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言玉女·多謝東風》是清代詞人張惠言的一首詞。詞的上片多有繪景之筆,在清美而動感的景物描繪中傳遞出詞人的思鄉念親之情。詞人開筆就寫他要“多謝東風”,因為東風“吹送”來遠在千里之外的“故園”春季的美麗景色。下片則重在抒情與議論,在坦誠的訴說中將他在異地他鄉的孤寂感和盤托出。“卻問東風,怎都來伴闃寂”語氣無奈中有埋怨,埋怨中又有調侃,頗為傳神地寫出詞人此時此刻寂寞而百感交集的心境。這首詞在景物描寫上慧心獨思,不落陳規,靈動而清美。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傳言玉女·多謝東風
- 創作年代:清代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張惠言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賞析,作者介紹,
作品原文
傳言玉女·多謝東風
作品注釋
⑴傳言玉女:詞調來源於漢武帝時一掌故傳說。《漢武帝內傳》:“帝閒居承華殿,東方朔、董仲舒在側。忽見一女子著青衣,美麗非常,帝愕然問之,女對曰:‘我墉宮玉女王子登也,乃為王母所使,從崑崙山來。’語帝曰:‘聞子輕四海之祿,尋道求生,降帝王之位,而屢禱山嶽,勤哉!有似可教者也。從今日清齋,不間人事,至七月七日,王母暫來也。’帝下席跪諾,言訖,忽然不知所在,帝問東朔:‘此何人?’朔曰:‘是西王母紫蘭宮玉女,常傳使命,往來扶桑,出入靈州交關,(有刪),昔出配北燭仙人,近又召還,使領命祿,真靈官也。’”詞名本此。
⑵ 低晴淺雨:低,下等的,次的。低晴,不是陽光燦爛的日子,而是晴得強度不夠的的天氣。淺,與深相對。淺雨,指雨下得不大,或下得時間不長的雨。
⑶清明:我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時值春分、穀雨之間。古人因清明、寒食相距僅一二日,故常將其節日活動聯在一起舉行。唐宋時,清明節有插柳、掃墓、踏青、賜新頭等習俗,還有鬥草、盪鞦韆等遊戲。《夢梁錄.清明節》:“清明交三月節。前兩日謂之寒食,京師人從冬至後數起,至一百五日,便是此日。家家以柳條插於門上,名曰‘明眼’。凡官民不論大小,子女未冠笄者,以此日上頭。寒食第三日,即清明節,每歲禁中命小內侍,於閣門內用榆木鑽火,先進者賜金碗,絹三匹,宣賜臣僚巨燭。正所謂鑽改火者,即此時也。”南宋高觀國《夜合花》:“記年時,今日清明。隔花陰淺,香隨笑語,特地逢迎。”
⑷江南:此處“江南”不是泛指長江以南廣大區域,而是專指今江蘇、安徽南部,浙江西部,上海等長江三角洲地區。南宋吳潛《酹江月》:“重唱江南斷腸句,為我滿傾雲液。”北宋賀鑄《青玉案》:“碧雲冉冉蘅皋路,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南宋王灼《碧雞漫志》卷二:“賀方回初在錢塘,作《青玉案》。魯直喜之,賦絕句云:‘解道江南斷腸句,只今唯有賀方回!’”宋代詞人賀鑄,字方回,其《青玉案》詞為黃庭堅(魯直)所喜。全詞從一美人離去發端,抒寫自已的孤寂生活與幽恨閒愁。後世文士多以此化為“江南斷腸句”之典,詠閒愁。賀鑄所謂的“梅子黃時雨”,正是今蘇南地區晚春初夏時的典型氣侯。
