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戲曲的現代轉化》是2017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傳統戲曲的現代轉化
- 出版時間:2017年12月1日
-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3084577
《傳統戲曲的現代轉化》是2017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傳統戲曲的現代轉化》是2019年北京時代華文書局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張庚先生1939年在延安提出“舊劇現代化”後,傳統戲曲的現代化一直貫穿20世紀的戲曲理論與實踐。此文集中收入的文章有文獻與歷史研究論文,更多的是以評論...
《傳統戲曲的現代轉化》是2017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為第三屆“西湖·盛京論壇”研討論文合集,分為“傳統戲曲的現代轉化”“流派的當代傳承機制”“地域題材的戲曲表達”三大板塊,收錄鄭榮健、田敬陽、羅麗、張之薇等青年戲劇評論家的30餘篇論文,不僅呼應了首屆“西湖論壇”命題——“中國戲曲...
《貴州少數民族傳統戲劇文化及當代轉換研究》是2016年11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何瓊。內容簡介 貴州各民族戲劇無論形式還是內容都極具個性,又有共性。《貴州少數民族傳統戲劇文化及當代轉換研究》通過綜合分析研究與案例研究,力圖為當地民族戲劇文化的現代轉型提供理論依據,為當代轉換提供參照;培養和...
現代戲曲是1919年五四運動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戲曲藝術。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現代歷史,是中國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台,領導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鬥爭,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社會主義社會的歷史。現代戲曲的發展史,是無產階級對於戲曲藝術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化,領導戲曲工作者進行戲曲改革,促使傳統戲曲藝術與現代...
傳統戲曲的現代表現 《傳統戲曲的現代表現》是1996年台北里仁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安祈。內容介紹 傳統戲曲現代化,是學界與劇壇均熱心關注的重要議題。 本書選擇了京、昆、川等不同的劇種,或由理念入手,或論其實踐成果,為戲曲的現代表現作出深入的觀察與頗析。
實現戲曲傳承發展“五個一批”目標,即創作推出一批優秀現代劇目,挖掘整理一批珍貴的戲曲文獻和優秀傳統劇目,培養一批德藝雙馨的專業戲曲人才,培育一批熱愛戲曲藝術的忠實觀眾,打造一批獨具戲曲特色的旅遊文化產品。大幅提升戲曲藝術服務廣大人民民眾的綜合能力和水平,形成有利於戲曲活起來、傳下去、出精品、出名家的良好...
《中國現代戲劇精神和傳統:人學戲劇的建構》是一本2022年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星亮。內容簡介 該書從真實深刻地表現中國社會現實和中國人的生存、生命及思想情感出發,對傳統戲曲和戲曲理論進行深度的現代闡釋和創造性轉化,對外國戲劇和戲劇理論進行充分而又富有主體性的選擇和借鑑,繼續在古今中外戲劇...
支持劇場與院團合作,充分發揮各類劇場的作用;落實稅費優惠政策,支持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型戲曲藝術表演團隊發展;加強各級新聞媒體地方戲曲欄目建設,大力開展地方戲曲巡演、匯演、節慶、賽事和下鄉、進社區等活動,力爭每個鄉鎮一月一場戲。運用現代科技手段組織秦腔影視劇和動漫作品生產創作,不斷拓展地方戲曲藝...
簡單的說就是現代文化與古典文化的區別。反串藝術誕生約24年,蓋括了古典與現代是多樣化的舞台表演(注:指的是反串表演藝術,不是指反串這個詞的起源)男旦藝術誕生約1200年,一直保持古典傳統路線無太多變化。被混淆的原因 一、是因為反串藝術雖與戲曲里的男旦不是一類,但反串藝術是受戲曲文化的影響發展而來。二、...
《文化體制改革與優秀傳統戲曲傳承發展研究》是2018年6月1日雲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謝旭輝。內容簡介 《文化體制改革與優秀傳統戲曲傳承發展研究》闡述了運用唯物史觀指導文化體制改革的重要性,並通過大量事例的分析體現出加強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工作、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意義。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是...
“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傳統戲曲受到激烈的批判,此後戲曲便進入現代戲曲時代。京劇的形成是清代地方戲發達的結果,而京劇成為全國性的代表劇種後一點也沒有壓抑地方戲的發展。從清代地方戲到京劇,是中國戲曲極度繁盛的時代。20世紀初,伴隨著中國文化領域的變革思潮勃興,戲劇改良運動也蓬勃展開。但當時的新劇即“文明...
在堅持戲曲藝術傳統的基礎上,積極藉助傳統紙媒、現代傳媒和高科技新媒體等多種手段和傳媒形式,創新傳播渠道和方式,搭建宣傳推廣展示平台,使傳統戲曲展現新的魅力。實施優秀經典戲曲劇目影視創作計畫,鼓勵開設、製作宣傳推廣戲曲作品、傳播普及戲曲知識的欄目,鼓勵電影發行放映機構為戲曲電影的發行放映提供便利。
《傳統與現代——2015“獅城國際戲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由“新加坡傳統藝術中心”主辦的第二屆“獅城國際戲曲學術研討會”大會分別圍繞中國民間戲曲和祭祀、改編與演出、傳承與發展、中國傳統戲曲的海外傳播等幾個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取得了比較豐富的學術成果,對促進中國傳統戲曲傳承與發展、海內外傳統戲曲工...
