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洪村,始建於公元949年,歷經五代、宋、元、明、清五朝歷史變遷。古詩句“儒水鐘靈,洪巒有象,八景鐘奇,義有取爾”,濃縮描繪了儒洪山水風貌 ,村名亦源於此。
儒洪村作為千年古村,中國傳統文化濃厚,村落內及附近山水多以“儒”、“道”為主題命名,如“儒水“、“道峰“、“道源”、“道源凹”、“尚儒”等。
儒洪村,位於浙江省淳安縣大墅鎮,距離縣城(千島湖鎮40公里,車程40min),距離杭州主城區200公里。儒洪村位處千島湖大峽谷景區附近,村內古巷、余玉瓊將軍故居、茶岩飛瀑、油菜花海、千畝白茶攝影點,及周邊配套:千島湖環湖綠道騎行、垂釣、公山尖登山、生態果園採摘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儒洪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郵政區碼:311716
- 面積:14.6平方公里
- 人口:1607人
- 方言:遂安方言
- 著名景點:古八景
一、儒洪村簡介,二、歷史文化篇,1、宗族遷徙,2、人物篇,3、“趕十八”民俗活動,三、山水風景篇,四、古蹟遺蹟,西來禪院(經堂),麟振橋(儒洪卷橋),五、古村之殤,
一、儒洪村簡介
儒洪村,始建於公元949年,歷經五代、宋、元、明、清五朝歷史變遷。古詩句“儒水鐘靈,洪巒有象,八景鐘奇,義有取爾”,濃縮描繪了儒洪山水風貌 ,村名亦源於此。
儒洪村作為千年古村,中國傳統文化濃厚,村落內及附近山水多以“儒”、“道”為主題命名,如“儒水“、“道峰“、“道源”、“道源凹”、“尚儒”等。
儒洪村屬浙江省淳安縣大墅鎮,距離縣城(千島湖鎮40公里,車程40min),距離杭州主城區200公里。儒洪村位處千島湖大峽谷景區東入口,村內古巷、余玉瓊將軍故居、茶岩飛瀑、油菜花海、千畝白茶攝影點,及周邊配套:千島湖環湖綠道騎行、垂釣、公山尖登山、生態果園採摘等。
二、歷史文化篇
1、宗族遷徙
儒洪村,以余姓為主,占比95%以上,為反應浙江淳安地區余姓宗族遷徙代表性村落,所屬大墅鎮附近村落余姓皆源於儒洪。余氏先祖最早可追溯於東越王余善(漢武帝時期,見史記《東越列傳》),余善卒後,宗族遷徙至江蘇,唐安史之亂後又遷至遂安(今屬淳安)蘿蔓塘(據《遂安縣誌》,“唐天寶十四年,余大康避安史之亂,遷徙睦州遂安蘿蔓塘定居”)。 公元949年,余以禮攜次子余萬頃從蘿蔓塘遷至儒洪定居,至今已逾千年。
2、人物篇
在遷徙儒洪村之前,祖上為官者眾,為當地望族,因居住蘿蔓塘,故稱“蘿蔓世家”。部分分支遷居儒洪後,延續門風,據家譜統計,儒洪村宋元明請時代有文人學士共194人,其中六部官吏10人,州府官吏12人,縣邑官吏24人。進士5人,解元1人,亞元2人,舉人2人,貢生22人。民國時期有陸軍少將軍1人,黃埔軍校畢業生8人等。
歷史人物梳理:
五代十國(907年—979年)
余萬頃,字九疇,行二白,仕吳越為武林檢校,統領禁衛親軍。軍紀嚴整,左右親軍莫不敬憚。吳越歸順宋朝後,遷任侍御史時,奏事無所忌憚,簪筆上殿,百官莫敢仰視,目為“殿上虎”,仕至戶部尚書,兼榮祿大夫(從一品)。(參見《十國春秋》,清·吳任臣著)
