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古時對學者的稱呼)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古時對學者的稱呼。有廣義和狹義之別。近代章炳麟認為儒有達、類、私三種界說:達名之儒相當於儒的普遍概念或廣義之儒,指的是術士;類名之儒,是懦的類概念,指知禮、樂、射、御、書、數,有六藝以教民者;私名之儒,是儒的單獨概念或狹義的儒,指宗師孔子、宣揚六經的儒家學派(見《國故論衡·原儒》)。章氏對儒的界說和分類,比較符合歷史實際,為多數人所接受。《論語·雍也》載:“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朱熹注說:“儒,學者之稱。”章炳麟的《原儒》說:“太古始有儒,儒之名蓋出於需。需者,雲上於天,而儒亦知天文,識旱潦……”又說:“古之儒知天文占候,謂其多技,其後施易,故號遍施於九流,諸有術者,悉晐之矣。”這是說,儒乃古代通曉天文占候的知識分子,儒的含義甚廣,有各種知識技能的人都包括在內,故號遍施於九流。對儒的解釋主要有下列幾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儒
  • 定義:古時對學者的稱呼
為富貴人家相禮說,出於古代司徒之官說,與儒家通稱,與儒者通稱,

為富貴人家相禮說

儒的前身是古代專為貴族服務的巫、史、祝、卜等方士、術士,與原始禮儀巫術有一定的淵源關係。在社會動盪變革的過程中,部分巫、史、祝、卜逐漸轉變成專為貴族相禮以謀生計的儒。胡適曾對這一類儒做過詳細考證。他作《說儒》,據《周易·需卦》認定“儒”字是由“需”字而來。《周易·象傳》說《需卦》為“君子以飲食宴樂”。《周易·序卦傳》亦說:“需者,飲食之道也。”由此胡適認為:“‘需’卦所說似是指一個受壓迫的智識階級,處在憂患險難的環境,待時而動,謀一個飲食之道,這就是‘儒’。”胡適還引《墨子·非儒》說儒者:“富人有喪乃大喜曰:‘此衣食之端也’。”證明儒以治喪相禮為生活。還據《論語·子罕》:“子曰:‘出則事公卿,人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認為“喪事不敢不勉”即屬於為人治喪相禮。還引《論語·鄉黨》說:“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證明孔子為人相禮,“儺”是舉行驅鬼逐疫的儀式,孔子穿上朝服站在東階之上。
喪祭之禮為古代最重要的禮節,起著維繫宗法制度血緣紐帶的作用。《論語·為政》記載孟懿子問孝,孔子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要人對父母生、死、祭都必須嚴格遵守禮的規定行事。《論語·學而》還引曾子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慎終指辦理父母喪事,追遠指祭祀祖先,做好這兩件事,對於民風民俗敦厚淳樸關係重大。戰國時期儒家荀子亦說:“禮者,謹於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終也,終始俱善,人道畢矣。”(《荀子·禮論》)這是對孔子所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所做的理論發揮。由於喪祭之禮的重要,儒家提倡古禮的厚葬和三年之喪。這些都說明喪祭之禮在古代很嚴肅隆重,儒為人治喪相禮乃是一種崇高的職業,不能加以鄙薄。

