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證辨》,三卷。清代鄭重光(字在辛,號素圃老人)編著,成書於清康熙五十年(1711)。系《鄭素圃醫書五種》之一。卷上有二冊,辨傷寒傳變、傷寒陰陽寒熱虛實、表熱里寒、里熱表寒等,以及婦人、產後、妊娠傷寒和風溫、冬溫等;卷中共三冊,辨發熱、惡寒、惡風、潮熱等症狀。上中兩卷匯證標目,就證分經,每一條目下或書仲景原文,或采晉、唐、宋、元醫家注釋,或加鄭氏自注,論證詳而辨治晰;卷下亦二冊,彙輯《傷寒論》諸方、有關治療傷寒的二十六首《金匱要略》方及後世諸方,便於按證檢索。
基本介紹
- 書名:《傷寒論證辨》
- 作者:鄭重光
- 成書年代:清
- 歸屬類別:中醫典籍
流傳版本,作者簡介,內容簡介,
流傳版本
現存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廣陵至力堂藏版本,並見於《鄭素圃醫書五種》。
作者簡介
鄭重光(1638~1716)清代醫家。字在辛,號素圃,晚號完夫。安徽歙縣人。康熙元年(1662年)父病重,久侍湯藥,自亦患病。苦時醫之技不精,遂博覽醫書,精研醫理,終以醫名世五十年。臨證詳密周慎,於傷寒、溫病尤多心得。擅長仲景之法,嘗取方有執《傷寒論條辨》,刪其繁複,參以喻昌、張璐、程郊倩三家之說,附益己意,撰《傷寒論條辨續注》十二卷(1705年),以補方氏之未備。復撰《傷寒論證辨》三卷(1711年),就證分經,病情詳於各證之內。又參校柯韻伯《傷寒論翼》兩卷。注釋吳又可《溫疫論》,並補入己見,撰成《溫疫論補註》兩卷(1710年),於溫疫證治,續有發揮。又集平生醫案為《素圃醫案》四卷(1707年)。後世將以上五書合刊為《鄭素圃醫書五種》行世。又曾重刊先世之作《集驗簡便諸方》。歿後鄉里私謚“貞愨先生”。子鐘蔚,繼承父業。
內容簡介
1.古為今用,尊古而不泥古
鄭氏雖尊崇古人之論,但他臨證多年體會頗深的是讀古人之書須達古人之意,從古至今,滄海桑田,人事殊異,不洞究今時之病,則難為今人之醫。鄭氏雖崇尚仲景經方但亦不棄時方。《傷寒證辨》一書不僅盡錄《傷寒論》百十三方,《金匱》三十六方,還摘錄了後世醫家的時方、驗方,鄭氏並不局限於《傷寒論》中“兩感傷寒者,死不治”的論斷,而是以自身的醫療經驗結合後世醫家的著述進行了概括和總結,並指出《活人書》的不合理之處。
2.類證辨析,不淆疑似
鄭氏重視類證辨析,《傷寒論證辨》一書將有相似特徵的病證集中在一起進行對比辨析,使人能夠更準確的把握類證之間的鑑別要點。以陰陽、表里、寒熱、虛實為綱領進行高屋建瓴的辨析,能夠使人臨證不惑,雖病情錯綜也能有一定見存於胸中。也造就其“以醫名世,幾五十年,遠近公卿大夫延領恐後,國中託命者奔走闐咽其門,日不暇給”的盛況。可見,注重類證辨析是鄭氏成為一代名醫的關鍵。
3.脈證合參,圓機活法
脈證合參的診療思路,由來己久,《素問·脈要精微論》曰:“切脈動靜而視精明,察五色,觀五臟,有餘不足,六腑強弱,形之盛衰,以此參伍,決死生之分。”《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又說:“能參合而行之者,可以為上工。”在缺乏輔助檢查設備的古代,脈證是中醫臨床辨證的主要依據。此處之“脈”指脈象,“證”即症狀和體徵。脈象本來也是構成整體症狀和體徵的一部分,但它是一種客觀的體徵,有比較特殊的診斷意義。故而仲景診治疾病也非常重視“脈”與“證”。鄭氏臨證雖然重視脈診的作用,但並不以脈診為診斷疾病的唯一標準,作《辨從證不從脈》《辨從脈不從證》二篇,來說明從證和從脈之間的辯證關係,往往需要具體分析,盲目地說從“證”還是從“脈”都是不科學的,只有根據病人的症狀、體徵、診療經過等情況經過綜合判斷,才能最終決定從“脈”還是從“證”。
4.顧護正氣,傷寒亦可議溫補
鄭氏對當時在醫林廣為流傳的“傷寒無補法”之說,很是痛心疾首,多次予以駁斥,更於《傷寒論證辨》上卷中大段摘錄《景岳全書·傷寒無補法辨》的文字,來說明治傷寒也應以扶正驅邪為要,若正氣本虛,而用寒涼之物攻伐,恐邪未去而人先殞矣。又從仲景《傷寒論》中尋求依據,指出《傷寒論》方中如理中湯、附子湯、吳茱萸湯、大半夏湯、瀉心諸湯亦用人參以治傷寒,可見仲景公之立方,宣中有補,神化莫測,未嘗有戒用人參之說。溯本求源使“傷寒無補法”之說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