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觀的數學模型

世界上的事物是複雜多樣的,人對於所有事物價值率都會有自覺不自覺地產生一個觀念,即形成一個主觀價值率,用以指導自己的生理、行為和思維活動。這樣,由許多的主觀價值率就構成一個複雜的、有機的價值觀念體系。由此給出價值觀的數學表達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價值觀的數學模型
  • 外文名:無
  • 學科:數學
  • 國家:中國
價值觀的本質與客觀目的,序言,觀念,價值觀,綜述,事物的價值率,序言,價值率,價值觀的基本構成要素,主觀價值率,簡述,價值觀的數學定義,價值觀矢量,簡述,價值觀的層次結構,層次劃分,簡述,價值觀的並集運算,並集價值觀,價值觀並集定理,價值觀的交集運算,交集價值觀,價值觀交集定理,價值觀的合成運算,合成價值觀,集體價值觀,價值觀的偏差分析,理想價值觀,價值觀偏差,價值觀偏差度,價值鳳的差異度,差異價值觀,價值觀差異度,價值觀的同化與異化,同化作用,異化作用,誠實與虛偽的數學分析,誠實與虛偽,表象價值觀,表象差異價值觀,虛偽度與誠實度,價值觀的運行與修正,初始形成過程,運行與修正過程,價值觀的一般變化規律,序言,注意,

價值觀的本質與客觀目的

序言

在一般人看來,價值觀問題和情感問題都是非常神秘而複雜的理論問題,涉及廣泛而深入的精神領域,價值觀的運行程式具有很多的變數因素,價值觀的發生過程具有很強的主觀隨意性,價值觀的功能結構具有很高的複雜性,因此對價值觀進行數學分析看起來是不可能的。然而,價值觀只是人類一種特殊的意識形式,不要被價值觀神秘而複雜的表面現象所迷惑、所嚇倒,不要被傳統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所束縛,要確信,世界上沒有不能認識的事物。只要採用了正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把握了事物的本質特徵,抓住了問題的中心線索,非常複雜的問題就可能變成了非常簡單的問題。

觀念

觀念是人類主體(個人、集體或社會)對客觀事物的主觀反映或主觀意識,人類主體通過觀念來認識世界各種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與相互作用,並掌握各種事物運動與變化的客觀規律,客觀目的在於指導人類主體的實踐活動,以減少實踐活動的無效性和盲目性,提高實踐活動的有效性和目的性,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類主體的本質力量。

價值觀

價值觀是一種特殊的觀念,它是以事物的價值特性為主觀反映的對象,人類主體通過價值觀來認識世界各種事物之間的價值聯繫與價值作用,並掌握各種事物價值特性的運動與變化的客觀規律,客觀目的在於指導人類主體的實踐活動,使之按照自己的客觀需要而對不同的事物採取不同的選擇傾向、原則立場和行為取向,以達到最大的價值效應。一個人所擁有的價值資源是有限的,為了最大限度地發展自己的本質力量,任何人都必須對所擁有的價值資源進行合理配置,這就需要以“價值觀”的形式來對各種事物的價值特性進行認識和分析,從而引導和控制人把有限的價值資源投入到合理的領域,最大限度地減少價值資源的浪費,提高價值資源的利用率,使價值資源實現最大的增長率。

綜述

總之,價值觀的本質就是人對事物的價值特性的主觀反映,其客觀目的在於識別和分析事物的價值特性,以引導和控制人對有限的價值資源進行合理分配,以實現其最大的增長率。

事物的價值率

序言

事物的價值特性包括多方面的內容,主要有使用價值、勞動價值、價值層次性、價值多樣性、價值穩定性、價值率等,對於人類主體來說,“價值率”是所有事物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價值特性。

