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儺戲劇本集成:恩施鶴峰儺願戲

中國儺戲劇本集成:恩施鶴峰儺願戲

《中國儺戲劇本集成:恩施鶴峰儺願戲》是2016年上海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儺戲劇本集成:恩施鶴峰儺願戲
  • 作者:朱恆夫主編
  • 類別:圖書>藝術>戲劇藝術/舞台藝術>地方劇藝術
  • 出版社:上海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1月1日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 ISBN:9787567120884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儺戲是一種從原始儺祭活動中蛻變而成的戲劇形式,是原始宗教文化與戲劇文化相結合的孿生子。它既有祭祀的功能,又有審美的功能;它和世俗的戲劇演出不同,能將一個或數個村莊當成表演的場地,而在這地域中的鄉民往往既是表演者,又是觀眾。
《中國儺戲劇本集成》蘊藏著大量的民間藝術、原始宗教、倫理、宗法制度、民俗等信息,是我們透視原始戲劇、了解中國鄉村社會與草根階層文化的一個重要渠道。它至少有著四個方面的價值:
一是它們為戲劇的“活化石”,通過它們,能把握戲劇發生時的形態和形成戲劇的要素。因此它們是研究戲劇發生學的極其寶貴的資料。
二是它表現了下層民眾的宗教觀、倫理觀、政治觀、歷史觀,融入了底層百姓對人生、社會、天地的觀念,表現了他們對生活的態度,以及在敘述故事時對民俗畫面所作的豐富生動的描述,能為宗教學、倫理學、歷史學、民俗學、方言學等學科提供在一般文獻中難以見到的資料。
三是它用極其俚俗的語言活生生地表現了地域文化,一個地方的儺戲劇本能夠讓人們了解到該地區的文化精神。
四是化表演的靈活性、內容的包容性、表演場地的廣泛性和觀念演員的同一性能為今日的戲劇演出提供具有借鑑價值的經驗。
《中國儺戲劇本集成》,從收集到整理,歷時20餘年,傾注了朱恆夫教授等人大量的心血。它具有三個特點:
一是完整。許多儺戲劇目的內容從儺祭開始一直到整個演出活動的結束。
二是原始。保持文獻的原始性質,明顯的訛錯之處也只是以校注的形式來說明。
三是完備。今日留存的儺戲劇本基本收集殆盡。
作為一個曾經遍及各地至今仍活躍在許多地方的宗教與藝術的現象,對於認識民族的過去尤其是底層社會的生活狀態,無疑是一個重要的視窗;而它的劇本——包容著民族、宗教、經濟、宗法、語言、歷史、風俗、 倫理、醫學等豐富信息的物質存在,其巨大的學術價值是毋庸置疑的,並將與時俱增。
《中國儺戲劇本集成》為整理、保存、弘揚中華各民族文化,促進民族團結,推進各民族文化繁榮發展的重大出版項目,到目前為止,國內尚未出版某一個種類的儺戲劇本,更遑論對全國的儺戲劇本進行整理了。儺戲被今日之學界稱之為戲曲的“活化石”,視為原始戲劇的遺存。作者從20世紀80年代初就從事於儺戲的研究,在全國有儺戲的地方,都做過田野調查,收集了約五百部儺戲劇本。其中有的儺戲沒有劇本,則先進行錄音、錄像,然後根據錄音、錄像的內容,做文字記錄,形成劇本。將這些寶貴的劇本資料整理出來,將為學術界提供一份原始戲劇的資料,為我國的文化寶藏增添一份新的獨特的藏品。
《中國儺戲劇本集成》的出版具有重要的思想價值、學術價值、藝術價值和重大文化積累價值,對於整理、保存、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和促進少數民族文化的繁榮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
恩施、鶴峰儺願戲 概述
儺戲在湖北省主要流行於西南山區的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包括恩施、鶴峰、宣恩、建始、巴東等縣市區域,為土、苗族民眾“還儺願”儀式時唱演,故又稱為“儺願戲”。
恩施、鶴峰的儺願戲,較早見於《施南府志》: “土著俗尚儉樸,……歲終還願酬神,各具羊豕於家,皆以巫師將事。”還願儺戲的演出,一般在四種情況下進行:一是酬神祭祖。當村族老人壽誕期時整“生酒”、添新丁時整“粥米酒”、接新媳婦時整“喜酒”、科舉進士或升遷時親朋祝賀酒等,按族規都要祭祀祖先神靈,稱為“祭祖願”,或稱為還“相公願”;二是迎神賽會,各山場趕集廟會及傳統節慶的廟會等,如“赦日”祭地神、“女兒會”等;三是消災求福,村族有久病不愈者祈求解脫的“急救願”,求取子嗣的“許願心”,久晴不雨設壇祈禱的“降雨願”,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保收願”等;四是沖儺去邪。每年臘歲去邪、新春掃疫等各項驅儺活動。