宋代(960年—1279年)
余華,字仲舜,號竹齋。北宋大中祥符八年乙卯(1015),登蔡齊榜進士第八十七名,授翰林檢閱,提調史館事,進中奉大夫(文散官名,正四品),年四十一卒於官。
余舜琪,字士奇,竹齋公之孫。後登北宋神宗熙寧三年庚戌(1070)葉祖洽榜進士。授國子學錄,從九品,掌執行學規,考校訓導,其在任七年,以疾病告終,居茶山之麓,樂道安貧,徜徉林間,年八十以壽終。
余武子,字廷文,行仲三,系田浦派太善公支下。登南宋紹定二年(1229)黃朴榜進士,授主簿。
明代(1368年―1644年)
余復,字存美,登明正統十三年(1448)彭時榜進士,三甲第二十七名。授監察御史,時贛州洞賊朱紹綱叛,公督並兵討之,計搗其巢,擒紹綱等七十餘人,賊平。歷官江左布政使,公先後在江西久務崇寬大,一心愛民,不立威乾,譽操履潔白,始終一致。
余國禎,字瑞人,號劬庵。少敏好學,熟習經、史、子、集,年十一補弟子員,受易於汪喬年之門,盡得其秘去教授生徙,邑中執經求教者戶外常滿。明崇禎十三年(1640)登魏藻德榜進士,授四川省富順縣知縣。杜門著述,年逾八十,嗜古彌篤,庭訓諸子皆以明經,著有《劬(qú)庵類稿》行世(現珍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
以下一篇《余劬庵傳》、一篇《文林郎富順知縣余公墓志銘》對其生平做了介紹。
《余劬庵傳》劬庵余先生,諱國楨,字瑞人,浙之遂安人也。少聰警,異恆兒,六歲能屬對,就外傳日誦千餘言。年十一,補弟子員。受《易》於汪歲星先生之門,盡得其祕去。教授生徒,邑中諸名士執經問字者,戶外之履常滿。以歷試高等貢入南雍。癸酉,舉應天鄉試。庚辰成進士釋褐,得蜀之富順宰。時當明之末造,闖獻交訌,中原鼎沸。蜀道茀不可行,先生單騎之官,募兵措餉,羽檄紛錯中,時刻無誤。邑有夫馬戶為民累,而豪黨猾胥盤踞作奸,持縣令短長,莫敢誰何。先生廉其弊,悉加厘剔,豪強斂跡,民遂以安。聽訟,絕苞苴,案無留牘。質成者恆越境裡糧至,皆曰惟我余包公民始不自冤雲。壬午,分校得人尤盛,三年績最。撫軍及督師交列薦剡。當是時,李自成既陷中州。汪歲星先生總督秦中,殉難襄城。張獻忠窺蜀益急。先生知事不可為,乃投劾而歸。蜀人扳轅不獲至,繪圖以祀先生去。而蜀遭賊斬,艾無孑遺,明遂以亡。先生歸,躬耕奉父,杜門不出,已而居憂讀禮,事繼母尤孝謹。冡宰高公爾儼,聞先生名,以書相招,先生婉辭謝不往。乙未甲寅,兩遭寇變,家破盡身,幾不免。卒仗忠信以涉風波,居常慨息,謂少攖多難,家無長物,惟積圖書數卷以遺子孫,屢經兵燹,散佚無存,良可悼嘆。因益縱情搜考手錄五經古文辭,積百餘卷。旁及制義,品評得失,絲絲不爽。每酒後耳熟,輒對諸子掀髯笑曰:使吾得再應童子試,與時髦相角逐,正恐老婆子猶當獨勝。同里毛公際可,章公振蕚,皆總草時即決其為異器,以女妻,章公稱快婿焉。先生操行醇謹,衾影無慚,淡泊樽節,不尚浮華,常為祖父行營葬地,籃輿不戒,曰我緩步以當車。晚年置報天錄一冊,日書所行以自省。其學尤邃於《易》,所著有《點易支言》、《田研齋》諸集,藏於家。卒年八十有四。子四人,皆世其業。季中慎,最有聲。
《文林郎富順知縣余公墓志銘》(清)方象瑛撰