價值率

價值率:是指人與事物發生價值作用時在單位時間內該事物產出的價值量與投入的價值量之比。
根據“統一價值論”所提出的“價值取向性法則”(或“選擇傾向性法則”),事物的價值率決定著該事物的價值收益率或價值增值速度的變化情況:事物的價值率越高,該事物的價值收益率就越大,價值增值速度就越高,人就會越多地向該事物追加投入價值資源,從而越多地擴大其存在規模;相反,事物的價值率越低,人就會越多地把向該事物所投入的價值資源抽調出來,從而越多地縮小其存在規模。也就是說,事物的價值率越高,人對它的肯定態度就會越堅決,對它的支持力度就越大,就會越多地向該事物追加投入價值資源,從而加速了它的發展;相反,事物的價值率越低,人對它的否定態度就會越強烈,對它的反對力度就越大,從而加速了它的滅亡。
有些事物雖然具有很多的使用價值量,但人如果要得到它或生產它必須付出巨大的勞動價值量,其價值率可能很低,則人決不會向它追加投入價值資源;相反,有些事物雖然具有很少的使用價值量,但人如果要得到它或生產它只需付出極少的勞動價值量,其價值率可能很高,則人照樣會向它追加投入價值資源。
對於思維性價值事物(主要包括知識與思維方式)來說,其價值率越大,就會越易於學習它、接受它、牢記它,更優先地想起它、激發它和運用它;對於行為性價值事物(主要包括行為與行為規範)來說,其價值率越大,就會越易於練習它,熟練掌握它,越頻繁地激發它和運用它;對於生理性價值事物(主要包括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來說,其價值率越大,就會越易於生產它,越喜歡消費它。

價值觀的基本構成要素

主觀價值率

事物的價值率作為一種重要的客觀存在,必然會反映到人的頭腦中,從而形成了“主觀價值率”,即
主觀價值率:事物的客觀價值率P在人的頭腦中的主觀反映,用ω來表示。
由於價值率是事物最基本、最重要的價值特性,那么,主觀價值率必然是價值觀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決定和制約著價值觀中的其它要素,它是價值觀中的基本構成要素。

簡述

有些人之所以重視某一事物,就是因為他相對於別人對該事物具有較高的主觀價值率,即他認為向該事物投入價值資源將會得到較高的價值收益率;有些人之所以只顧眼前利益而不顧長遠利益,就是因為他們對於反映長遠利益關係的事物的主觀價值率較低,從而較少地向反映長遠利益的事物投入價值資源,而對於反映眼前利益關係的事物的主觀價值率較高,從而較多地向反映眼前利益的事物投入價值資源;有些人之所以能夠為了理想和事業可以奉獻出自己的生命,就是因為他們對於理念和事業的主觀價值率要大於其人生的主觀價值率,從而給予理念和事業更多的價值資源和發展機會,而給予自己的生命更少的價值資源和發展機會;等等。總之,人們的價值觀情況(即對於所有事物的“選擇傾向、原則立場和行為取向”情況),均可採用主觀價值率的形式來描述。
不過,有些觀念雖然是人對價值事物的價值特徵及其變化規律的認識,從其表現形式來看,屬於價值觀念的範疇,但實際上屬於認知觀念的範疇。例如,有些人認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另一些人卻認為理性思維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實際上只是一個價值理論的認識論問題。價值觀念與認知觀念的根本區別是:價值觀念通常是以情感的方式(如喜、樂、哀、怒等)來反映和認識客觀事物的各種價值關係;認知觀念通常是以認知的方式(如感覺、知覺、表象、概念、判斷、推理等)來反映人與客觀事物之間的各種相互聯繫與相互作用。價值觀念與認知觀念共同構成人的認識觀念系統。

價值觀的數學定義

價值觀矢量

價值觀矢量:主體對於所有事物價值率的主觀反映值(即主觀價值率)所組成的數學矢量,稱為該主體的價值觀矢量,用W來表示,即:

簡述

W={ω1,ω2,…,ωn} (1-1)
人對於單一事物的主觀價值率可以看作是由一個元素所組成的價值觀矢量。
由於價值形式是多層次的,因此價值觀念體系是一個多層次的、複雜的觀念體系,可用“價值觀矩陣”來描述。某一抽象事物往往由若干具體事物所組成,如水果是由蘋果、梨子、桔子、西瓜、桃子等組成,則該抽象事物的主觀價值率可用多個具體事物的主觀價值率所組成的價值觀矢量來描述;如果多個具體事物又是由多乾更具體的事物所組成,即它相對於更具體的事物來說屬於抽象事物,則多個具體事物的主觀價值率可分別用多個更具體事物的主觀價值率所組成的價值觀矢量來描述,這時,該抽象事物的價值觀矢量可用一個二維的價值觀矢量矩陣來描述。
W={ωi×j}m×n (1-2)
同理,可以定義n維價值觀矢量矩陣。由此可見,事物的價值形式是多層次的,人類的價值觀念體系也是一個多層次的、複雜的觀念體系,可用“價值觀矩陣”來進行數學描述。
價值觀:價值觀矢量或價值觀矢量矩陣統稱為價值觀。

價值觀的層次結構

層次劃分

任何形式的價值最終都是為了服務於和滿足於人的生存與發展的需要,價值觀是人對於事物的價值特性(特別是事物的價值率)的認識,價值觀的最終目的在於按照主體生存與發展的需要來有效地配置價值資源,因此價值的層次結構在根本上決定著價值觀的層次結構。統一價值論認為,一切形式的價值(生產資料、生活資料和勞動價值)都可歸結為生活資料使用價值,而生活資料使用價值可分為溫飽類、健康與安全類、自尊與人尊類、自我發展與自我實現類四個基本層次,那么一切形式的價值都可相應地分為四個基本層次。由此可見,價值觀也分為溫飽類、健康與安全類、自尊與人尊類、自我發展與自我實現類四個基本層次。

簡述

衡量一個人的修養好壞、品德高尚與否,主要就是要看他的價值觀的不同層次的取值情況。如果一個人對於反映溫飽類、健康與安全類層次的事物擁有較高的價值觀取值,而且這種取值比較穩定和清晰,而對於反映自尊與人尊類、自我發展與自我實現類層次的事物擁有較低的價值觀取值,而且這種取值比較動盪而且模糊,那么他的修養就差勁,品德就低下。

價值觀的並集運算

當某一母集事物是眾多子集事物的並集時,人對於母集事物的價值觀可由各子集事物的價值觀的並集運算而得,從而構成並集價值觀。例如,水果是蘋果、梨子、桔子、西瓜、桃子等事物的並集,則人對於水果的價值觀可由各個具體的水果種類的價值觀的並集運算而得。

並集價值觀

:設A=A1∪A2…∪AN,則主體對於母集A的價值觀稱作各個子集Ai價值觀的並集價值觀,用∣WA∣來表示。
一般情況下,母集事物的並集價值觀並不等於各個子集事物的價值觀的代數平均值。可以證明(從略),母集的並集價值觀與人對於各個子集事物的作用規模有關。

價值觀並集定理

:主體對於某一母集的並集價值觀∣WA∣等於各子集的價值觀矩陣WA與各子集的作用矩陣X之點乘,即
∣WA∣=WA·X
=∑(ωχ i) (1-3)
其中,X={χ1,χ2,…,χn}稱為各子集的作用矩陣,χi表示人對第i個子集事物的作用係數,它反映了這個子集事物所注入的價值量在整個母集事物所注入的價值總量中的比重,反映了價值資源在不同子集事物之間的分配比例。
不難發現,只有當各個子集事物的作用係數完全相同時,母集事物的並集價值觀才等於各個子集事物價值觀的代數平均值,即當χ1=χ2=…=χn=1/ n時,有:
WA∣=(∑ωi)/n (1-4)