恩施、鶴峰儺願戲一般會連演幾天幾夜,且每日演本不重複。演出前有祭典儀式,必先供儺神,有的張掛彩畫神像,有的供奉木雕神像。彩畫神像是:神位中間張掛號“東山老公公”的“伏羲”、號“南山聖母娘娘”的“女媧”,兩旁張掛“三清”(玉清———聖境原始天尊、太清———仙境道德天尊、上清———貞境靈寶天尊)、“四帝”(太上三十三天昊天金闕玉皇大帝、北極星主紫微大帝、南極勾城天皇大帝、勾城上官朱雀大帝)、“三師” (天師、祖師、文昌師)、“四將” (王、馬、殷、溫)、“四值功曹”(天、地、水、陽)五軸神像。神桌上供豬、羊、魚等祭品。木雕神像,如恩施東鄉紅土、石窯等地供奉的神祇分紅、白、黑三色儺神,其中紅臉劉元昌(宋朝宰相)供奉在中間,白臉楊戩(梅山“三洞穴”傳說人物)和黑臉沉香保(劉元昌之子劉文錫)分別置於左右兩旁。
還願儺戲祭典程式為:開壇、發功曹、催旗、操兵、迎神、修造、開山、打路、紮寨、請神、山土地、點猖、發猖、抱卦、收兵、掃台、儺戲、邀罡、立標、問卦、勾願、撤寨、回神、送神等二十四道程式。每一個程式稱為一齣戲,又叫一壇法事,其中掃台、修造、開山、打路、紮寨、出土地、窖茶等法事儀式的演唱本仍有遺存,“儺戲”即大戲,分別為天團圓、水團圓和陽團圓三本,也稱《孟姜女》《青家莊》和《鮑家莊》,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燈戲、堂戲等因附會行儺祭典法會演出,久而久之也賦予儺戲屬性,如《拷打小紅》《毛貨郎賣貨》《雪山放羊》《洞賓點單》《韓湘子化齋》《南山耕田》《父子會》《克郎頭幫工》等。
還願儺戲是在保留“還儺願”的儺腔和儺舞基礎上,發展為演唱傳奇故事的戲劇形式,已具備角色行當和聲腔等基本要素,其劇目、服裝、化妝、道具等均受戲曲的影響。其唱腔結構為短曲變化連線的“曲牌連線體”,在大量的曲牌中保存有民歌小調式的或未發育成熟的本地的山歌腔。唱腔無弦索伴奏,以鑼鼓助節,一人唱,眾人和,民間稱之為“打鑼腔”。唱腔具有一定的行當角色程式化的特點,隨著角色的情緒變化而變化,但與成熟的戲曲仍有較大差距,主要呈現出“分節歌”式,一曲多段而不加變化的重複,一般是唱一段詞打一段鑼鼓間奏,往往在一大段唱腔中,不分情緒和敘事內容而唱一種曲調,缺少戲曲的音樂表現力。
儺願戲的人物出場均有念白、發白、詩白,表演上運用虛擬手法;保留著“傀儡戲”的原始表演痕跡。一般有這樣的程式:演員必須退行出馬門(出上場門),面朝儺神,待向儺神拱手禮畢,才轉向觀眾表演, “三步半”登台口。小旦小丑走“抽三步”,即小旦兩腿交叉走三步、退一步;小丑兩腿交叉走至第三步時,左腳曲膝,腳跟緊靠臀部,右腳同時向前伸直,著地後左腳伸直,右腳做左腳同樣動作,如此循環;丑角出場要求腿、腰、手“三不伸”;旦角伸手為“喜鵲鬧梅式”,即伸直食指,其餘四指握成環狀,似鵲形。這些表演程式方面的特徵,呈現出較為原始樸素的狀貌。
還願儺戲的唱腔有近八十種,生旦淨醜各有單獨的固定唱腔。唱腔結構多為上下句式,分為單板,即一板三眼,一句唱詞完成一腔;雙板,即一板一眼,兩句唱詞完成一腔;也有四句唱詞為一腔,即兩個上下句,中間略有些變化。往往還願儺戲為多種唱腔組成的聯曲體式。
旦角腔體系,因行當又分正旦、小旦、耍旦(又稱“搖旦”)、花旦、老旦,故唱腔也有較嚴格的分類。正旦腔節奏舒緩,旋律優美婉轉,抒情性較強;小旦腔長於敘事;耍旦腔旋律跳宕,適合性格潑辣、詼諧式的演唱;老旦腔旋律鬆散。還願儺戲旦角一般由男性妝扮,多用假嗓演唱。
生角腔體系,分為小生、老生、文生(又稱“鬚生”)、武生。其中小生的高腔、平腔、哭腔起腔相異,結尾相同;老生腔旋律跳動不大,節奏平穩。
淨角腔體系,主要是唱高腔,具有粗獷豪爽、敘事性強的特色。
丑角腔體系,唱腔較為豐富,有特色的是花鼓腔、和尚腔和山歌腔。花鼓腔是典型的民間歌舞對唱小調,和尚腔是由道教音樂演變而成的,山歌腔純屬本地的山歌調。
還願儺戲的樂器較為簡單,主要是民俗中打花鑼鼓的四件打擊樂器,其中鑼鈸由一人操持,常用的曲牌有【三起頭】【五起頭】【兩頭尖】【小鐐子】【倒殼子】【二回頭】【長錘】等。
恩施、鶴峰儺願戲的主要劇目是姜女戲,開壇還願必唱的劇目是《孟姜女》,所謂“姜女不到願不了,姜女一到願勾清”。還願儺戲劇目又有正戲和雜戲之分,正戲主要劇目是“三拷打”,即《拷打姜女》《拷打龍女》《拷打小桃》(又稱《邊關救父》),“四團圓”,即《天團圓》(即《三打鮑家莊》,又稱《西川救父》)、《地團圓》(即《山伯訪友》)、《陰團圓》(即《姜女尋夫》)、《水團圓》(即《柳毅傳書》)。雜戲有《瞎子鬧店》《大燒香》《雙怕婆》《賣貨》《挎皮報喜》《蠢子回門》《王木匠打嫁妝》《魏大同脫靴》《武二爺討親》等。清嘉慶年間,恩施儺願戲開始與柳子戲同台演出,移植的柳子戲有《土台贈銀》《解帶封官》《桑園會》《槐蔭會》《小經堂》等。光緒中葉,儺戲又與南戲同台演出,移植的南戲劇目有《打金枝》《奪三關》《罵坡》《三家店》《羅成帶箭》等。
……