里中劬庵余公,舉進士宰一邑。明末歸里,杜門者三十五年。康熙丁已春,余來京師,過公為別,公年八十餘,飲啖笑談若五十許人。去秋馳書通問,則公捐館舍數月矣。公子中恬輩與兒子引祦同筆硯,屬予墓誌,予弗文誠不敢任。顧老成凋謝,吾黨所傷,乃為公志其大端焉。按狀:公姓余氏,諱國禎,字瑞人,號劬庵,邑西南儒洪里人。祖志寵,父登瀛,皆隱德不仕。公生而岐嶷,六歲能屬對,年十一補博士弟子。時故總侍郎汪公喬年,倡明易學,公負笈往從,獨得其秘,久之文名藉甚,試輒冠多士,執經受易者戶常滿。自是兀坐點易,自經史子集外,旁及詩古文詞,皆手自抄錄,丹黃甲乙,莫不各有師承。至崇禎改元,詔郡國舉明經,公以貢人南雍。癸酉舉應天府鄉試,受知於故相國蔣公德璟。庚辰成進士,復出蒲州李學士紹賢之門。兩公皆當時人望,士類榮之。明年授四川富順縣知縣。富,故鹽邑。豪強積胥相倚為奸利。公至,抑豪猾,清積逋,招集流移,吏不得上下其手。壬午,分校得知名士七人。時張獻忠將窺蜀。徵兵措餉,民不得休息,而夫馬戶累民尤甚。公多方軫恤。郡守丁汝驤貽書曰:愛惜貧民一念,天地鬼神將憐之,況人乎?蓋公之治縣如此。然寇叢於疆,民困日甚。汪公殉難襄城。公知時不可為,益無心仕進矣。癸未入覲,便道還里,自後遂不復仕,家居著書自適。順治初,縣大夫延公鄉飲賓,公投牒謝曰:某民也,得安耕鑿於聖世足矣,其敢幹大禮。絕跡公庭。歲時一投刺而已。今天子命儒臣纂修明史,博採山林文學之士,與前代遺獻,備史館,誠得公數輩必能網羅故典,以裨信史。予方擬就公訪之,而惜乎公已亡也。生平淡泊勤苦,茹蔬食糲,冠履敝盡不棄,裋褐屢澣未嘗更,跋涉道途間,以一童自隨,或以從大夫後諷者,公笑而謝之。性嗜學,既老猶執卷向日影中,日拈制義課諸子,掀髯笑曰:使吾復應童子試,寧不當拾青紫耶。乙未冬,盜起常山、開化,躝邑境。公為所掠,羈縶兩月余得脫。適屆六表,自是益齋心卻世事,喜稱人善。毛祥府際可方垂髫,亟為延譽。子壻章進士振萼,孫壻家明經,侄儒林,皆童年自擇,人服其鑒,諸子負才好學,令遍交諸文士,常以文謁余。余遜謝公曰:君方引掖後進奚辭焉。辛亥秋,予以邑秕政厲民,集同志條列利病,得請歲省脂膏二萬金。公時年七十六矣,與議亡倦容,或勸之稍休,公執予手曰:吾老矣,得君輩嘉惠閭里,心樂之不疲也。蓋相引重如此。而今已矣。公享年八十有四,里人歌思其德,不忘請之當事,祀澤宮鄉賢。公子中恬等將以年月日葬公某所。
銘曰:繄誰幽宮,曰前進士。少為文人,壯為循吏。及其老也,潛德不仕。克儉克勤,以明厥志。考卜於斯,山川所萃。宜爾子孫,式承弗墜。
余濯,名文濯,字士廉,號肅齋,明永樂甲午科第六十四名舉人,任監察御史,明正統年間崇祀鄉賢,在凝址堂下有“桂史坊”, 以嘉彰其功績。
余致中,字大本。明正統戊午科中第十四名舉人,擔任南京承德郎,工部屯田請吏司主事,因患重聽,請告樂隱林泉。晚年讀書自娛,年九十餘以壽終。其讚詞有云:“何父文而子不慧,擇婿得賢,稍慰其心。所能者人,不能者天,孰雲五世而斬其澤,感慨悲咽,公靈有識,可以慰於地下矣。”
余如溫,字叔良,後更名純。永樂五年丁亥,擢吏部考功司主事永樂七年己丑三月,有豫章鄔(wū)贈公之任序有云:“伏睹主事,公竭忠輸誠,恪公乃事,聲譽彰彰,故朋友鹹樂道其善也。”公守法廉謹,不受請託,權貴某忌之。年僅五十,不獲大用,人鹹惜之。
民國(1912年——1949年)
