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纘》是清代張璐編寫的一本傷寒金匱類中醫文獻。刊於清康熙四年(1665)。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傷寒纘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者:張璐
- 類別:傷寒金匱類
- 卷數:二卷
《傷寒纘》是清代張璐編寫的一本傷寒金匱類中醫文獻。刊於清康熙四年(1665)。
《傷寒纘論》,清代張璐撰,2卷。為張氏註解研究《傷寒論》的著作。刊於清康熙六年(1667年)。其書取喻昌編次之序,采各家之注,參以己見,為之注釋發明。上卷...
《傷寒大成》,傷寒叢書。指清·張璐父子所撰的五種傷寒(或與傷寒有關的)論著,包括:《傷寒纘論》、《傷寒緒論》、《診宗三昧》(以上系張璐撰),《傷寒舌鑒》(...
《傷寒證治》是清代張璐撰寫的一本傷寒金匱類中醫文獻。不分卷。...... 著有《傷寒纘論》、《傷寒緒論》、《張氏醫通》等書。 [2] 參考資料 1. 陳榮,熊墨年...
《傷寒纘》是清代張璐編寫的一本傷寒金匱類中醫文獻。刊於清康熙四年(1665)。...... 《傷寒纘》是清代張璐編寫的一本傷寒金匱類中醫文獻。刊於清康熙四年(1665)...
《傷寒纘論·傷寒緒論》,傷寒著作。各二卷。清·張璐撰。刊於1667年。作者博覽《傷寒論》諸家注本,有“多岐而不一”的感慨。及見《傷寒論條辨》、《尚論篇...
《傷寒述》是清代張璐撰寫的一本傷寒金匱類中醫文獻。...... 清康熙十六年(1667)張氏著《傷寒纘論》、《傷寒緒論》,編者將張氏所論傷寒內容重新編訂,張氏姓名亦...
著有《傷寒纘論》、《傷寒緒論》、《傷寒兼證析義》、《張氏醫通》、《千金方衍義》、《本經逢原》、《診宗三昧》等。出身於仕宦之家,自幼習儒,兼攻醫學...
何秀山與俞根初二位先生為紹興同鄉,常切磋醫技,辯論傷寒。何秀山洞悉俞根初之醫理,於其代表作《通俗傷寒論》中多加按語,或作闡發,或予補正。對張景岳之《傷寒典...
《傷寒纘論》卷上雲:“下厥者,少陰居中,不得汗而熱深也;上竭者,少陰之血盡從上而越竭矣。少陰本少血,且從上逆,故為難治。”《傷寒溯源集》卷9:“...
本叢書中有五種為張璐所撰,即《張氏醫通》十六卷、《本經逢原》四卷、《傷寒緒論》二卷、《傷寒纘論》二卷,以及《診宗三昧》。另二種為《傷寒舌鑒》一卷,...
茯苓四逆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傷寒論》。具有回陽益陰之功效。主治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症見四肢厥逆、煩躁、心悸、舌淡苔白滑、脈做欲絕。臨床...
作《張氏醫通》十六卷、《本經逢原》四卷、《傷寒纘論》二卷、《傷寒緒論》二卷、《傷寒舌鑒》一卷、《傷寒兼證析義》一卷和《診宗三昧》...
全書匯集清代醫家張璐、張登及張倬有關脈診、舌診、本草、傷寒之專著。即《診宗三味》、《本經逢原》、《傷寒纘論》、《傷寒緒論》、《傷寒舌鑒》及《傷寒兼...
熱在骨髓,證名。熱證體現於機體深部及骨髓。《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近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
傷寒纘論二卷緒論二卷 本經逢原 診宗三昧 石室秘籙 李氏醫鑒 醫學會纂指南 濟陰綱目 保生碎事 釋骨 醫學求真錄總論 成方切用 傷寒分經 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