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恩施土家族儺戲是在遠古先民的原始宗教、特別是祭祖活動的原始歌舞基礎上產生的。早期受到中原文化、特別是巴楚文化的直接影響;後期在元、明、清地方小戲發展高潮中,又受到了其它戲劇的影響,才逐漸形成為獨具特色的一種民間戲曲形式。
恩施土家族儺戲的源流除了古文獻記載外,民間傳說也很多。這些傳說大多與祖先崇拜、巫舞文化有關聯,內容主要是儺神爺爺與儺神娘娘繁衍人類,這也印證了土家族儺戲的族屬關係。土家族把儺神爺爺和儺神娘娘看作自己的祖先。後來子孫們治病、消災、求子、延壽等都要祈求自己的祖先儺神爺爺和儺神娘娘,而且據說每求必應,土家人叫這為“沖儺還願”。求祖先降福,當然得讓他們高興,總得酬謝,於是就有了酬神、娛神的儀式活動,而這些儀式活動到後來便發展成了恩施土家族儺戲。
文化特徵
舞蹈動作
儺戲舞蹈動作原始樸素,但也有了簡單的程式要求。其表演動作主要表現在手勢、步伐上,身段與擺手舞、穿花等其他土家族舞蹈有很多相似之處。手勢是通過伸、屈、勾、擰、扭、旋、按、翻等動作來表情達意的。舞步迅速而多變,有平步、跺步、搓步、半蹲、丁字步、前後點步、左右踏步、平步旋轉、大小八字步等,表演高潮時有騰躍、蹦躥、翻滾、旋轉等動作。此外,舞蹈動作還有滴水舞、起飛式、單插翅、雙插翅、大團圓、單金、雙金、手撥搖擺步等。
表演技法
儺戲脫胎於古代的逐疫、納吉等巫術儀式,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其表演在長期的演變中,加入了許多民間說唱成分,同時其巫術方技的痕跡仍然很明顯,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各種法術手段與雜技巫術相結合的表演技法。恩施儺戲常用的“法術手段有文書、巫術、誥咒、訣罡卦、符諱"。儺戲表演中,有很多難度較大的武戲,要求表演者功力相當深厚。如在“儺願戲"《立標》戲中,一人背靠板壁,標師在距3米遠的地方發標,要將標插在人的頭頂、兩側的板壁上而不傷人分毫等。此外如噴水畫符、端鏵口、過火海、下油鍋、滾榨刺、上刀梯等表演技法中的驚險功夫更是獨具特色。
音樂特點
恩施儺戲的音樂蘊含著濃厚的“巫風楚韻”,總體風格質樸、古拙、縹緲。男腔簡潔明快,女腔優美纏綿、蘊藉悠長。恩施儺戲音樂,主要分為聲腔音樂和伴奏音樂兩大類。前者包括正戲聲腔、法師聲腔和小調諸種;後者主要以鑼鼓伴奏,俗稱“打鑼鼓"為主。恩施儺戲音樂體制又因地區的不同,而風格各異,如三岔壇儺戲、鶴峰儺願戲、紅土石窯儺願戲、利川儺戲、建始儺戲等。其中有代表性的當屬三岔儺戲和鶴峰儺戲,三岔儺戲音樂以祭戲聲腔、法師聲腔見長,而其聲腔音樂形態可分為單曲體和聯曲體兩種,依舊保留了戲曲音樂的原始形態。而鶴峰儺戲音樂則以正戲聲腔和民間小調最具特色,其發展反映了祭祀聲腔與當地民歌的交融與升華。
唱腔形式
儺戲的唱腔有近八十種,生、旦、淨、醜各行有自己的唱腔,有單獠子、雙獠子、老九錘、冬不弄兒、拗九錘、倒掛刺、炮鑼鼓、南舞神兒等。演唱時人聲幫腔、鑼鼓伴唱,稱“打鑼腔”,有“九板十八腔”之稱,是儺戲的基本音樂,用於演出正戲和固定插戲。
旦角腔體系:因行當又分正旦、小旦、耍旦(又稱“搖旦")、花旦、老旦,故唱腔也有較嚴格的分類。正且腔節奏舒緩,旋律優美婉轉,抒情性較強;小旦腔長於敘事:耍旦腔旋律跳宕,適合性格潑辣、詼諧式的演唱;老旦腔旋律鬆散。還願儺戲旦角一般由男性妝扮,多用假嗓演唱。
生角腔體系:分為小生、老生、文生(又稱“鬚生")、武生。其中小生的高腔、平腔、哭腔起腔相異,結尾相同;老生腔旋律跳動不大,節奏平穩。
淨角腔體系:主要是唱高腔,具有粗獷豪爽、敘事性強的特色。
丑角腔體系:唱腔較為豐富,最有特色的是花鼓腔、和尚腔和山歌腔。花丑角腔體系:唱腔較為豐富,最有特色的是花鼓腔、和尚腔和山歌腔。花純屬本地的山歌調。
裝扮特點
恩施儺戲每一場表演中,其人物的裝扮都有很多講究。每一場戲是否穿法衣以及相應的穿衣戴帽歌都有嚴格的規定,哪些場次的戲必須戴面具也有規定,等等。裝扮中用色最多的為紅、黑二色,追求外在形象和內在本質的統一,以劇中人物性格、年齡、身份、社會評價等為依據,對角色加以界定,並通過程式化的裝扮符號表現出來。如劇中“仙娘"一般男扮女裝,挽盤龍髻,戴八寶耳環,點胭脂,插香花,身穿大花紅絞襖、八幅水羅裙,十分妖嬈;“端公”(法師)身穿黑色或紅色法衣,頭戴五佛冠,或者著鑽天帽和八幅羅裙;“員外”,長者多著長袍。其他演藝人員著行當裝束:武將著短靠;旦角穿羅裙,服裝在接近生活的基礎上略有誇張。
代表劇目