余玉瓊,字昆陽,1892年(清光緒十八年)生。1911年,肄業於浙江兩級師範學校。投筆從戎,1912年,入武昌陸軍預備學校。1916年,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騎兵科。旋在北京總統府,任內衛騎兵隊少尉排長。1917年,保送赴日本留學,入騎兵實施學校。1918年回國後,任陸軍部軍馬調教所中尉調教員。後歷任上尉營附、少校副官、中校副官、上校參謀、上校團長。1928年,任國民政府軍政部軍務司軍牧科上校科長。1934年,任國立中央大學農學院臨時馬政教授。1936年10月5日,晉任陸軍少將。1937年6月14日,任軍政部馬政司司長。1941年,任軍政部少將部附;同年6月,辭職回鄉。1944年,任浙江軍管區少將參議。1947年5月,任中美聯合勤務總司令部經理署技術委員會少將委員;11月回鄉。1951年1月19日卒。年59歲。 詳見《浙江民國人物大辭典》)
3、“趕十八”民俗活動
“趕十八”為儒洪村傳統年俗,源於明朝永樂年間,距今已有600餘年歷史。正月十八過元宵,每逢正月十八,附近村落親友均會前來參加,看大戲、百家宴流水席等為主要特色活動。
三、山水風景篇
儒洪村地理整體呈船型(又說元寶型),村頭村尾小中間大,山水景致別具一格。道峰東列,儒水西流,“八景”取象,世代吟誦:
儒水春浪、芭溝夜月、梧峰夏雲、梅阜晴雪、楓林返照、茶岩飛瀑、牧坪牧唱、烏石漁歌。
儒水春浪:“暮春修鍥對洪流,猶是當年曲水游;王謝遺徽今尚在,後賢何必遜前濤”
芭溝夜月:“芭溝何處種芭蕉,維見溪流一線搖;夜青譚空吐月,遙聞隔岸有清簫”
梧峰夏云:“雲峰夏日古詩評,況有朝陽梧樹名;自是深山繞瑞靄,油然五色放光明”
梅阜晴雪:“豈有山同五出花,多因騰六靚光華;林翁岩下留清影,梅福爐中煮碧沙”
楓林返照:“深秋楓葉盡題紅,數點寒鴉枯樹中;但看夕陽回照處,東溪一帶似長虹”
茶岩飛瀑:“危岩千尺蔽青宵,中有驚濤出半腰;疑是天鳳吹玉宵,或從碧漢架銀橋”
牧坪牧唱:“平沙漠漠草萋萋,樵子歸來日影西;更有牧童吹短笛,嗚嗚聲里雜黃鸝”
烏石漁歌:“屹立洪波路不通,漁舟停泊卷舫蓬;提瓶沽得前村酒,野曲無腔信口中”
四、古蹟遺蹟
西來禪院(經堂)
經堂 縣南儒洪,遠挹山光,近聞水瀨,四時風景,頗供遊人清賞。(自民國《遂安縣誌》)
古經堂位處儒洪西邊入口處,始建年份尚待考證,最近年份的修繕記錄為1884年(《重修經堂志》余允清)、1944年(余玉瓊主持修繕)。建築由六部分組成,一是經堂,供奉釋迦摩尼及關雲長,余玉瓊將軍信奉西藏密教,曾改名為密教道場又名大壽佛寺;二是文昌閣,供奉文昌菩薩;三是喜財殿,供財神菩薩;四是觀音殿,供觀音菩薩;五是赤心樓,供王靈宮菩薩,鎮進出村子鬼怪;六是福德殿祠,供土地菩薩。
解放後,經堂一眾菩薩在“破四舊”的文化運動中摧毀,1975年在農業學大寨的高潮時期被徹底摧毀。
麟振橋(儒洪卷橋)
全橋三個門洞,橋長30餘米,高10餘米,全橋以條石構成,始建於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春,落成於乾隆三十年(1765年)冬(公元1762-1765年)。(參見《麟振橋記》)
《麟振橋記 》
鄒錫疇(清)