出於古代司徒之官說

古時學在官府,曾設司徒等官職專司教育,儒由這些官職分化出來。《尚書·舜典》說:“帝曰:‘契,百姓不親,五品不遜,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寬’。”這是說帝舜任命契為司徒,掌管教育。百姓不親五品不遜,指社會倫理等級秩序不順,要契敬敷(布)五教加以教化。五教指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在寬指教育時不加脅迫。孟子曾對《舜典》做出解說:“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孟子此處所說“聖人”即指舜,舜命契為司徒,對人民進行人倫五教。《周禮·天官·大宰》說:“儒以道得民”。東漢鄭玄注說:“儒,諸侯保氏有六藝以教民者。”保氏是諸侯所設掌教育的官職。唐代賈公彥疏:“儒以道得民者,諸侯師氏之下又置一保氏之官,不與天子保氏同名,故號曰儒,掌養國子以道德。故云以道得民,亦謂學子也。”儒是諸侯師氏下面的一個官職,不同於天子保氏那樣成為獨立官職,因此稱為“儒”。儒以道得民,即是以《詩》、《書》六藝教人。此所說“民”,即國子,指官費學生。《周禮·地官·大司徒》有“聯師儒”之說,鄭玄註:“師儒,鄉里教以道藝者。”師儒是鄉里掌管教育的人。賈公彥疏:“雲師儒,鄉里教以道藝者,以其鄉立庠,州黨及遂皆立序,致仕賢者,使教鄉閭子弟。”說明師儒乃鄉和州黨所立學校(庠序)的教師。春秋後期,興起私人辦學,孔子即屬於開創私人辦學的民間教育家。此後儒多以教育為職業,戰國時期儒家孟子、荀子均於民間辦學,教授弟子。
儒乃優、和、柔、懦 《禮記·儒行》鄭玄註:“儒之言,優也,和也,言能安人能服人也。”唐孔穎達疏:“儒之言,優也,柔也,能安人能服人。又儒者濡也,以先王之道能濡其身。”以上所引“優也,和也”,“優也,柔也”,指懦具有優、和、柔、懦的品質。《說文》亦釋:“儒,柔也。”這些都是說儒乃柔懦品質。據胡適《說儒》考證,“儒”字源於“需”字,“需”字與“耎”字相通。《廣雅釋詁》說:“耎,弱也。”“耎”即“輭”,今寫作“軟”。柔軟之需,引申又有遲緩濡滯之義。儒以優、和或優、柔安人服人,說明儒以寬裕待人,不靠強力。儒具有謙恭、柔遜之義,這成為儒之處世方法。《論語》說孔子“溫、良、恭、儉、讓”。(《學而》)即以恭敬謙遜服人。《禮記·儒行》孔子答魯哀公問說:“溫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寬裕者仁之作也,孫(遜)接者仁之能也,禮節者仁之貌也,言談者仁之文也,歌樂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儒皆兼此而有之,猶且不敢言仁也,其尊讓有如此者。”這裡亦可看到,柔懦也是“仁”的品質,儒家反對以力服人,主張以心服人,即服人之心,使人心悅誠服,故崇尚柔懦謙恭的品德。

與儒家通稱

《漢書·藝文志》說:“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為最髙。”此處所說“儒家者流”,即上面所說來於古代司徒之官的儒。儒由司徒之官演變成為後世的儒家,以六經、仁義教人,以堯舜、文武為理想政治,以孔子為宗師。由於儒與儒家通稱,孔子、孟子被稱為先儒,儒成為崇高稱號,尊儒崇儒成為社會美德。

與儒者通稱

儒者、儒生又簡稱儒,因而儒發生流品之別。如孔子對子夏說:“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說明儒亦有君子小人之別。戰國後期荀子提出大儒、雅儒、俗儒的區別。大儒指周公、孔子。後世亦有耆儒、鴻儒、通儒、真儒、碩儒、巨儒、醇儒、純儒等尊稱和美稱,亦有僻儒、腐儒、小儒、迂儒、陋儒等貶稱。因為孔子以後歷代儒家有學派區別,不同學派之間有不同之褒貶。如荀子抨擊“子游氏之賤儒”、“子張氏之賤儒”、“子夏氏之賤儒”,即屬儒家不同學派之間的攻擊。又如程顥被當時學者稱為“真儒”(《河南程氏文集》卷十一文彥博題《明道先生墓表》),而明末學者黃宗義則譏諷程顥為“小儒”(《明夷待訪錄》:“小儒規規焉以君臣之義無所逃於天地之間”)。此類事例,歷史上多有所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