價值觀的交集運算

當某一母集事物是眾多子集事物的交集時,人對於母集事物的價值觀可由各子集事物的價值觀的交集運算而得,從而構成交集價值觀。例如,一個人同時具備醜陋、無知和惡毒三種品行,則別人對於他的價值觀(或看法、評價)可由醜陋、無知和惡毒三種品行的價值觀的交集運算而得。

交集價值觀

:設B=B1B2…BN,則主體對於母集B的價值觀稱作各個子集Bi價值觀的交集價值觀,用∣WB∣來表示。
可以證明(從略),母集的交集價值觀等於各個子集的價值觀的乘積,即:

價值觀交集定理

:主體對於某一母集的交集價值觀∣WB∣等於各子集的價值觀之乘積,即
∣WB∣=∏ωi (1-5)

價值觀的合成運算

對於同一事物,不同的個人往往擁有不同的價值觀;個人對於同一事物的價值觀往往又不同於他所在的集體或社會對於該事物的價值觀。根據人類主體的不同,價值觀可分為個人價值觀、集體價值觀和社會價值觀三種基本形態,其中,集體價值觀是由集體各成員對於同一事物的價值觀相互作用而成,而社會價值觀又是由社會中的各集體對於同一事物的價值觀相互作用而成。

合成價值觀

:設集體是由個人C1C2…CN所組成,則集體對於同一事物的價值觀稱為該事物的合成價值觀,用∣WC∣來表示。

集體價值觀

通常並不等於各成員價值觀的代數和,但必定與各成員的價值觀存在一定的相關關係,可以證明(從略):
WC=∑(WCi×Si) (1-6)
其中Si反映了個人價值觀對集體價值觀的影響程度,稱為價值觀影響權數,在沒有外來因素影響的情況下,集體價值觀的影響權數之代數和等於1,即
∑Si=1 (1-7)
(1)當集體中所有人的影響權數相等時,即Si=1/n,則
WC=∑WCi×∑=∑WCi (1-8)
即集體價值觀等於各成員價值觀的代數和,這時的集體處於極端民主狀態。
(2)當集體中只有一個人的影響權數為人,而其他成員的影響權數均為0時,設(S1=1,Si-0,i≠1),則
WC=∑WCi=WC1 (1-9)
即集體價值觀只取決於某一個人的價值觀,這時的集體處於極端專制狀態。
(3)當Si>1/n時,說明這個成員對於集體價值觀的影響程度大於平均水平,因而屬於領導者或統治者的行列;當Si<1/n時,說明這個成員對於集體價值觀的影響程式小於平均水平,因而屬於被領導者或被統治者的行列;當Si=1/n時,說明這個成員對於集體價值觀的影響程式等於平均水平,因而屬於“平民”或“自由人”的行列。
人對於集體價值觀中的影響權數並不是一個常數,它會隨時間、空間、環境條件以及個人的狀態與素質的變化而變化。影響權數的大小取決於兩個方面的因素:①正式的影響因素,如各種規章制度,能夠使集體在組織上、制度上對不同個人的影響權數進行明確的規定,處於領導地位的人有較高的影響權數,處於被領導地位的人只有較低的影響權數,集體的各種決策、方針、行為實施等集體行為更多地由領導者來決定,更多地取決於領導者的價值觀;②非正式的影響因素,如某個人在集體中所樹立的道德形象和能力形象能夠對其他成員的價值產生較強的同化或異化作用,整個集體的價值觀會更多地受他的價值觀的影響。

價值觀的偏差分析

由於任何形式的主觀反映都是以客觀事實為基礎而上下波動的,因此,價值率的主觀反映值ω必須以其實際值P為基礎,並圍繞實際值P上下波動,即
ω≈P (1-10)
價值觀的正確與否取決於它的結構要素(即主觀價值率)是否與客觀價值率相吻合。如果完全吻合,則主體的價值觀就能正確地指導、調節和控制其活動,就能完全正確地反映其利益要求,這種價值觀就是一種理想型價值觀,能真正代表主體的根本利益。

