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中都遺址

元中都遺址

元中都遺址元位於河北省張北縣饅頭營鄉,始建於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與當時的元大都(即今北京)、元上都(今內蒙古正藍旗東)齊名。它的建造者為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孫元武宗海山。元末明初明軍在元中都設定興和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元中都
  • 地點河北省張北縣饅頭營鄉
  • 始建時間: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
  • 建造者:元世祖忽必烈的孫子元武宗海山
  • 組成:外城、皇城、宮城
遺址特點,考古發現,改稱大都,營建新中都,十佳圖書,

遺址特點

元中都由內、中、外依次相套的三重城組成,即外城、皇城、宮城。內城平面呈長方形,周長2360米。中城套在內城之外,面積約80萬平方米。元中都的宮室建築按中軸線布局設計,以一號基址為中心的主體宮殿群位於內城的中北部。作為正殿的一號宮殿基址居於內城的中心位置,平面呈“工”字形,地表有琉璃瓦當、滴水和花磚等建築構件。這裡出土的漢白玉螭首,雕刻精美,堪稱元代石刻中的精品。
元中都遺址的挖掘工作為研究中國元代都城形制,提供了新的實例,對探討元中都的興廢及蒙元四都(即哈拉和林、上都、大都、中都)比較研究都具有重大學術價值。
新近的考古勘察表明,元中都里既有宮城建築也有放置氈帳的空地,這顯示出這個介於元大都(北京)與草原之間的都城,兼具草原文化和中原傳統雙重特色。
據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所長曹凱介紹,這個所日前在元中都遺址考古中,城牆與建設基址的勘測有實質性突破,初步探明了元中都總體布局的基礎框架。對1號殿址、宮城南門等進行了繼續發掘,新發現了皇城南門和西牆,特別是西牆的發現,確證了元中都三套城牆的說法,使城市整體布局趨於明晰。
文物部門根據新的考古成果完成了元中都建築遺蹟現狀測繪,使其布局特點初露端倪,元中都城內像中原地區一樣的宮城建設以通過南、北門的軸線對稱分布,同時還保留著可放置具有蒙古族傳統氈帳的空地,這對研究元代都城制度的演變提供了重要資料。

考古發現

元中都位於河北張北縣,處在北京通往內蒙古的要道上,元代曾與元大都(北京)並稱,始建於元大德11年(1307年),至正18年(1358年),宮室被紅巾軍燒毀,只留下城牆遺蹟。
從1998年開始,文物部門對這一遺址進行勘探發掘,對元中都進行了科學的認定。發掘中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並探明了主要建築遺址的形狀。出土文物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1個漢白玉角部螭(傳說中龍的一種)首和9個台沿螭首。這10個螭首雕刻細膩,造型完美,是元代雕刻中不可多得的珍品。元中都遺址的發現還被評為“1999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元中都是蒙元四都(和林、上都、大都、中都)之一。從現存的遺址來看,元中都分為外城、中城、內城以及城牆和角樓。文物專家認為,元中都從建立到焚毀的歷史,可充分反映元代從鼎盛走向衰亡的過程。大量文物的出土,對這個時代的經濟、軍事、人物風情等方面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改稱大都

至元九年(1272年)二月,改中都為大都。(突厥語稱汗八里,帝都之意),元大都包括南城(金中都舊城)和北城(元大都新城),兩者的城牆“僅隔一水”。
至元十一年正月初一(1274年2月9日),新宮闕告成,元世祖忽必烈首次在大都皇宮正殿大明殿舉行朝會,接受皇太子、諸王、百官以及高麗國王王禃所派使節的朝賀。

營建新中都

大德十一年正月,成宗崩,五月,武宗即位;六月,於旺兀察都之地(今河北省張北縣饅頭營鄉白城子)營建新的中都。

十佳圖書

2012年度全國文化遺產十佳圖書評選結果在“文化遺產日”主場城市鹹陽揭曉,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出版的《元中都》(1998~2003年發掘報告)入選。
元中都遺址
2012年度文化遺產十佳圖書評選推介活動自2012年12月12日在中國文物報、中國文物信息網發布有關通知後正式啟動,至2013年5月31日參評圖書申報時間截止,共有181種圖書被推薦參評。評審會評審在仔細審閱參評圖書樣書的基礎上,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經過實名投票,評選出了本屆獲獎圖書。
年度全國文化遺產十佳圖書評選活動,自2001年開始,至今已經舉辦了12屆,在學術界、出版界和讀書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文博考古界對這項評選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已成為中國文博考古界的品牌活動。
2012年度全國文化遺產十佳圖書評選結果詳見中國文物報2013年6月12日第1版:好書上榜——2012年度文化遺產十佳圖書評選結果揭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