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歸》是清代謝景澤編著的傷寒金匱類中醫著作,成書於清乾隆十四年(1749)。
基本介紹
- 書名:傷寒歸
- 作者:謝景澤
- 類別:傷寒金匱類
- 創作年代:清代
- 卷數:二卷
《傷寒歸》是清代謝景澤編著的傷寒金匱類中醫著作,成書於清乾隆十四年(1749)。
《傷寒歸》是清代謝景澤編著的傷寒金匱類中醫著作,成書於清乾隆十四年(1749)。內容簡介上卷載總論、類證:總論敘述察色、面、目、唇、口、耳和辨舌、辨脈等診法,以及治法、劫法;類證敘述傷寒、兩感、合病、並病、六經傳變及溫病...
《傷寒論歸真》是清代陳煥堂著的一本傷寒金匱類中醫文獻,七卷;刊於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光緒三十二年(1907)四美堂刻本題為《仲景歸真》。內容簡介 第一、第二、第三卷主要討論王叔和、陶華、張景岳等醫家有關《傷寒論》的...
傷寒是中國古人對外感熱病的通稱,並不是某一疾病的專門病名。古人常把疾病的誘因當作病原,寒不僅僅是現代所說的受寒,而是所有外邪引起疾病的統稱,出處可參照郝萬山先生的講義視頻,張仲景所著的《傷寒論》中的傷寒也正是該義,與...
《傷寒論》是2012年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以“十一·五”*規劃教材《傷寒論》為藍本,全書緊扣教學大綱,按教材原文排列,對《傷寒論》的主要內容進行了形象和直觀的歸納分析,以表解條析形式為主,使經文內容...
《傷寒論》1997年6月中醫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 張仲景 內容簡介 《傷寒論》中醫道源自炎黃,經方興於伊尹。未入其門,而自認為升堂,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因襲異學,雜糅臆說,取法乎下,乃得其反。故非徹悟軒岐問對、仲景...
傷寒論指歸 《傷寒論指歸》是王繼中編著的一本傷寒金匱類中醫文獻。出版信息 1987年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內容簡介 全書以《傷寒論》證候為綱目,按病機、治法、方劑進行闡述,重點突出《傷寒論》的辨證精神。
《仲景傷寒論指歸小注》是清代陳桂林編著的一部傷寒金匱類中醫著作,成書於清同治十二年(1873)。內容簡介 卷一至卷五為第一冊,列辨脈法、平脈法、辨痙濕喝法及太陽病脈證、桂枝湯證、五苓散證等;卷六至卷十一為第二冊,列...
還有《臍診法在中醫臨床上的套用》、《春風化雨憶良師——懷念朱莘農老師》、《傷寒夾陰證治論》、《戴陽格陽與引火歸原》等若干;陳正平先生撰寫的《朱莘農臍診法及夾陰傷寒證治簡介》;黃煌教授撰寫的《朱莘農診治夾陰傷寒的經驗》;...
《傷寒論類方》,四卷,是清代徐大椿編釋的傷寒著作,刊於清乾隆二十四年。徐氏將《傷寒論》方劑,按方名歸類、編次,先列方藥組成及服用法,後論主治、間附按語。前三卷列述桂枝湯、麻黃湯、葛根湯、柴胡湯、梔子湯、承氣湯、...
《傷寒論集注》是2021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漢代張仲景所著《傷寒論》一書,創立了中醫辨證論治體系,是中醫臨床奠基之作。兩千多年來,歷代醫家套用、研究《傷寒論》的注家汗牛充棟,其中清代名家張志聰及其弟子...
同時,《傷寒論》與《內經》、《難經》一脈相承的關係得以昭示,又具有探本尋源之功。作者簡介 成無己,宋金時聊攝(今山東陽穀縣)人,生卒年月不詳,約生於宋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靖康(1126年)後,聊攝歸金,遂為金人,及至...
《傷寒論證辨》,三卷。清代鄭重光(字在辛,號素圃老人)編著,成書於清康熙五十年(1711)。系《鄭素圃醫書五種》之一。卷上有二冊,辨傷寒傳變、傷寒陰陽寒熱虛實、表熱里寒、里熱表寒等,以及婦人、產後、妊娠傷寒和風溫、冬...
《傷寒論圖說》是日本本原元麟撰寫的一本傷寒金匱類中醫文獻,刊行於日本寬政十二年(1800)。內容簡介 以文字圖表將《傷寒論》原文精髓加以歸納,圖表之後附有解說。其內容有中風傷寒陰陽兩道、少陰卒病、三陽合病、誤汗、誤下、中內...
漢代張仲景著《傷寒論》,將外感疾病演變過程中的各種證候群,進行綜合分析,歸納其病變部位,寒熱趨向,邪正盛衰,而區分為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六經病。幾千年以來,它有效地指導著中醫學的辨證施治。六經病證,是經絡...
當歸四逆茶主治①凍瘡累年發生,肢端發涼,或凍瘡久不癒合者。②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局部缺血期,患肢青紫,麻木怕冷,屬血虛經寒者。當歸四逆茶 【出處】《傷寒論》【組成】當歸、桂枝、白芍各9克,細辛、炙甘草、木通各6克,大棗5...
①《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②《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並治》:“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傷寒論》,具有溫補心陽,安神定悸之功效。主治心陽不足證,煩躁不安,心悸,或失眠,心胸憋悶,畏寒肢冷,氣短自汗,面色蒼白,舌淡苔白,脈遲無力。別名 桂枝龍骨牡蠣湯(《內台方議》卷一)...
桂枝麻黃各半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傷寒論》,具有辛溫輕散,小汗解表之功效。主治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面色反有熱色,身癢者 歌訣 桂枝一兩十六銖,甘芍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