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父母決定孩子一生的對話法》是申宜真09年的作品,由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本書詳細介紹了怎么樣才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是當代父母應該閱讀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優秀父母決定孩子一生的對話法
- 作者:申宜真
- 出版社: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09-6-1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編輯推薦,作者簡介,媒體評論,圖書目錄,文摘,
圖書信息
書 名: 優秀父母決定孩子一生的對話法
作 者:申宜真
出版時間: 2009-6-1
ISBN: 9787501969364
開本: 16開
定價: 22.00元
內容簡介
與子女維持“像朋友一樣的關係”的首要條件是什麼?彼此尊重和親密的對話是建立平等關係的關鍵。
請父母們徹底擺脫我們所作所為都是為孩子的前途著想的偏見。
父母必須牢記的對話法則:“理解的對話和傳遞價值的對話以80:20去進行吧!”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父母
99%的父母最容易產生3種偏見
對話存在障礙的5種父母類型
擺脫傳統的教育觀念
如今再也沒有“嚴父慈母”的說法
拋棄瞬間改變孩子的想法
從對話中也可以培養孩子的素質
編輯推薦
“對話法”——一種新的教育方式,它與新一代家長的生活觀價值觀相呼應。作者認為,孩子出了問題,99%的原因是出在父母身上,因此只有改變父母才能改變孩子。書中提出了必須掌握的十種對話技巧,並說明了不同年齡段孩子的不同對話法。
作者以自己與兩個孩子的生活經歷,以及她所接觸的兒童病例為實例,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說服力。
由中國輕工業出版社斥巨資打造的家教精品 ——“金牌父母” 系列叢書,共四冊:《不必犧牲自己也可以教出幸福的孩子》、《優秀父母決定孩子一生的對話法》、《10歲之前教會孩子如何做人》、《小學生媽媽們的第一本教科書》。作為給80後年輕父母的最好禮物,叢書精選當今韓國圖書銷量排行中最領先的親子教育書。叢書特色如下:
1、叢書作者為韓國當下最受歡迎的親子教育專家:近兩年在亞洲人氣飆升、被譽為“韓國第一母親”的兒童教育專家申宜真,韓國前教育部長、首爾大學教育專家文龍鱗,以及文龍鱗教授鼎力推薦的教育職業作家李承玟,告訴您讓孩子健康並幸福成長的秘訣。
2、全書文字風格親切自然,用散文式的語言與您交流親子教育的體會和心得,大量實例貼合現實生活,從不同的角度闡述對兒童教育的最佳方法。
3、書中包含了現代新式的教育理念,同時又沿承了傳統的東方儒家文化,教育觀念貼合現代生活,適合當下伴隨哈韓潮成長起來的80後父母潛心閱讀,從書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育兒方式。
作者簡介
申宜真是廣受好評的韓國優秀兒童教育專家,現任韓國延世大學小兒精神科教授、新村Severance醫院小兒精神科專門諮詢。11年的小兒精神科診療經驗,讓她獲得“最了解學齡兒童成長的小兒精神科教授”的美譽。 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申宜真教授以自己的親身體驗及專業學術知識為孩子們的母親排憂解難,並向她們傳授正確的教育方法,代表作品有《小學生媽媽必修的四堂課》、《好孩子的人生,關鍵在於中學階段的培養》、《賢明的媽媽需要掌握的教育方法》、《不必犧牲自己也可以教出幸福的孩子》等,在家長中引起強烈反響。
媒體評論
韓國最受歡迎的親子教育專家申宜真作品 韓國第一母親的育兒心得 曾創下韓國圖書銷量排行第一的親子教育書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聽話的孩子有可能更危險
你希望成為什麼樣的父母?
