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中醫藥文化(敬修堂傳統中藥文化),流傳於廣東省廣州市的傳統醫藥,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傳統中醫藥文化(敬修堂傳統中藥文化)
- 遺產類型:傳統醫藥
- 申報地區:廣東省廣州市
- 遺產級別:省級
傳統中醫藥文化(敬修堂傳統中藥文化),流傳於廣東省廣州市的傳統醫藥,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傳統中醫藥文化(敬修堂傳統中藥文化),流傳於廣東省廣州市的傳統醫藥,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歷史沿革敬修堂最初由浙江慈谿商人錢樹田於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在廣州太平橋創設的,取意“敬業修明、普濟眾生”,並自取...
敬修堂將一如既往,大力弘揚中藥傳統文化,積極發展中藥現代科技,用自己的努力回報社會、服務客戶、滿足消費者,也為“敬修堂”開創更美好的明天,為“園田”結出更豐碩的成果。以清熱解毒類、風濕痹痛類、栓劑類三大類產品為主導。通過產品二次開發、新藥開發和產品仿製,不斷豐富充實三大類的產品群系,走產品類群的...
傳統中醫藥文化(潘高壽傳統中藥文化),廣東省廣州潘高壽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傳統醫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文化特徵 中醫學是中國古代社會形成的人體生命之學和人類健康之學,它不僅是一方一藥、一技一招的簡單積累,而是一種關乎人體生命健康的知識體系。這個知識體系具有深厚的傳統文化背景。它以獨特的哲學思維、...
中醫藥理論中說到“氣”,有 27個義項,特指“藥性”。我們的先祖用寒、熱、溫、涼來詮釋藥的特性,比“毒”要具體、科學多了,這中藥的補,不僅內容豐富,而且別具文化 情趣。有補氣、補心、補血、補腎、補脾、補肝、補肺、補陰、補陽等等,與之相應的 方藥有“補心丹、補肝散、補肺散、四物湯、歸脾湯...
中醫藥文化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藥文化是中醫藥事業的根基和靈魂。簡要介紹 根據《中醫藥文化建設“十二五”規劃》,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藥文化是中醫藥事業的根基和靈魂,中醫藥文化建設成為新時期中醫藥事業發展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與時俱進地大力發展中醫藥文化,是促進中醫...
傳統中醫藥文化(彭祖養生文化)是一種以彭祖獨創的導引行氣術、調攝養療術、房室養生術及膳食養生術為核心的文化。簡介 彭祖之道和養生術影響很大,長期流傳。歷代道家或醫學著作中零零散散保存著彭祖的養生學內容。彭祖的養生之道是原始社會後期人類醫療保健實踐記載。其大致內容可分為彭祖攝養術,彭祖導引術,彭祖...
2021年5月24日,傳統中醫藥文化(龍山藥王醫藥文化)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是Ⅸ-11。歷史淵源 龍山藥王醫藥文化發源於湖南省新邵縣龍山地區,是以尊奉藥王孫思邈為核心的孫思邈醫藥學、養生學和巫文化、梅山文化、道家與道教文化、儒家文化、衛生民俗、藥王傳說等相結合...
李鋒,茂名化州化橘紅藥材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化橘紅中藥文化代表性傳承人。 [1] 所獲榮譽 播報 編輯 2022年12月,被認定為茂名市首批非遺工坊。 [4] 參考資料 1 廣東各地運用傳統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 為防疫抗疫助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 [引用日期2022-03-16] 2 傳統中醫藥文化(化橘紅中藥文化)...
中醫藥傳統知識多處於公開狀態,現行智慧財產權制度強調保護新穎性和創新性,無法有效保護傳統中醫藥。傳統中醫藥保護 2020年1月,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意見》,要求研究制定傳統文化、傳統知識等領域保護辦法,加強中醫藥智慧財產權保護等。傳統中醫藥典藏 《天然藥物藏》共3960萬字,41卷,收入天然藥物達...
唐代,孫思邈提出的“大醫精誠”,體現了中醫對醫道精微、心懷至誠、言行誠謹的追求,是中華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醫藥中的集中體現,是中醫藥文化的核心價值理念。孫思邈集畢生之精力,著成《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其中《千金要方》分為30卷,合方論5300首;《千金翼方》亦30卷,載方...
