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式行為(ritual behavior),人類格式化和定型化的社會行為。在文化或個體心理結構中起著某種象徵作用並帶有某些特殊的情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儀式行為
- 別名:ritual behavior
- 所屬學科:社會學、心理學、社會心理學
儀式行為(ritual behavior),人類格式化和定型化的社會行為。在文化或個體心理結構中起著某種象徵作用並帶有某些特殊的情緒。
中國古代用以維護社會等級制度的禮節儀式與行為規範。在孔子思想體系中,仁是主觀修養,屬內心自覺;禮是客觀規範,屬外在約束。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論語·八佾》)又說:“克己復禮為仁。”(《論語·顏淵》)可見兩者...
有鑒於此,《儀式·消費·生態:雲南新平傣族的個案研究》以一個環境退化嚴重而儀式消費突出的傣族社區為個案,在對當地儀式生活和消費模式進行“深描”的基礎上,揭示儀式消費行為的社會文化內涵,解析不同時期儀式行為與自然生態環境的相關...
儀式的無意義性及其意義 一、以功能為意義 二、以參考為意義 三、以目的為意義 四、無意義的意義 宗教的和世俗的儀式 一、儀式與信仰的劃分 二、時間和方式 三、原因 四、廣義的實用性研究 五、結論 儀式行為 一、作為強制交往的...
按“鋪”輪流舉行一系列儀式行為,這是泉州普度有別於它處的一大特點。鋪是明清時期基層政權的單位,也成為人們歸屬意識的單位,甚至在以往發生械鬥時,也往往以鋪為聯結助陣的單位。同時,鋪境也被沿用做地名,其名稱和地理劃分一直沿用...
布農人的儀式行為,在其社會生活中是司空見慣的,換言之,歲時祭儀的舉行,對其而言,頻繁而必要。布農人所舉行的儀式行為,是與天神溝通的行為,以便傳達族人的期望,正面且友善的回響,這是布農人舉行祭拜的最大目的。布農人的祭儀...
范熱內普在《過渡禮儀》中所提出的過渡禮儀之分隔-邊緣-聚合三階段模式,及其對各階段象徵意義的分析,使此模式已成為民俗學的一個根本理論,也成為人類學和其他學科研究儀式行為的一個經典概念。這部首版於1909年的著作,對儀式機制和人類...
禮儀標籤”是指地方成員認為重要的那些禮儀傳統的標誌物,無論它們表現為寺廟、祠堂、墳墓等建築,榕樹、槐樹、石頭等被賦予神聖意義的自然物,還是香爐、神像、儀仗、族譜、碑刻、科儀書、鐘鼎等具體器物,甚至包括個體或群體的儀式行為、...
其開創者為馬林諾夫斯基 (Bronislaw Malinowski),他在研究了庫拉交易圈後認為,西方傳統經濟學所謂的經濟行為的目的——賺錢或獲取使用價值的原則,在原始經濟中並不存在;原始經濟只是其他社會行為,如親屬制度、儀式行為的一種反映;原始...
游離性恍惚狀態(dissociative trance)是2019年公布的精神醫學名詞。定義 短暫的一種人物識別障礙。伴有軀體活動受限和局限性重複言語,對周圍環境尚能識別,其恍惚狀態並非由於人們的儀式行為所致。受檢者的即刻注意、選擇性記憶和感受,以及...
第10章 活在儀式里的孩子:從儀式行為、強迫症到抽動障礙 153 強迫症:在孩子耳邊咆哮的獨裁者 干預方法:暴露與儀式行為阻止法 抽動障礙:一夜爆發的強迫症 【焦慮的孩子】馬克與牛奶 第11章 緊張的小孩:從緊張到圖雷特綜合徵 173 ...
老人們在儀式中亦步亦趨充滿虔誠——他們神情肅穆,不時地將手中的檀香舉過頭頂,向船的方向拜拜。而青年們則在隊伍中奔跑嬉鬧。在“送王船”這一儀式的場域中,不同年齡的人獲得不同的知識,這些知識往往決定著以後儀式行為的模式。3...
10 檢查強迫症:最普遍的強迫行為/191 11 排序/對稱、計數和移動:完美主義的儀式行為/229 12 常見精神強迫症:一切都來源於大腦/251 13 強迫譜系障礙:其他強迫症相關問題/305 第四部分 康復及後續 14 提供康復支持:超越暴露和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