理想價值觀

:客觀事物對於主體的實際值率P1所組成的矢量或矢量矩陣,稱為理想價值觀,用WP來表示,即
WP={P1,P2,……PN} (1-11)
顯然,理想價值觀並不是主體實際存在的價值觀,因為任何主體都不可能對事物的價值率進行完全準備地反映,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它是根據主體與客觀事物的利益關係而設定的一種特殊的“價值觀”,是用以正確反映主體利益關係的“化身”的價值觀,這個“化身”就相當於宗教信仰中的“上帝”或“真主”,集中體現了主體(個人、集體或社會)的根本利益。

價值觀偏差

:主體的實際價值觀W與其利益價值觀W之間的差值,稱為價值觀偏差,用δW來表示,即
δW=W-WP
={δω1,δω2,……ωN}
={ω1-P1,ω2-P2,……ωN-Pn} (1-12)
價值觀偏差中的每一個元素反映了主體對各個事物的價值觀偏差量,由於各個事物的作用係數不同,各個價值觀偏差量在主體的生產或生活中所占比重與分量不同,因此主體的價值觀偏差度並不等於所有事物的價值觀偏差的代數和,而應是一個加權代數和。

價值觀偏差度

:等於主體的偏差價值觀δW與作用矩陣X之點乘,用|δW|來表示,即
|δW|=δW·X (1-13)
只有當各個具體事物的作用係數完全相同時,抽象事物的價值觀偏差等於各個具體事物價值觀偏差度的代數平均值。

價值鳳的差異度

人類主體之間的價值觀是千差萬別的,怎樣來描述兩個不同價值觀的差異程度?為此提出“差異價值觀”的概念。?

差異價值觀

:設主體A與B的價值觀分別是 Wa、Wb,則將ΔWab=Wa-Wb定義為主體A相對於主體B的差異價值觀。
“差異價值觀”與“偏差價值觀”有本質上的不同,前者是指兩個主體之間的價值觀差異,而後者是指同一個主體的價值觀偏差。

價值觀差異度

:兩個主體的合併價值觀的差值,稱為價值觀差異度,即
|ΔW|ab=|Wb|-|Wa| (1-14)
由於一個主體不容易全面了解另一個主體的作用係數,因此在判斷自己與對方的價值觀差異度時,或者站在第三者的角度來判斷另外兩個主體之間的價值觀差異度時,往往自覺不自覺地以自己的作用係數來作為基本的參考系。這樣,根據不同作用係數的取值,可得出不同的價值觀差異度。?
(1)主體A以自己的作用係數為參考系,來判斷自己與主體B之間所存在的價值觀差異度:
|ΔW|a=ΔWab·Xa (1-15)
(2)主體B以自己的作用係數為參考系,來判斷自己與主體A之間所存在的價值觀差異度:
|ΔW|b=ΔWab·Xb (1-16)
(3)主體C以自己的作用係數為參考系,來判斷主體A與B之間所存在的價值觀差異度:
|ΔW|c=ΔWab·Xc (1-17)
正是由於上述原因,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常常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有時自己往往並不覺得與他人的價值觀之間存在多大的差異或矛盾,而對方卻強烈地感覺到價值觀的差異;有時自己覺得另外兩個人之間的價值觀不應該存在多大的差異,而他倆卻強烈地感覺到這種差異。

價值觀的同化與異化

人與人之間的價值觀可以發生相互作用,這種作用包括同化與異化兩個相反方向。人們經常會試圖去說服別人同意自己的觀點和思想,這實際上就是一個價值觀的同化過程;統治階級對被統治階級進行奴化教育和宣傳欺騙等,這實際上就是一個價值觀的異化過程。然而,價值觀的這種同化或異化作用是按照什麼樣的法則來進行的呢?