⑸漾:原意為水輕輕波動貌,南朝謝惠連《泛南湖至石帆》:“漣猗繁波漾。”初唐宋之問《宿雲門寺》:“漾漾潭際月,飄飄杉山風。”這裡指花朵,尤其指梨花在清風吹拂下輕輕搖曳的樣子。
⑹闃(qu)寂:寂靜無聲。晚唐韓偓《曲江夜思》:“林塘闃靜偏宜夜,煙火稀疏便似村。”
⑺繡屏綺陌:屏,在古漢語中有多種意義。一指室內擋風或作為障蔽用具的屏風。晚唐韋莊《望遠行》:“俗別無言倚畫屏。”一指掛在牆上作裝飾用的條幅。一指當門的小牆。也泛指障蔽物。陌,田間東西小路。《史記.秦本紀》司馬貞索隱引《風俗通》:“南北為阡,東西為陌。”這裡的“繡屏綺陌”,主要指繡有華美圖畫的屏風和被花草簇擁的小道。一方面描寫室內之物,一方面刻畫室外之景。
⑻春人濃覓:春人,這裡指“懷春之人”,這個“春”乃是由春天引發的離情別恨。濃覓,濃與淡相對。濃覓,執著的尋覓。
⑼翻:通“反”,“反而”之意。
作品賞析
這又是一首抒寫在異域他鄉孤寂心境及思鄉念親情懷的力作。如果說前首《雙雙燕》詞借詠燕用擬人與象徵的手法委婉且淋漓盡致地抒寫作者在異域他鄉的孤苦境遇與對親人及故鄉的不可遏止的思念之情,那么,這首詞則是直抒胸臆,直泄其情,在清麗而動感的景物刻畫中將鬱積在詞人心中的孤寂之感、故土之思綿邈且明了地款款道出。
詞人開筆就寫他要“多謝東風”,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東風“吹送”來遠在千里之外的“故園”春季的美麗景色。或者說,春天來臨,在吹面不寒楊柳風的吹拂下,作者領略到異域他鄉春天的美麗,而這又使詞人不禁浮想聯翩:他鄉春天是如此秀麗,同在“東風”的化育下,“故園”春天的景色應該不會遜色,應該也象眼前的美麗景象一樣秀色可餐,這眼前生機勃勃的秀美景色也許就是“東風”“吹送”而來的遠在千里之外“故園”的景色。詞開筆第一句是抒情,也是議論。詞的第二句則純為寫景之筆:“低晴淺雨,做清明時節”——在早春二月的“清明”季節,天氣頗不穩定,時晴時雨。不過,這“晴”不是陽光燦爛的爽朗之晴,而那“雨”也不是痛快淋漓的瀟瀟大雨,而是小晴小雨。詞上片最後寫道:昨天夜晚我在月光下的點點花影中漫步,仰望天空,我似乎“認出”那掛在高高藍天上的一輪明月就是普照此地也普照我“江南”故園的圓月。放眼看去,花影之上的一枝枝花朵,在輕輕搖曳,顯得那么興奮,那么歡欣。它們在月光籠罩下的身影也顯得清純素潔。那片片清純素雅的花朵就是那春天的靈魂,它們就象那雪花一樣是那樣素雅,又是那樣高潔!
如果說這首詞的上片多有繪景之筆,在清美而動感的景物描繪中傳遞出詞人的思鄉念親之情,那么,下片則重在抒情與議論,在坦誠的訴說中將他在異地他鄉的孤寂感和盤托出。詞下片開首就訴說道:“卻問東風,怎都來伴闃寂?”語氣無奈中有埋怨,埋怨中又有調侃,頗為傳神地寫出詞人此時此刻寂寞而百感交集的心境。接著他又想像在“繡屛綺陌”的閨房中,有一個“懷春”之人,亦即懷有離情別恨的一個女子在苦苦的尋覓、等待,她在盼望著遠在千里之外的夫君或心上人早日歸來。詞最後則從想像中回到現實,結尾處濃墨重彩地寫出他的孤苦與思親念鄉的心情:寂靜的庭院緊鎖著大門,那緊閉的大門閂鎖著滿院的孤寂,詞人儘量消釋他的孤苦與思親念鄉的情緒,然而隨著春天的到來,他的孤寂與思親念鄉之“夢”,又無可奈何的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