傳統中醫藥文化(鶴年堂中醫藥養生文化),北京鶴年堂醫藥有限責任公司傳統醫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文化特徵 鶴年堂是中國傳統醫藥的傳承者和弘揚者,數百年堅持“生身以養壽為先,養身以卻病為急”的理念,形成了以“調元氣,養太和”為文化內涵的鶴年堂中醫藥養生文化。包括“和者鶴壽”的天年觀,“陰陽之...
傳承狀況 由於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特別是以西醫為醫學體系坐標的現實,使采芝林傳統中藥文化受到嚴重的衝擊,加之近年來中醫傳承方式的轉變,造成采芝林藥工的辨藥和藥材炮製加工技藝處於瀕危的境地,如不加強保護,將有失傳的危險。傳承人物 周路山,傳統中醫藥文化(采芝林傳統中藥文化)項目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傳統中醫藥文化(萬承志堂中醫藥養生文化),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傳統醫藥,浙江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一。2016年12月30日,傳統中醫藥文化(萬承志堂中醫藥養生文化)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項目序號:79。歷史淵源 萬承志堂創立於清光緒1875年,並稱杭城藥業三門市...
傳統中醫藥文化(宏濟堂中醫藥文化),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拓展項目。2021年5月24日,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拓展項目名錄。傳承保護 2023年10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傳統中醫藥文化(宏濟堂中醫藥文化)》項目評估合格,山東宏濟堂製藥集團股份有限...
中醫名詞詞典總共包括十二個大類,二十多個小類,收錄了將近3000條中醫術語,是學習中醫,理解中醫藥文化的基石。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由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區2007年10月16日頒布,將中醫名詞進行了國際統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收錄了包括總類、基礎理論、診斷學、臨床各科等八大類3543個詞條。中醫方劑詞典...
《中醫藥傳統文化的德育功能》是2018年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中醫藥傳統文化的德育功能》主要講述了中醫藥傳統文化的內涵、概念、要素及意義,並附有經典案例,詳細生動地為讀者展開了中醫藥傳統文化的重點內容。旨在為讀者了解中醫藥傳統文化、弘揚中醫藥傳統文化核心價值觀做出理論貢獻,並讓學習中醫...
以中國傳統醫藥理論指導採集、炮製、製劑,說明作用機理,指導臨床套用的藥物,統稱為中藥。中藥能有效治療新冠肺炎,簡而言之,中藥就是指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用於預防、治療、診斷疾病並具有康復與保健作用的物質。中藥主要來源於天然藥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藥、動物藥、礦物藥及部分化學、生物製品類藥物。由於中藥以植物...
2002年,成都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傳統文化博物館被命名為“四川省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展出內容 校史館 展示出46年來我校在教學、科研、醫療等各個方面由小到大、由弱到強,不斷發展壯大的主線。科技館展出的圖片和實物則是學校科學研究蓬勃發展、碩果纍纍,主動為國家與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生動寫照。 中藥博物館始...
中藥炮製是指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按中醫用藥要求將中藥材加工成中藥飲片的傳統方法和技術,古時又稱“炮炙”、“修事”、“修治”。藥物經炮製後,不僅可以提高藥效、降低藥物的毒副作用,而且方便存儲,是中醫臨床用藥的必備工序。2006年5月,中藥炮製技術被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醫藥類,項目編號Ⅸ-...
中醫藥與中華傳統文化課程共六章,主要介紹中國傳統醫藥基本原理,特色理論、思想,思維方式及其產生、發展的自然條件和社會文化背景,了解中醫藥的文化基因,從文化、傳統、中華民族的定義或涵義闡釋中華傳統文化的概念和範疇等內容。該課程通過剖析中醫藥和中華傳統文化的密切關係,使人們了解中醫藥文化的文化背景,更好地...
2016年8月,長江網報導葉開泰傳統中醫藥文化入選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長江網引用武漢晚報報導:《武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將於2016年11月1日正式施行。昨從市人大常委會新聞通氣會上獲悉,我市有13個非遺項目入圍省非遺目錄,使武漢省級以上非遺項目達到79項。截至2016年7月底,我市共擁有各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