同化作用

人們在一定的社會集體中,總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共同利益,為了最大限度維持和發展共同利益,就必須在許多方面形成生存與發展的合力,這就需要儘可能地形成相同的或相近的價值觀,以降低社會內耗,增強社會凝聚力。但是人類主體的價值觀是千差萬別的,這就需要各主體之間相互作用來同化彼此的價值觀。價值觀的同化就是指主體之間的價值觀進行相互作用和相互妥協而越來越趨於一致的過程。
價值觀同化的主要手段有兩個:①通過各種宣傳、教育、感化等手段,來使他人接受自己所擁有的價值觀,如對嬰幼兒及青少年的思想及文化教育等;②通過各種獎懲措施和約束機制來誘導或強制性改造他人的價值觀,如對先進人物的獎勵和對罪犯的勞動改造等。
人體主動接受他人價值觀同化的主要途徑有兩條:①選擇自己最信任的人的價值觀作為自己價值觀同化的藍本;②接受與自己利益相關性最大的人對自己所進行的說服教育。
可以證明:同化力的大小與主體間的價值觀的差異度以及利益相關係數成遞增函式。

異化作用

顯然,主體之間除了有某種共同的利益關係外,還必定存在一些矛盾利益,這樣,如果主體之間價值觀的差異程度越大,其利益衝突反而會有所緩解,這就需要各主體之間進行相互作用來異化彼此的價值觀。價值觀的異化就是指主體之間的價值觀相互排斥、相互衝突而越來越趨向於不一致的過程。
價值觀異化的主要手段有兩個:①通過各種宣傳、欺騙等手段,來使他人接受自己所不擁有的價值觀,如統治階段對被統治階段的奴化教育、愚民教育和宣傳欺騙等;②通過各種獎懲措施來誘導或強制性改造他人的價值觀,使他人的價值觀越來越偏離自己的價值觀。
可以證明:異化力的大小與主體間價值觀的差異度以及利益相關係數成遞減函式。?
主體接受價值觀異化的主要途徑有兩條:①選擇自己最不信任或最為仇視的人的價值觀作為自己價值觀異化的參照系;②接受與自己利益相關性相反的人的價值觀作為價值觀異化的參照系。
綜上所述,人們之間的共同利益決定著價值觀的同化過程;人們之間的矛盾利益決定著價值觀的異化過程。

誠實與虛偽的數學分析

統一價值?論認為:價值的層次越高,價值的共享性就越強,該價值的使用者之間將會擁有越高的利益相關性,一般來說,品德高尚的人往往重視高層次的價值需求,往往擁有更多高層次的價值事物,人如果與這些具有高尚價值觀的人進行交往時,往往會得到較大的收益,因此人在交往過程中,一方面總要設法了解對方的價值觀,並選擇那些高尚的人作為自己的朋友、伴侶或同事;另一方面總要設法向他人展現自己價值觀高尚的一面,掩蓋自己價值觀不高尚的一面。從而產生一種社會現象:人們實際擁有的價值觀與向他人顯露的價值觀總會存在著一定的差異,而且這種差異總是出現“順差”,很少出現“逆差”,即顯露的價值觀層次總是高於實際的價值觀層次。價值觀的這種差異可用“誠實”與“虛偽”來進行描述。

誠實與虛偽

是一個常見的道德範疇,但它們到底有何內涵人們卻未必十分清楚。人們通常以一個人的思想、行為和言論是否在邏輯關係上保持內外一致(如言行一致、本質與現象一致)來描述和衡量他的虛偽與誠實的程度。然而,這種判斷是從認識論的角度來進行的。事實上,誠實與虛偽是一個價值論的問題,應該從價值關係的角度來分析它們。例如,當某人身患絕症時有人告訴他只是患了一般性的小病,你能說這個人不誠實嗎?因此,描述和衡量虛偽與誠實的程度不應該看人的思想、行為和言論是否在邏輯關係上保持內外一致,而應該看人的思想、行為和言論所對應、所代表的價值觀與他實際所擁有的價值觀是否保持一致。為此提出“表象價值觀”和“表象差異價值觀”的概念。?