儺戲劇目有“正戲”和“雜戲”之分。正戲是大本頭連台戲,流傳在恩施市東鄉的有四大劇目:《孟姜女》《青家莊》《鮑家莊》《拷打小桃》,是從鶴峰的“三拷打”“四團圓”劇目中分解出來而流傳到恩施市東鄉一帶的。雜戲是單本頭戲,故事情節單一,人物不多。流傳在恩施市的雜戲有:《瞎子鬧店》《大燒香》《雙怕婆》《賣貨》《拷皮報喜》《蠢子回門》《王木匠打嫁妝》《王麻子打樣》《魏大同脫靴》《武二爺討親》等,這些小戲也是恩施燈戲的常演劇目。據藝人口碑資料,清嘉慶年間,儺戲開始與柳子戲同台演唱,移植的柳子戲有:《土台贈銀》《解帶封官》《桑園會》《槐蔭會》《小經堂》。光緒中葉,儺戲又與南戲同台演出,移植的南劇劇目有《打金枝》《奪三關》《罵坡》《三家店》《羅成帶箭》等。所以,儺戲中還夾有柳子戲唱腔“楊花扭”板和南劇的北路“快二流"。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恩施儺戲繼承了巴巫文化,並與後來的土家儺文化相融合,形成具有自身特點的土家族儺文化,在中國儺文化發展史上有著特殊的位置,它包含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多元宗教,其中包括巫教、佛教、道教等元素。作為一種奇特的原始文化現象,它在三千多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極其豐富的文化積澱,隱含了深厚的文化意蘊,為人類學、民族學、宗教民俗學和藝術學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傳承狀況
由於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與舊時代“儺戲”的條件、背景已經大不相同,交通的日益便利拉近了恩施與山外的社會距離,老百姓在村村通油路、村村通電話的欣喜中對“還願”的熱情銳減,尤其是年輕人大多出去打工,受到新文化信息的衝擊,生活方式越來越城市化,他們對“儺戲”之類的事物完全不感興趣。
老一輩的藝人年事已高越來越多地離開他們經營了一輩子的“儺壇”,被命名為恩施市民間藝術家且掌握上百種儺面具製作工藝的儺戲大師譚學朝已過世,被文化部授予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稱號的蔣品三也有八十多歲高齡,能主持和掌握全套儺戲活動的傳人(“壇儺”傳承人)都相對老齡化。尚存的儺戲活動逐漸躋身於佛、道之中,從喪葬市場分一杯羹,新一輩加入這個隊伍的人數愈來愈少。
恩施儺戲本身的形式一是祭祀濃厚,祭祀唱詞比較複雜,不宜聽懂;二是儺戲表演沿襲的多,創新的較少,內容大致一樣,容易使人們產生視覺疲勞且娛樂價值不是很高,致使儺戲客群越來越少。
傳承人物
鄧玉書,男,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儺戲(恩施儺戲),湖北省恩施市申報。
蔣品三,男,1921年11月生,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儺戲(恩施儺戲),湖北省恩施市申報。
保護措施
1981年10月,恩施縣文化館黃應柏到紅土鄉挖掘整理恩施儺戲,並協助成立紅土鄉漆樹坪儺戲團。首任團長蔣品三,收徒20餘人,其中包括其子蔣西城、其師弟魏建章之子魏青國等骨幹成員。
1982年,三岔鄉儺戲藝人譚學朝應鄉文化站的邀約,在家舉辦文藝培訓班,先後培訓62名學員,並以這些學員為骨幹成立了三岔群花業餘燈戲團,學習儺戲表演、耍耍等民間傳統戲劇節目。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恩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展演中心獲得“儺戲(恩施儺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恩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展演中心繼續獲得“儺戲(恩施儺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1990年,恩施市三岔鄉譚學朝改編的儺舞《禾多多》在恩施市首屆農民藝術節上公演,獲創作、編導、演出一等獎,鄧永紅表演的《儺舞》獲表演一等獎。
1992年,恩施市紅土鄉創作的新儺願戲段子《賀龍來到朱家灣》,參加恩施市“三民”調演並獲二等獎。
重要表演
1983年,《中國民族民間戲劇集成(湖北卷)》採錄組來到恩施縣紅土鄉進行恩施儺戲的採錄,紅土鄉儺戲傳承人鄧玉書等配合文化部門在石灰窯連續演出7天,為採錄組提供了生動的表演、豐富的材料。
1989年,恩施市紅土鄉鄧玉書帶領大河溝儺戲團參加“石灰窯女兒會”大型文藝表演,演出儺戲經典劇目《姜女尋夫》。
2018年2月24,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三岔鎮舉行恩施儺戲表演祈福迎新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