後,“汗王宮”改稱“福晉衙門”;1644年,清兵入關後,瀋陽成為“陪都”,“汗王宮”逐漸廢棄,最終荒廢坍塌。
汗王宮
建築介紹
20世紀80年代,瀋陽故宮博物院的專家在北京發現了《盛京城闕圖》。《盛京城闕圖》上標明,“汗王宮”所處的位置,與“九門”密不可分。明代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瀋陽中衛”都指揮閔忠,在元代“瀋陽路”舊城基礎上,加高加厚城牆,形成了磚石罩面的堅固城牆。“瀋陽中衛”城池設定了4座城門,城內主要街路與4座城門相通,形成了“十字街”格局。東門為“永寧門”、南門為“保全門”、西門為“永昌門”、北門為“永安定門”(明代萬曆年間改稱“鎮邊門”)。北門,即所謂的“九門”。“九門”是一座由9個券洞組成、兩個十對頂“十字券洞”式城門。《盛京城闕圖》上“汗王宮”位置,就在“九門”之內,明代“瀋陽中衛”城南北中軸街道的最北端。坐北朝南,兩進院落,由一條南北向的中軸線串起。
“汗王宮”保留了滿族傳統的台式建築,為一座兩進院落。宮門後面為外院,有一座類似大清門的三間屋宇式大門,進院後東西兩側沒有其他建築。北面為通往內院的中門。內院正面,為聳立於高台之上的串堂。拾階而上,經過串堂,便是二進院落。二進院落內正面,為三間寬敞高大的殿堂,是努爾哈赤居住的地方。殿堂東西兩側各有三間配殿,是努爾哈赤嬪妃們的居住處所。高台前面正中是一座門樓,有石階通往台下。“汗宮”建築物均以山牆承重,黃琉璃瓦頂加綠剪邊。
寢宮遺址
遺址發現
2012年7月2日,瀋陽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員在遺址現場發掘。7月,在瀋陽市內北中街清豫親王多鐸王府遺址北側50米處發現一處清代遺蹟,出土的綠釉瓦當被證實是親王一級才可使用的建築材料。專家推測這有可能是消失了300多年的汗王宮,也就是努爾哈赤的早期寢宮。這處遺址尚處於挖掘初期階段,相對於多鐸王府遺址面積要小,只能見到地面下約1米深的土層里露出的一段長約3米、高約半米的青磚牆基,青磚間裹以大量的白灰。
出土文物
遺址廢棄堆積中出土了大量的綠釉琉璃建築構件,有板瓦、筒瓦、滴水、花磚、串珠紋磚、磚雕等。瓦當、滴水當面和部分模印花磚上均為蓮花紋飾。
出土價值
參與考古挖掘的瀋陽市考古研究所專家趙曉剛認為,汗王宮遺址的確認打消了長期以來人們對於汗王宮是否真實存在的顧慮,揭示了汗王宮的真實保存面貌。汗王宮與瀋陽故宮大政殿為同時期建築,兩者的關係真實體現了清早期“宮”與“殿”分離的滿族宮廷建築特徵。
瀋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姜萬里認為,汗王宮遺址出土,對研究清早期的都城規劃研究同樣意義重大。清初盛京城的建設,採用的是藏傳佛教曼陀羅理論,城市建設外圓內方,道路呈放射狀,並非正南正北,這在瀋陽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在全國也是惟一保存下來的。
清曾經先後在赫圖阿拉、遼陽、瀋陽、北京建都。其中,赫圖阿拉老城規模太小,遼陽古城遺址大都已經破壞掉,在北京則沿用的明朝宮殿,只有瀋陽的清代早期建築被較完整的保留下來。汗王宮成為其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中國考古學會名譽理事長、著名考古學家宿白先生認為,盛京是中國少數民族政權的最後一個都城,瀋陽汗王宮的發掘,是我國都城考古的一個重要突破。
重建計畫
2013年4月,汗王宮重建計畫已經上報國家文物局並獲得批准,正等待規劃部門審批。整個建築工期有望在2014年底竣工。
汗王宮重建計畫,作為瀋河區方城改造計畫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關部門已經醞釀多年。2012年9月,上海某大型商業集團發布公告,宣布參與合作開發瀋陽北中街商業廣場項目。該地塊位於中街路、北順城路、朝陽街與正陽街之間,土地面積3.23萬平方米,按照《盛京城闕圖》對照,不難發現汗王宮正位於該地塊的中間位置。
重建難題
雖然文物部門已經批准汗王宮重建的實施方案,但是在設計、規划過程中,開發單位卻遇到了難題。“開始只能根據歷史資料確定大致位置,準確位置不能確定。現在,下面已經挖出來大塊的青石了,位置可以確定了。不過,建設圖紙提供不了,只能根據資料做方案。”“現在整體方案上報給國家文物局,已經批了,現在效果圖都已經有了,只等規劃局審批合格,就可以開工了。”
建築模型
整體建築模型。模型中,整個商業廣場建築分為東西兩大建築群,建築斗拱飛檐充滿濃郁的中國傳統古建風格。在兩座建築群中間,正對通天街口,被開闢成一條步行街,步行街上兩棟院落,即為設計中的汗王宮。計畫中,汗王宮建成後,有意開闢為會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