中國戲曲藝術發展到成熟階段的最早的傳統戲曲種類。以其發展衍變地域和時期的不同,又可分為宋雜劇、金院本和元雜劇。就其音樂——北曲來說,則是一種早期的以曲牌體為特色的重要聲腔系統。它吸收、融合了中國傳統藝術的優秀成果,對當時的南戲和明代以來南北各種地方聲腔劇種給以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在中國戲曲藝術發展...
左翼戲劇運動,在現代中國,“戲劇”一詞有兩種含義:狹義專指以古希臘悲劇和喜劇為開端,在歐洲各國發展起來繼而在世界廣泛流行的舞台演出形式,英文為drama,中國又稱之為“話劇”;廣義還包括東方一些國家、民族的傳統舞台演出形式,諸如中國的戲曲、日本的歌舞伎、印度的古典戲劇、朝鮮的唱劇等等。戲劇的起源 戲劇...
《中國戲曲現代戲史》是1999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高義龍、李曉主編。目錄 序 劉厚生 緒論 反映現實生活是傳統戲曲的傳統 第一節 歷史的回顧 第二節 歷史的啟示 第一章 世紀初的吶喊 第一節 “政治劇詩之豐碑”第二節 京劇和地方戲的“時事新劇”第二章 民國以來的時裝戲 第一節 梅蘭芳的時裝戲試驗...
四、民族傳統的現代性轉化(225)下編中國台灣、香港、澳門戲劇 突破傳統寫實而求新求變 ——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台灣戲劇的探索與轉型 (231)一、史詩劇的敘述性和陌生化(231)二、表現、象徵與超現實(236)三、以荒誕形式審視現實人生(240)四、藝術真實與中國戲曲的魅力(244)實驗劇:現代主義和民族傳統 ...
第三節目錄提要與本事考訂 第四節譜律聲韻之學的集成與實用化發展 第五節飾演伎藝之學 第六節諸家賞劇談藝之著 第十二章清末民初傳統戲劇學的現代轉化 第一節清末諸家對戲劇價值的再認識 第二節王國維《宋元戲曲考》及新的研究範式的確立 第三節宏揚民族文化意識下傳統戲劇學的新貌 參考文獻 後記 ...
新時代的戲曲藝術家在戲曲改革的實踐中,逐步認識和掌握了戲曲文學在人物塑造、劇本結構、文學語言等方面的規律和特點,並且用新的藝術經驗補充、發揚了它們。一些傳統劇目結構上的鬆散、拖沓,以及文學上的粗糙、低劣,都得到根本性的改變。新創作的現代戲和歷史故事戲,在戲曲形式的繼承與革新上也取得可喜的成績,而且...
生活的自然形態和任何一種表演因素,如果不轉化為程式,就不能統一於戲曲的舞台演出風格。從這一點說,程式是戲曲創造舞台形象的特殊藝術語彙,沒有程式,就沒有戲曲的表演藝術。產生程式的根本原因,在於原始的廣場藝術和民眾直接交流,民間藝人用傳統的創作方法,在簡陋的物質條件下,吸收民間歌舞、說唱藝術、滑稽表演...
作者不局限於傳統的戲曲理論研究方法,而是以開闊的視野,跨學科、多領域交叉結合的方式,結合社會流動、社會階層、家族研究以及政治學、歷史學等多種領域的成果,對戲曲行業的表層現象和外在形態進行深度開掘,在論述和分析上達到了相當的深度和廣度。目錄 緒論 第一章 近現代伶人的身份轉換與名角制的形成 第一節 ...
同時在北方,天津南開新劇團異軍突起。新劇的刊物《新劇雜誌》和理論批評也應運而生。辛亥革命失敗後,新劇失去了原先的革命朝氣,向商業營利的方向轉化,至1916年開始進入沒落時期,在上海僅一家笑舞台撐持局面。至1925年笑舞台結束,轉入遊樂場,被“五四”後誕生的中國現代話劇所取代。藝術手法和流派 新劇雖然師法於...
此後,在邊研究改革、邊教學排練演出的傳統戲有《合婚》《打路》《風箏誤》《庵堂認母》《遊園驚夢》等;現代戲劇目有諸如《小兩口吵嘴》《小紅心》(大型)、《拾麥穗》《木匠迎親》等。其中,《遊園驚夢》於1960年由青海電影製片廠拍攝了舞台藝術片。為了加強實習鍛鍊,學員們還經常到農村、廠礦、部隊各處演出,...
南開學生演劇活動,不僅傳達了時代變革的先聲,而且成為中國現代戲劇的先驅者之一,培養了不少優秀的戲劇人才。話劇歷史 19世紀末20世紀初移植到中國的外來戲劇樣式。為與傳統舞台劇、戲曲相區別,被稱為話劇。中國話劇大體經歷了以下5個發展階段。新劇時期 1906年,受日本“新派”劇啟示,留日學生曾孝谷、李叔同等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