聽話的孩子有可能更危險
父母最容易形成的三種偏見
父母與孩子之間對話的意義
對話將決定孩子的能力與人格
只有對話才能改變孩子
第二章
99%的問題出在父母身上
99%的問題出在父母身上
對話方式有問題的5種類型父母
父母也需要自我分析
請擺脫父母的影響
“嚴父慈母”已是過去的話題
第三章
如果想跟孩子對話,就必須改變對話方式
父母與孩子之間對話最大的障礙
父母必須掌握的80:20對話法則
必須拋棄一瞬間改變孩子的想法
應該進行適合孩子的對話
適合不同孩子的對話方法
第四章
優秀父母必須掌握的十種對話技巧
必須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適當迴避瑣碎的話題
請不要錯過對話的紅燈和綠燈
想聽到孩子的心裡話,就應該以誠相待
正確地樹立爸爸的地位
犯錯時請不要忘記說一聲“對不起”
必須掌握協商的技巧
一定要說出自己的感受
儘量多交流,少發脾氣
如果缺乏對話時間就應該這樣做
第五章
0歲至青春期孩子的對話方法
0歲至4歲孩子的對話方法
5歲至國小二年級孩子的對話方法
國小三年級至青春期孩子的對話方法
第六章
對年輕媽媽的忠告
如果讓我再教育一個孩子
請回想自己的童年
對年輕媽媽的忠告
文摘
曾經有一位媽媽成天為孩子愁眉苦臉,仔細分析才發現她的孩子就屬於典型的“7歲綜合徵”患者。即7歲的孩子普遍性格固執,不懂得讓步,只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孩子的媽媽擔心地問:“如果這樣下去,這孩子會不會變成問題孩子呢?”這時,站在一旁的孩子馬上回答說:“我就喜歡變成問題孩子。”我對她說:“7歲孩子大部分都是這樣的,所以暫時只能這樣忍下去。”
曾經做過一次關於“7歲綜合徵”的研究,即測試7歲的孩子理解對方立場的程度,又稱TOM(TheoryofMind)。這種測試以前主要用於自閉症兒童的檢測,但是這一次是針對正常的孩子進行測試。測試結果顯示,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理解和關心別人立場的能力會持續發展,但是鄰近7歲時,該數值會突然減低,而7歲以後又開始呈現出上升的趨勢。針對以上現象,大部分學者認為,這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出現的特定現象。
7歲時,孩子們開始總結以前所接觸和認識到的東西,因此將承受很多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就沒有更多的精力去關心和理解別人的感受,即使對方是自己的父母也不例外。此時,不管父母怎么努力,也不能改變與孩子的對話。
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經常會面臨這樣的狀況。例如,當孩子進入自我發育的7歲階段時,不管父母怎樣努力,都無法進行和諧的對話。在情緒比較紊亂的青春期,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另外,當孩子準備對話時,如果父母的工作過於繁忙或受到大量的外界壓力,就容易忽視跟孩子的對話。
因此,父母與孩子就自然地重複或近或遠的對話過程。即使是關係非常融洽的父母和孩子,也會重複像波浪一樣波動的對話。在正常的發育過程中,這種現象稱為生長的動態過程。
由此可見,孩子與父母的對話具有“波浪式”特點,因此沒有一個父母能自豪地說:“我與孩子之間的對話一直都很順暢”。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也應該承認,不管自己有多么努力,總會有不盡如人意的時候。尤其是像7歲的孩子那樣,由於孩子自身的問題而無法正常對話時,就應該耐心地等待孩子。但是不要放棄每一個能接近孩子的機會,並且應該利用這樣的機會充分地彌補疏遠時給孩子帶來的創傷。
世界的變化太快。以前是以“大家族”為社會的主要結構,現在“大家族”已經越來越少,逐漸出現了三口之家、單親家庭、離異家庭等多種形態的家庭。學者認為,未來隨著家庭單位的縮小,將逐漸強調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和情感方面的關心。換句話說,隨著一個單位的縮小,將提高其內部結構的重要性。
因此小時候跟父母的對話有問題的孩子,一進入青春期,就會顯現出比過去更嚴重的問題,甚至要徹底地關閉與父母的對話視窗。斷絕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對話,就意味著斷絕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本身。如此一來,父母的任何話都不能影響孩子,而孩子又絕對地排斥父母的話。
總而言之,父母必須學會跟孩子對話的方法。孩子一開始並不懂得如何閱讀他人的內心世界,也不會表達自己的感情,而是通過跟父母的對話,逐漸了解世界。
想傾訴時,你喜歡找丈夫還是找朋友呢?大部分女性會找朋友,是為了盡情地評論無法溝通的丈夫。為什麼我們總覺得無法跟丈夫溝通呢?語言學者和人類學者認為,男人和女人對話的目的不同,所以導致丈夫和妻子之間的溝通越來越難。
男人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對話,因此在找到解決方法之前,不會輕易開口;但是女人就恰恰相反,她們是為了表達當前的感受才開始對話,同時希望對方能贊同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