表象價值觀

主體向他人(或社會)所顯示的價值觀,稱為表象價值觀,用Wm={ωm1,ωm2,…,ωmn}來表示。

表象差異價值觀

主體的表象價值觀Wm與他實際的價值觀W之差,稱為該主體的表象差異價值觀,用ΔWm來表示,即
? ΔWm=Wm-W (1-18)
在一般情況下,主體的誠實程度並不等於他對各個具體事物的誠實程度的代數和,而應該是以其作用係數為加權係數的代數和。由此可以得出“虛偽度”與“誠實度”的數學定義。

虛偽度與誠實度

:主體的表象差異價值觀與其作用係數X之點乘稱為該主體的虛偽度,用G來表示;主體虛偽度的倒數稱為該主體的誠實度,用H來表示。即
G=ΔWm·X (1-19)
? H=1/G (1-20)
當然,並不是人的所有虛偽都能產生“額外”收益。當人的虛偽本質一旦被他人所揭露,那就會產生完全相反的效果,導致加倍的損失,因此,“虛偽”行為所產生的收益同樣具有很大的風險性。

價值觀的運行與修正

人的一切活動都在價值觀的指導下進行的,由於認識能力的局限性,其價值觀總會與事物的價值率存在一定的差異。同時,由於主體、客體及介體的素質與狀態在不斷地變化著,事物的實際價值率也在不斷地變化著。這就要求主體必須不斷地調節和修正自己的價值觀,以趨近於事物的實際價值率。

初始形成過程

主體為儘快地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在進行價值觀的修正以前,就應該合理確定價值觀的初始值,以縮短價值觀的修正過程。在人的幼年時代和青少年時代,這一過程往往由父母或啟蒙老師來完成。

運行與修正過程

當主體準備實施某一行為方案時,就在確定事物的初始價值觀的指導下,對這一行為方案進行全面分析,並估算出這一行為方案的預計價值率。行為方案實施後,主體又根據實際結果,估算出該行為方案的實際價值率。如果實際價值率偏離預計價值率較多時,主體就開始對該確定事物的初始價值觀進行修正。這種修正過程需要反覆進行多次,才能使自己對確定事物的價值觀逐漸趨於精確。
如果無論主體對確定事物的價值觀進行怎樣的修正,總是不能使其行為方案的實際價值率等於或基本等於其預計價值率,那么主體就會考慮對行為方案的另一相關事物的價值觀進行修正,直至兩種價值率趨於相等。
如果無論主體對任何相關事物的價值觀進行怎樣的修正,總是不能使其行為方案的實際價值率等於或基本等於其預計價值率,那么主體就會懷疑整個價值觀的結構模式,就會促使主體重構自己的價值觀結構模式。

價值觀的一般變化規律

序言

雖然人的價值觀千變萬化,但在整體上,價值觀的形成過程有著一定的規律性。價值觀的形成過程是一個從原始起點到穩定值的發展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初始化階段、修正階段和穩定階段。

注意

有幾點要注意:
1、有些事物的價值觀初始化階段在出生之前就已經基本完成,如某些無條件情感反射;
2、對於新生兒,絕大部分的價值觀原始起點一般都是1;
3、對於不同的事物,這三個階段的時間是不一樣的:有些事物的初始化階段較長,有些事物則較短,還有一些事物甚至沒有這一階段;有些事物的修正階段較長,有些事物則較短,還有一些事物甚至沒有這一階段;
4、事物的價值層次越高,其初始化階段和修正階段所需時間就越長,修正階段的變化幅度越大;
5、價值觀從一個穩定值突變到另一個穩定值,也必須經過一個修正階段;
6、主體系統越龐大,其初始化階段和修正階段的時間就越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