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本書對世界各主要文化的經濟倫理原則進行了研究,著重對儒教和道教的社會倫理原則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分析了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指出中國傳統社會沒有生長出
資本主義精神的內在原因。本書是海外研究中國文化和中國社會必須參考的重要著作之一。
內容簡介
世界著名的社會學家
馬克斯·韋伯由於本書的研究而被西方漢學界譽為
中國學研究的“偉大的外行”。在本書中,韋伯對世界各主要文化的經濟倫理原則進行了研究,分析了中國社會的各個主要方面,並將它們與西歐及其他社會中的類似方面進行比較,同時從“物質”和“觀念”因素方面論述了中國沒有產生資本主義“理性”精神的原因。本書是海外研究中國文化和中國社會必引的名著之一。
作者簡介
馬克斯·韋伯(1864—1920),德國社會學創始人之一。其主要著作《經濟與社會》奠定了社會學的學科基礎。統治社會學和宗教社會學是韋伯的兩個主要研究領域。韋伯也是政治活動家,曾任
巴黎和會德國代表團顧問,留下大量與“一戰”有關的演講記錄與時評。
目錄
譯者的話
第一篇 社會學的基礎
第一章 城市、諸侯與神明
二、城市與行會
三、諸侯的行政與神的觀念:與中東相比較
四、中央君主的具有神性的祭司地位
第二章 封建的與俸祿的國家
一、采邑制度的世襲神性的特性
二、統一的官僚體制國家之恢復
三、中央政府與地方官吏
四、公共的負擔:徭役國家與租稅國家
五、官吏階層與按配額徵收的賦稅
第三章 管理與農業制度
一、封建制度與財政制度
三、國庫對農民的保護及其對農業狀況所造成的結果
一、資本主義依存關係之缺乏
二、氏族組織
三、中國村落的自治
四、氏族對經濟關係的羈絆
五、家產製法律結構
第二篇 正統
第五章 士人階層
一、中國人文主義的儀式主義的和以
管理技術為取向的性質
向和平主義的轉變
二、孔子
三、考試制度的發展
四、儒家教育在社會教育體系中的地位
五、士人階層的等級性質——貴族與貢生的榮譽
六、君子理想
七、官吏的威望
八、經濟政策的見解
九、士人階層的政敵——蘇丹制與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