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與君子之道》是2019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孫聚友,石永之,本書主要內容包括儒學與東亞文明,儒學與君子之道,儒學的歷史演變,儒學的現代價值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儒學與君子之道
- 作者:孫聚友、石永之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520316224
《儒學與君子之道》是2019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孫聚友,石永之,本書主要內容包括儒學與東亞文明,儒學與君子之道,儒學的歷史演變,儒學的現代價值等。
《儒學與君子之道》是2019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孫聚友,石永之,本書主要內容包括儒學與東亞文明,儒學與君子之道,儒學的歷史演變,儒學的現代價值等。內容簡介著重探討了儒學在東亞文明發展中的作用和價值。本書分...
中國人的人格理想很有意思,儒家和道家從來不是徹底分離的,而是人格理想的兩端。用林語堂先生的話來講,中國每一個人的社會理想都是儒家,而每一個人的自然人格理想都是道家。這就是我們經常的一種表述,叫做“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
君子是具有儒家的理想人格的人。其地位次於聖人,與賢人相當。歷代儒家關於君子的論說是儒家倫理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與演變 春秋以前,君子是指有貴族身份地位的人,與無此種身份地位的小人相對。這種君子當然也應該具備與其身份地位...
儒家思想,是先秦諸子百家學說之一,儒學具有開放包容的特性,儒學具有經世致用的特性,周公及三代禮樂,乃後起儒學之先導,周禮制定之地洛邑成周,乃中國儒學之祖庭。幾千年來,為歷代儒客尊崇。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創立,...
一、中國儒學發展的第一個階段,是以孔子、孟子、荀子等為代表的先秦原始儒學 儒出身於“士”,又以教育和培養“士”(“君子”)為己任。“士”者“仕”也。孟子說:“士之仕也,猶農夫之耕也”(《孟子·滕文公下》),意思...
此語見於儒家經典《中庸》和《大學》之中,是儒家的道德觀念和自我修養方法之一,而且是一種很高的境界。《中庸》說:“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這裡的“獨”,指個人...
例如《周易大傳》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剛健有為精神,《論語》中所提倡的捨生取義、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的品質,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歷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
《君子·尊德性:一本書通曉儒家君子文化》是2013年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曼迪。《君子·尊德性:一本書通曉儒家君子文化》主要講述了,《禮記·中庸》說:“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到中庸,溫故而知新...
”(《中庸章句注》)這些均表明儒家哲學思想於天人關係方面,重視人在自然界的作用,強調人事有為,人定勝天。漢代儒者楊雄概括說:“通天地人曰儒。”(《法言·君子》)宋儒程顥說:“天位乎上,地位乎下,人位乎中。無人則無...
”這些都說明儒學與獲致功名利祿的關係。不過在先秦,孔、孟都將入仕視為實現“道”的手段。如孔子提倡“以道事君,不可則止”(《論語·先進》),主張“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衛靈公》)。孟子反對“枉道而從彼”(《孟子...
子曰:“素隱行怪,後世有述焉,吾弗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塗而廢,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唯聖者能之。”君子之道,費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
對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當的貢獻。君道 原文 有亂君,無亂國;有治人,無治法。羿之法非亡也,而羿不世中;禹之法猶存,而夏不世王。故法不能獨立,類不能自行,得其人則存,失其人則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
”(《孟子·離婁上》)“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之。”(《荀子·儒效》)儒家雖亦言天道,但不過以此道原於天、合於天而已,實則還是人世之道。故荀子稱:“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