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四逆湯(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茯苓四逆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傷寒論》。具有回陽益陰之功效。主治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症見四肢厥逆、煩躁、心悸、舌淡苔白滑、脈做欲絕。臨床上常用於治療休克、心力衰竭、心機梗死、急性腦血管病、內耳眩暈症等。

基本介紹

  • 名稱:茯苓四逆湯
  • 出處:《傷寒論》
  • 組成:茯苓、人參、附子、甘草、乾薑
  • 功用:回陽益陰
歌訣,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運用,加減化裁,重要文獻摘要,各家論述,

歌訣

少陰病症四逆湯,附子乾薑力回陽。茯苓人身炙甘草,諸藥陽復畜自康。

組成

茯苓四兩,人參一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甘草二兩(炙),乾薑一兩半。

用法用量

上藥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一日二次。

功用

回陽益陰。

主治

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

方義

本方由四逆湯加茯苓、人參而成,亦系四逆加人參湯加茯苓而成,為回陽救逆,益氣化飲之劑,又稱溫陽利水,扶正救逆之劑。方以四逆湯為主,回陽救逆,加人參而益氣生津,扶正固本,俾心、腎、脾三陽得回而本固,陽復則陰生也。茯苓重用,甘淡健脾滲濕,使寒濕之邪得姜附之溫陽而從小便利之;且參、苓相配,益氣健脾,又土以制水也;茯苓並能安神,定魂魄,除煩而寧心也。故名茯苓四逆湯。

運用

本方以四肢厥逆、煩躁、心悸、舌淡苔白滑、脈做欲絕為辯證要點。現代常用於治療休克、心力衰竭、心機梗死、急性腦血管病、內耳眩暈症等。

加減化裁

如心悸怔忡,加生龍骨、生牡蠣;煩躁不安,加琥珀;浮腫,小便不利,加桂枝、白朮;虛寒世瀉,加白朮、補骨脂。

重要文獻摘要

《傷寒纘論》:“茯苓四逆湯:茯苓六兩,人參一兩,甘草二兩(炙),乾薑一兩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卜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各家論述

《傷寒附翼》:此厥陰傷寒發散內邪之汗劑,凡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後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此方本欲利水,反取表藥為里症用,故雖重用姜、桂,而以里藥名方耳。厥陰傷寒,先熱者後必厥,先熱時必消渴。今厥而心下悸,是下利之源,斯時不熱不渴可知矣。因消渴時飲水多,心下之水氣不能入心為汗,蓄而不消,故四肢逆冷而心下悸也。肺為水母,肺氣不化,則水氣不行。茯苓為化氣之品,故能清水之源;桂枝、生薑,則從辛入肺,使水氣通於肺,以行營衛陰陽,則外走肌表而為汗矣;佐甘草以緩之,汗出周身,而厥自止,水精四布,而悸自安。以之治水者,即所以治厥也。傷寒心悸無汗而不渴者,津液未虧,故也用此方大發其汗。用姜、桂與茯苓等分,而不用芍藥、大棗,是大發其汗。佐甘草者,一以協辛發汗,且恐水漬入胃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