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西藏解放前,僜人大多居住在深山老林,房屋以樹枝、樹葉、乾草、獸皮等搭建,十分簡陋。生產工具也非常落後,主要有刀、箭、鏢、木棍等。農業實行刀耕火種,糧食產量低,一年中有半年以上時間靠採集野菜、野果和套獵吃生肉為生。由於生活水平極低,僜人的身體一般都比較矮小。
西藏解放時,僜人仍處於原始社會家族制末期。在這種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世居原始森林中的僜人,尚未形成階級分化的狀況,等級觀念、私有觀念、以及各種道德理念亦不十分明顯。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以來,僜人在各個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在當地藏族民眾和駐軍的大力無償幫助下,僜人走出了深山老林,遷居到河谷台地,建立起新的家,開始了現代人類的生活,買賣婚姻、吸食鴉片的陳規陋習已經絕跡;民族隔閡和民族歧視業已消除,西藏各族人民民眾都把僜人作為平等的民族來對待;男女都直接參加生產勞動,實現了和諧平等;學齡兒童全部入了學;有數十人成長為國家幹部,其中二十餘人走上了縣、區一級的領導崗位。21世紀初,僜人分住在
察隅縣上、下察隅區的四個鄉,在黨和政府帶領下單獨成立了七個生產隊,擁有1200多畝耕地,生產發展很快,有的生產隊還在黨和政府帶領下辦起了小水電站。在黨和政府帶領下,僜巴兄弟過去那種原始的非人生活一去不復返了。
中央
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後,加大了對僜人的扶持力度,幫助他們修建住房,開墾農田,興修水利,購買農業機械,生產生活都發生了質的變化。21世紀初僜人主要以農業為主。農作物有水稻、玉米、高粱、大豆、綠豆、紅薯、甘蔗、西瓜等和各種蔬菜。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幫助下,21世紀初僜人大多已擺脫貧困,過上了溫飽有餘的小康生活。
察隅縣地處西藏東南邊陲,東與雲南,西與墨脫縣,北與
左貢、八宿、
波密縣相連,南與緬甸、印度兩國接壤。全縣總人口2.6萬人,由藏、漢、納西、獨龍、苗、回、珞巴、傈僳、
怒族等9個民族和僜人組成。察隅是西藏自治區的重要邊境縣之一,邊界線總長588.64公里,占全區邊境線的八分之一還多,其中中印邊界401公里,中緬邊界187.64公里。1962年著名的
中印自衛反擊戰瓦弄戰役就發生在這裡。
由於人口極少等原因,至今未確認民族的歸屬。
語言
僜人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
藏緬語族,無文字,包括兩個部落,一是杜來河流域的達讓人,說達讓話;一是察隅河流域的格曼人,說格曼話。兩種語言不同,但僜人通用達讓話交流。格曼部落的族源來自緬族分化而來。
習俗
服飾
從從為數不多的衣著來看,女人一般都戴一對鋒如長鼓似的銀質長耳環,頭戴護額,頸項掛串珠或其他銀飾,穿統裙,赤足;男人頭上都盤著長長的黑帕,戴一種銀耳環,腰挎砍刀,十分威武。
飲食
僜人以玉米、大米、雞爪谷為主食,食用時,先把玉米磨成米粒大小的顆粒,然後同大米混合煮熟後,在同茶或湯一起進食。僜人喜歡吃蔬菜、野菜和肉類。在春夏季節,主要蔬菜和野菜有辣椒、黃瓜、菜瓜、四季豆、茄子、竹筍、各種菌類,秋冬季節主要蔬菜有白菜、蘿蔔、南瓜和乾菜等,菜的一般吃法是用水煮,加肉類和辣椒、花椒、大蒜等。常用飲料主要是黃酒、白酒。無論男女都酷嗜菸酒。
西藏察隅的抓飯是僜人每逢節慶或招待客人的傳統美食。其用料是僜人自產的穀米,和上切碎的雞或其他肉類內臟,輔以姜、蔥等作料悶熟,用手捏成團盛在盤子裡,再配上幾塊香噴噴的土雞塊或肉,就做成了風味獨特的僜人手抓飯。最獨特的是他們炮製土雞的方法。據說僜人宰雞褪毛的時候不是用開水燙,而是先用手拔,再用火燎,這顯然是一種原始方法的沿用。經過這種處理方法烹製出來的雞塊香味奇特,使抓飯帶有一種返樸歸真的野炊風味。
