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精神

資本主義精神

如果簡單的從字面上來理解,似乎資本主義精神是資本主義的內在升華,而後者又是前者在現實中的體現和落實,但是韋伯卻認為兩者互不相通,毫無半點關聯。文中也沒有對資本主義精神的任何明確定義。每當要對其進行具體闡述的時候,韋伯卻用了一個又一個的例子來表現。然而,幾乎每一個例子中都能概括出一個詞――理性。就如新教倫理將世俗生活理性化了那樣,資本主義精神也把獲取資本的目的和方式也理性化了。

基本介紹

  • 書名:資本主義精神
  • 作者:里亞·格林菲爾德 
  • 譯者:張京生,劉新義
  • ISBN:9787208082793
  • 頁數:571
  • 出版時間:2009-1-1
  • 裝幀:平裝
  • 開本:大32開
概念,資本主義精神,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概念

韋伯把那種依靠剝削和搶奪來獲取資本的活動稱為非理性的,並將其與資本主義精神區別開來。而“資金核算、統籌、計畫”等被認為是理性化了的資本主義精神的體現。韋伯還將資本主義精神的概念與富蘭克林的觀念:“認為個人有增加自己的資本的責任,而增加資本本身就是目的。”進行比較並認為其便是資本主義精神的內涵,這句話使得資本主義精神具有了倫理的色彩,從而也和新教倫理之間產生了聯繫。

資本主義精神

叢書名: 世紀人文系列叢書.世紀前沿
作 者: (美)格林菲爾德 著,張京生,劉新義 譯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所屬分類: 圖書 >> 經濟 >> 經濟學理論 >> 其他經濟學理論

內容簡介

本書回答了一個重大的經濟學問題。這是一個無論經濟學家,還是經濟史學家都還尚未能夠予以解答的問題.即經濟持續增長的原因(而不僅僅是條件)究竟是什麼?本書沿用了與馬克斯·韋伯那一著名論著同樣的書名。在書中,作者集中論述了導致行為發生劃時代意義變化的深層動因問題。而正是這種變化,從16世紀起,不斷地為一個又一個經濟進行了重新定向,使之從生存經濟轉化為盈利經濟,從而改變了經濟活動的性質。對英國、荷蘭、法國、德國、日本和美國的經濟意識發展所作的詳細分析使作者得以證明,現代化的、以增長為導向的經濟背後的動因或“精神”並不是對“理性經濟行為人”的解放,而是民族主義。民族主義使大眾為了民族的聲望而義無返顧地參與了無止境的競爭,並因此導致了經濟競爭現象的發生。

作者簡介

里亞·格林菲爾德:目前任美國波士頓大學政治學和社會學教授。她是《民族主義:通向現代性的五條道路》一書的作者。

目錄

致謝
導言
第一部分 民族主義發端的又一畫面
第一章 資本主義精神與英國經濟奇蹟
第二章 “17世紀的偉大例外”
第二部分 歐洲大陸新經濟意識的傳播
第三章 第一個皈依者:法國
第四章 統一行動的力量:資本主義精神在德國
第三部分 亞洲的挑戰:日本之路
第五章 日本民族主義
第六章 競賽與格鬥
第四部分 經濟文明:新世界的資本主義精神
第七章 探索美國體制
第八章 突飛猛進
跋:站在2000年的回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