圖書目錄

恩施、鶴峰儺願戲概述1
儺壇儀式戲
掃台7
修造10
開山14
打路24
紮寨27
出土地34
儺堂雜戲
窖茶41
姜女下池53
毛貨郎賣貨63
雪山放羊78
洞賓點單88
韓湘子化齋99
南山耕田112
父子會123
克郎頭幫工135
儺堂正戲
孟姜女149
一、 秦王抽丁149
二、 姜女繡花157
三、 池塘成親177
四、 拷女訓婿183
五、 捉拿范郎190
六、 尋夫哭城202
青家莊212
場213
第二場219
第三場224
第四場227
鮑家莊233
一、 胡氏觀燈233
二、 拜師學法251
三、 打鮑家莊258
拷打小桃270
上集271
下集296

作者簡介

朱恆夫,二級教授。在先後獲得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現為上海師範大學、上海大學博士生導師,兼任教育部高等學校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華藝術論叢》主編、中國儺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戲曲學會常務理事。長期致力於戲曲學、文獻學、儺文化研究,主持過多項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教育部古委會項目、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國家出版基金項目。獲得過國家民間文藝著作獎“山花獎”、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著作一等獎等多種獎項。出版有《目連戲研究》、《江淮神書》、《崑曲美學》、《城市化進程中戲曲傳承與發展研究》、《後六十種曲》等十多部,發表長篇論文一百三十多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