韓子曰:博愛之謂仁。子曰:立愛自親始。其理同歟?否歟?孟子曰:仁之實,事親是也。斯言盡之矣。夫天地者,萬物之父母。生我者,一人之父母。乃人日戴天而絕不生其毛里之感。至生我者,雖日詈之撻也,而孺慕之誠終身不改。何也?實在是也。道峰餘子士萬,字萃一,誠愨士也。厥考彥招,字廷旗,邑諸生,秉心惻隱,凡濟人利物之事,知無不為。道峰下臨萬仞之溪,怪石森立,春夏水漲,灘聲如雷,流迅而波激。經其地者,一失足性命且不測。冬結為堅冰,鑿之褰裳以涉,凌利於刃冷徹骨。擔荷者,力不支輒顛仆。行李之往來,器皿貲貨,乘流直下,觸石紛碎。役夫即傾囊以償,猶懼不給。廷旗目擊而心傷之,默念跨溪為梁,乃可免斯厄。惜力綿,即盡出其家之藏,事無由集。郁於中者十餘載,病革,誠妻子曰:吾鄉七都南隅,勢據上游,上通衢郡常邑,直達閩豫,下由鳳林港入新安,跋涉者日以益繁,滅頂殞身之患恆惴惴焉。吾有志築為梁而未逮也,汝其識之。抑重有念者,吾宗食指不下數千,而吾僅一子一孫,宗系不絕如線,豈吾德薄無以利我後嗣耶?斯二者,吾之遺憾也。言訖而卒。萃一哀毀骨立,服闋,母勖之曰:而忘而父易簀之命乎?萃一長跽,潛然出涕,曰:不敢忘。退而自維,吾父之亟欲構斯橋也,非敢緩也,蓋有待也。吾無以繼先人之志,何以為人?且負不孝名,奈何?繇是,歲終會計其出入,於明年始節儉,逾於平日有貧士所不堪者,而母氏甘旨不缺,宗族戚友鄉黨遇疾病死喪問遺則加厚焉。如是者數年,少有餘貲,奮然曰:吾今乃可繼先人之志矣。稟命於母,隨它材鳩工,量程聚粟,經理條密,小大不遺,經始於二十七年之春,落成於三十年之冬季,首尾四載,乃告竣焉。方其初創也,萃一躬為督率,復命子若弟襄厥事,歷數月,告其母曰:兒金工之費若干,石工之費若干,傭力工作之費若干,計一日百數十人或百餘人。則孺人色喜,或祈寒暑。雨,傭力工作之人減於舊,亦必以誠告孺人。不語若有不豫者然。萃一悚然而退。明日增其傭,號召遠近工師畢集視舊有加。孺人聞之,為之加一餐。萃一每旬日具酒食以勞群工,出好言慰之,以故群工趨事踴躍,無日以怠,然猶遲之。四載乃底於成焉,名之曰麟振橋,以體前人子孫繩繩之遺意也。越期年,萃一復舉一子,鹹應之理固然乎。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明徵矣。今年夏六月朔,萃一以讀法入城,請序於余。余承乏茲宰間,以公事過道峰,去幰遠眺,見斯橋之橫亘數十丈也,若長虹之飲於溪,石欄之星羅碁布也,若珉玉之生於山,兩亭巋然在望,則行者之所憇息,坐而啜清茗,臥而領皓月,則販夫擔豎之眾且稠也。喟然曰:萃一之易危而為安,出險而就夷,皆克承乃父之志也。孺人壽歷斯頤,抱幼孫而親閱其終始,寖昌寖熾之兆見於斯矣。余方以孝教吾民,而有如萃一者作之,則凡有血氣之倫,愛親之心,可油然而生矣。於其請,爰載筆記之,所以表萃一之孝也,抑以廣吾民之共勉於孝也。若其規模之宏遠,樹築之堅固,費金錢七十餘萬,有目者所共睹,余可毋贅雲。
五、古村之殤
儒洪為農村發展的縮印,自文革以來,文化及生態破壞極度,對文化及生態保護及投入不足,古村在生態保護、文化修復等方面面臨較大挑戰,重新恢復景致盎然的歷史畫面有待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