用具
僜人的飲食用具主要鍋,常用的鍋是石鍋、鋁鍋。筷子是當地民眾自己做的竹筷和木筷。勺有竹勺、合成鋁勺。一般鐵盤用的較多。坐具有:氈子、墊子和藤椅及木凳。臥具有:以毛毯為主,底下墊氈子或卡墊。
出行
解放前,僜人大多居住在深山老林中,出行基本依靠步行,運送物資也依靠人力背負。遠遠沒有解放後的生活好。
婚姻
從婚姻方面來看,一般都是
父權制下的買賣婚姻,
一夫多妻,婦女實際是男人的奴隸,承擔著主要的勞動。由於深刻的民族隔閡,僜人與藏族、
珞巴族之間是不通婚的。21世紀初經過當地政府的教化,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了。
生育
生育是家庭里的大事。婦女在懷孕初期就要請巫師來送鬼,據說還分三種不同的內容,有時是請三個巫師各搞一個內容,有時是由一個巫師兼搞。要經過一個晚上,孕婦坐在屋裡聽其念唱。內容是祈禱吉祥順利,生下的孩子聰明漂亮,不聾不啞不瞎不傻之類。如孕婦還在娘家,丈夫就須準備一頭豬兩隻雞送給岳父。在懷孕中期和臨產時也都要這樣送鬼。在整個懷孕期間,丈夫不能吃刺殺的動物,只能吃砍殺的。否則怕因此影響胎兒的發育。
臨產時不論氣候如何孕婦都要走出門外找不易被人看到的地方生育。沒有專門接生的人。有時是由長輩婦女有時是請鄰近的婦女幫忙割斷臍帶札線,有的則產婦自己接生。有的不允許丈夫參與,有的讓丈夫磨刀送線洗嬰兒等。自己準備些破爛布或用毯子作為鋪墊,以免嬰兒粘上泥土。洗嬰兒冬天用熱水,夏天用冷水,都在室外。丈夫要給產婦送蕎麥湯喝,過去生活困苦時吃蕎湯也屬難得的了。之後就把產婦從側門移到旁屋或在後門旁臨時搭小棚暫住。正門內牆壁是懸掛牛頭的地方,認為有鬼魂在這裡,所以孕婦和與孕婦接觸的婦女都不能經過,以免冒犯鬼魂帶來災禍。要過一個月後才解除禁忌。
嬰兒出生後,全村都停止勞動一天,過四五天再停止勞動一天。認為如果不停止勞動,會使生育的濁氣冒犯鬼魂從而使莊稼減產,穀物會爛掉。丈夫更不能去勞動,生男孩要停止勞動有的五天有的十一天,生女孩停止勞動有的四天有的十天。生男孩五天后,生女孩四天后,全村也都休息一天,這期間刀子和繩子不能借給外人使用,也不能殺牲,不能摸繩子,藤子和石頭,只能做點打柴背水等雜活,否則據說小孩就長不好。而且口音不好,鼻音重。這時要在房門外插上樹枝和草莖,外人就不再進來。
產後十至十一天內,村里來探望的婦女都帶來酒飯祝賀。送來的酒飯只要產婦沒有動過,就認為不髒,全家都可以吃。這期間丈夫只能吃主食,認為吃了辣椒對小孩的眼睛不利。牛豬雞等肉類都以不吃為宜。認為吃了勒死的豬或捅死的牛對小孩不吉利,吃了扭死的雞則小孩的眼瞎會斜等等。變通的辦法就是牛要砍死,豬要割死,這樣才能吃。全家都要忌吃肉干,怕小孩將來又乾又瘦。更忌諱吃蜂糖。怕再也取不到蜂蜜。也不敢吃山上的野味,怕以後難以獵獲。
產後第十或十一天,產婦遷入屋內居住。還要舉行簡單的儀式,請巫師來進行活動。把大竹子劈成夾板,上面塗放殺雞時的雞血、雞毛,為嬰兒祝福:願小孩順利成長,將來健康勤勞等。之後,產婦的父兄才來探視。一個月後,孕婦即可恢復勞動,解除禁忌。
如遇難產只有請巫師送鬼,殺雞殺豬祭祀。
對九個月產下的嬰兒不算早產。因為產婦坐月一個月,連同計算也算足月。對七八個月的早產兒或者有缺指,不哭等現象的都認為不吉利,難以養大,產後就埋掉。
溺嬰是老輩傳下來的習慣。溺嬰不分男女。在印占區較多。有的是由於家裡廣人多或小孩多,本來就缺糧,所以溺嬰。有的一夫多妻的妻子怕有了小孩與丈夫共同居住不方便,為避免丈夫與另外的妻子同住而溺嬰。也有的是私生子所以溺嬰。除了溺嬰之外,由於衛生條件差,小孩病死的也不在少數。
喪葬
僜人早期多實行屈肢土葬,忌諱水葬,土葬無固定墓地,不設墓碑。後來實行火葬,將其屍體裹成胎兒狀,在搭靈棚,擺放衣物用品和糧食,供死者“享用”,然後焚燒屍體。數日後,再焚化靈棚,親朋好友們向火中投擲小衣物等,讓死者“穿用”。從灰燼中揀出剩骨掩埋,也無固定的火化場地。人死後忌諱再提死者名。21世紀初僜人又由火葬改為土葬,用木板釘成棺木埋入土中,表面不加墳堆。
