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1967年以前,新村僜人一直居住在深山老林中,生活水平處於刀耕火種階段,處於原始生活狀態。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位於下察隅鎮駐地西北向,
貢日嘎布曲西側的河谷地帶,北鄰
夏尼村,南鄰
巴安通村,距下察隅鎮政府6.2公里。屬於典型的高山峽谷地貌,垂直氣候性明顯,背靠雪山,居住地河谷地帶是亞熱帶季風濕潤區。
自然資源
森林資源較為豐富,產蟲草、林芝、雪蓮、松茸等藥材。
人口民族
新村是僜人居住村。
2018年6月,全村共有71戶279人,其中,僜人278人,藏族1人(女,嫁入本村)。
基礎設施建設
黨和政府十分關心僜人的生產生活,1967年,從山上搬下來的時候,新村是察隅縣唯一通電的地方。
2006年新村完成全村63戶民房改造。
2010年新村啟動人居環境整治和庭院改造項目,並設定健身器材、建成5米寬1200餘米長的水泥硬化道路,投資95.7萬元。
止2012年8月,新村完成通硬化路、通水、通電、通信,基礎設施較為完善。僜人新村,道路乾淨平坦,竹編籬笆實用、漂亮,房屋錯落有致、別具特色。
2015年3月,新村飲用水源地保護項目通過驗收。
2016年9月,新村僜家樂開業運營,配套設有標間、會客廳、歌房、廚房等設施,建築面積317.9平方米,總投資131.75萬元。
農業經濟
種植水稻、雞爪谷、青稞、玉米、油桐等作物。
1967年以前,新村僜人一直居住在深山老林中,生活水平處於刀耕火種階段。處於原始生活狀態。
2011年啟動了藏雞和藏豬養殖項目。
止2012年8月,已建成百畝雞爪谷種植基地和千畝油桐種植基地。
止2012年8月,全村已建成 農家樂7戶,戶均年創收上萬元。全村人均純收入從5年前的1500元提高到3900元,連續5年保持兩位數增長。
2016年、2017年,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5戶21人脫貧。
2018年6月,新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7戶67人。
文化教育事業
新村小學生上學到下察隅鎮中心國小,國中生上學到察隅縣中學。
醫療衛生事業
村民享有農村養老保險待遇。
精神文明建設
新村組建有新村民族歌舞隊。
2017年6月28日,新村舉辦“七一”建黨節暨建村50周年活動,活動內容有升國旗儀式、重溫入黨誓詞、慰問貧困戶、文藝演出等,全村共90餘人參加活動。
其他社會事業
2017年9月,察隅縣檢察院到下察隅鎮新村開展“9·16”法制宣傳活動,向民眾講解惠民政策、察隅珍稀保護動植物等法律法規,解答民眾的法律諮詢,並發放《怎么防止傳銷》等宣傳資料100餘份。
基層組織建設
2018年6月,新村有黨員24名。
歷史、民俗文化
僜人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文字。
新村僜人銀飾製作技藝、僜人服飾先後被列為自治區第二批和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建有新村僜人歷史文化陳列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