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民間信仰的現代性境遇

傳統民間信仰的現代性境遇

《傳統民間信仰的現代性境遇》是2014年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祝平。

基本介紹

  • 書名:傳統民間信仰的現代性境遇
  • 作者:張祝平
  • 出版社:暨南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56681144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傳統民間信仰的現代性境遇》主要通過對較多村廟個案及其信仰活動的田野式體驗來勾畫我國鄉村,特別是江浙沿海一帶鄉村民間信仰的一般形態。《傳統民間信仰的現代性境遇》的主要任務不在於詳細描繪某一信仰場所、信仰活動、信仰組織、信仰群體或其中某一具體要素,而在於從民俗文化發展、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傳承等較巨觀的理論上,多層次、多視角和動態地考察民間信仰與地方社會互動的發展階段、類型特徵和社會功能。

圖書目錄

自序
第一編 地域社會變遷與民間信仰
第一章 信仰、廟會與地域社會的互構——浙西南地區廟會習俗的歷史演變及其特徵考察
一、廟會的源起與形成
二、佛、道教的興起與廟會的發展
三、廟會的基本特徵及表現形式
第二章 祭祀政策、鄉村權力與民間信仰的命運變遷——一個傳統村落廟宇的當代重建及實踐邏輯
一、一個傳統村落的傳統信仰
二、村廟的當代變遷
三、村廟重建的邏輯
四、村廟重建的當代意味
第二編 民間信仰與鄉村社區公共生活
第三章 山區小鎮的文化暢想——日常生活視角的“七月會”社會功能考察
一、山區小鎮的傳統信仰儀式
二、傳統民間儀式的功能嬗變
三、傳統民間儀式的合法性追求與國家權力的徵用
第四章 需要就是現實——張山寨廟會的源起與變遷考察
一、古老的山廟,古老的會
二、世俗的情感抑或虛幻的尋覓
三、廟會文化功能的延展與調適
第三編 民間信仰的現代性轉型及其可能
第五章 “非遺”概念下的民間信仰——廊橋的“神化”與“去神化”
一、廊橋:天、地、人、神的空間
二、敬畏與超越:廊橋信仰文化的精神核心
三、去神化:“生靈之物”的“神性”游移與追尋
四、基質本真性:廊橋文化精神性的依存
第六章 鄉村傳統廟會的尷尬與選擇——杭州地區兩個鄉村廟會的現代性轉型之考察
一、存在狀態:兩個鄉村廟會的考察
二、兩個轉向:鄉村廟會的當下特徵
三、貼近民眾生活:鄉村廟會的依存之道
四、聚焦文化:鄉村廟會前途的可能選擇
第七章 鄉村傳統民間儀式再造的社會空間——浙北黨山雷公廟會再考察
一、雷公廟會:黨山民眾的傳統信仰與儀式
二、文化藝術節:黨山雷公廟會儀式的當代再造
三、去神化與政府主導:黨山雷公廟會重生的迷惘
四、存留與升華:黨山廟會儀式變遷趨勢的討論
第四編 社會治理現代化進程中的民間信仰
第八章 正名與正行:民間信仰社會控制論
一、一種文化資本:民間信仰的性質及其文化價值
二、主體角色迷失與功利化傾向瀰漫:民間信仰社會控制中的悖論
三、傳承與重構:民間信仰社會控制的實踐路徑
第九章 村廟組織成長與農村社區治理
一、村廟組織及其治理結構的變遷
二、現實語境下村廟組織成長的意義考察
三、村廟組織生長與農村社區內源式發展的路徑選擇
第五編 宗教生態和諧與民間信仰生態化
第十章 民間信仰文化生態系統的當代建構
一、傳統民間信仰文化生態依然面臨被解構的威脅
二、傳統民間信仰生態文化系統當代建構的路徑選擇
第十一章 生態文明時代民間信仰的生態保護實踐
一、民間信仰的生態關照
二、生態領域的民間信仰關懷
三、倡導民間信仰介入現代環境運動
四、結束語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張祝平,1975年生,浙江龍泉人,副教授、副研究員,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學者,現任杭州市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主持工作),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中國民間信仰和農村社會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