信仰
僜人信鬼不信神,以刻木、結繩、擺木棍(樹枝)記事。如請某人五天后來參加送鬼祭祀,就送去一條打著五個結的繩子,再如,雙方發生糾紛找人評理時,評理者講一長理就放一根草棍或樹支,放得越多就表示理由越充足。他們的數字概念差,一位生產隊長自認年齡在50至60歲之間。僜人無歷算,以月缺月圓為一月,以包穀成熟一季為一年。21世紀初僜人已辦起了國小,以學習藏文為主,生產隊會計一般都送往內地專門學習。
禁忌
人死後,禁止向死者的家屬提到死者的直呼其名。否則認為是莫大的不敬和侮辱。有的因此而發生嚴重的糾紛。違犯這個禁忌的要向死者家屬賠禮道歉,並要殺豬宰牛宴請才能平息。有時因此引起械鬥,死者親屬把對方的豬牛搶來殺吃。社會輿論是同情和支持死者家屬的。
就是平時談話中一般也都忌諱提到已經死去的人的名字,不論是同姓還是異姓的都一樣忌諱。
人死後,一定時間內同姓的人都不得進行生產勞動。必須停止勞動以示對死者的悼念。認為這樣才能得到的豐收,否則就要使莊稼減產。停止勞動的日子根據死者的性別略有差別。從死者死亡之日算起,男子死亡全姓都停止勞動十一天;女子死亡則停止勞動十天。不在附近的同姓人得到訊息可能要晚些,那就從得到訊息時停止勞動,直到死者死後第十或十一天為止。即開始停止勞動的時間可以有不同,但最後終止的時間仍要保持全姓一致。如果得到訊息時已經超過了死者死亡的第十或十一天,則只要補休息一天即可。
不僅同姓的人要停止勞動,本村的外姓人也都要停止勞動一天。
已婚婦女則算是轉入丈夫的姓內,從而和丈夫的同姓人一致活動。
節日
僜人無固定節日,無“過年”的觀念,也無其他設立的節日。
產業
農業
僜人種植的主要農作物有:玉米、
雞爪谷、旱稻、蕎麥、穀子等。
僜人的水田多為
梯田,挖水渠引山澗流水灌溉。沒有水利排灌設施。入冬農閒,是僜人的狩獵季節。這一期間,大部分男人上山狩獵,狩獵的辦法也有多種,一是箭射;二是挖陷阱,就是在野獸時常活動的區域或居住洞穴附近,挖一個幾米深的大坑,在坑底插上數十根竹尖樁,掩蓋洞口後,加以偽裝。這樣一旦獵物落入陷阱,尖尖的竹樁深深插入獵物體內。三是支繩套,把細繩繫結成一個圈套,伏在地面的草叢裡,兩端固定,這是專門套兔子、野雞等小動物的。狩獵對僜人來說是主要的肉食來源和增加收入的主要辦法。此外還生產一些竹木器、金屬器和石器。
玉米在燒荒後一、二天內下種,用木尖棒插一小穴,放入兩、三粒種子即可,間距約一步。九月玉米開始成熟,從九月到十一月可陸續採收玉米,收玉米時在地里搭一草棚,棚內搭上一層層的晾曬架,玉米穗子辧下後,在黨和政府帶領下一排排掛在架子上,曬乾後再背回家脫粒歸倉,或邊吃用邊脫粒。
雞爪谷、蕎麥等要種在常耕地里,所謂常耕地就是靠近村子,地勢較為平緩的地,實行撒播。莊稼生長期間,是能力除草一至兩次,此後直接收穫。
牧業
僜人的牧業沒有的藏族牧業那樣發達,主要是以家庭飼養為主,也沒有專門的牧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飼養牛、馬的家庭明顯增多。隨著生產技術和交通狀況的改善,使用大牲畜犁耕、馱運極其普遍。
狩獵是僜人家庭肉食的主要來源之一和經濟收入的重要補充。僜人捕獵的方法主要以放繩套、挖陷阱、埋竹尖木樁等,也有用弓箭射獵,少數家庭還使用同外界交換來的火藥槍或僜人自己製作的火藥槍。
僜人與察隅當地的大部分藏族一樣,喜食魚。捕魚的主要方法是將口小腹大的竹簍放入流水中,魚鑽進竹簍後無法出來,將魚捕獲。
手工業
紡織是僜人婦女從事一項主要的家庭副業生產。紡織的原料多為家種或野生的火麻,織機簡陋,操作原始,織出的麻布比較粗糙。用染有不同顏色的線,能織出簡單的花紋和幾何圖形。
手工業,解放前僜人的手工業尚未形成獨立的社會生產部門,從屬於農業生產,是僜人的家庭副業。主要有金屬加工、竹木器製作和編制生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