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教程(第二版)》是由郭慶光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21世紀新聞傳播學系列教材,涵蓋了新聞學、傳播學兩個二級學科的內容,滿足新聞、廣播、電視、廣告、媒體經濟、多媒體等多個專業的教學需要。
該書共分為15章,是在第一版的基礎上修訂的,該版加重了對媒介技術與社會發展的互動關係的論述,對網路時代傳播格局的變化做了進一步分析,充實了個人信息處理的過程與模式的論述,增加了信息日寸代媒介素養教育的相關內容,介紹了日趨成熟的“框架”理論及“第三人效果”理論等。
基本介紹
- 書名:傳播學教程(第二版)
- 作者:郭慶光
- ISBN:978-7-300-11125-4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
- 開本:16開
- 字數:421000
內容簡介,教材目錄,
內容簡介
該書運用國內外傳播學研究的最新成果,結合新媒介技術的發展,闡釋人類社會的信息傳播現象,注重概念的明晰性和理論的系統性,對現代信息社會中的人內傳播、人際傳播、群體傳播、組織傳播、大眾傳播、網路傳播、國際傳播與全球傳播領域中的許多理論和現實課題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從而勾勒出傳播學的基本理論體系和框架。
教材目錄
第一章傳播學的對象和基本問題
第一節從傳播的定義看傳播學的研究對象
一、如何把握傳播的概念
二、傳播與信息
三、傳播的定義和特點
第二節傳播學是研究社會信息系統及其運行規律的科學
一、社會傳播的系統性
二、社會信息系統的特點
三、社會信息系統的運行與社會發展
第三節精神交往理論與馬克思主義傳播觀
一、在人類交往活動的大系統中把握傳播
二、從物質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辯證關係中把握傳播
三、學習傳播學,為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
第二章人類傳播的歷史與發展
第一節從動物傳播到人類傳播
一、動物社會的傳播現象
二、動物傳播的局限性
三、勞動創造了人類的語言
四、人類語言的能動性和創造性
第二節人類傳播的發展進程
一、口語傳播時代
二、文字傳播時代
三、印刷傳播時代
四、電子傳播時代
第三節信息社會與信息傳播
一、傳播媒介的進化與社會發展
二、信息爆炸與信息社會
三、高度信息化社會的到來
第三章人類傳播的符號和意義
第一節符號在人類傳播中的作用
一、符號的定義
二、信號與象徵符
三、語言符號與非語言符號
四、符號的基本功能
第二節人類傳播中的意義交流
一、什麼是意義
二、符號意義的分類
三、符號意義的曖昧性
四、傳播過程中的意義
第三節象徵性社會互動
一、人類的象徵行為
二、象徵性社會互動與傳播
三、象徵性文化與現代社會
第四章人類傳播的過程與系統結構
第一節傳播的基本過程
一、傳播過程的構成要素
二、幾種主要的傳播過程模式
三、傳播過程的特點
第二節社會傳播的系統結構
一、傳播過程研究與傳播系統研究
二、系統模式下的社會傳播結構
三、社會傳播的總過程理論
第五章人內傳播與人際傳播
第一節人內傳播
一、人內傳播的過程與結構
二、作為能動的意識和思維活動的人內傳播
三、作為社會心理過程的人內傳播
四、個人信息處理的基模理論
第二節人際傳播
一、人際傳播的動機
二、人際傳播的特點和社會功能
三、人際傳播與自我表達
第六章群體傳播、集合行為、組織傳播
第一節群體傳播
一、群體的概念及其類型
二、群體的社會功能和意義
三、群體傳播與群體意識
四、群體規範在群體傳播中的作用
五、群體壓力與趨同心理
第二節集合行為及其傳播機制
一、集合行為的定義和發生條件
二、集合行為中的特殊傳播機制
三、流言傳播與集合行為中的“信息流”
第三節組織傳播
一、組織與組織傳播
二、組織內傳播的過程與機制
三、組織外傳播及其形態
第七章大眾傳播
第一節大眾傳播的定義、特點與社會功能
一、大眾傳播的定義
二、大眾傳播的特點
三、大眾傳播的社會功能
第二節大眾傳播的產生與發展過程
一、大眾報刊與大眾傳播
二、電報、電影、廣播與大眾傳播
三、電視媒介與當代大眾傳播
四、網際網路與大眾傳播的新革命
第三節大眾傳播的社會影響
一、大眾媒介與現代人的生活
二、關於大眾傳播社會影響的兩種觀點
三、大眾傳播、信息環境與人的行為
第八章媒介技術與媒介組織
第一節媒介技術與社會發展
一、技術的定義和本質
二、麥克盧漢的媒介理論
三、媒介工具和技術的現實社會影響
四、當代新媒介技術發展趨勢及社會意義
第二節媒介組織的性質和社會作用
一、傳播者與大眾傳媒
二、大眾傳媒的組織目標與制約因素
三、傳媒組織在信息生產過程中的作用
第九章傳播制度與媒介規範理論
第一節傳播制度與媒介控制
一、國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二、利益群體和經濟勢力的控制
三、廣大客群的社會監督控制
第二節關於傳播制度的幾種規範理論
一、極權主義制度下的媒介規範理論
二、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媒介規範理論
三、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媒介規範理論
四、開發中國家的傳播制度和媒介規範理論
第十章社會轉型與客群變遷
第一節“大眾”與大眾社會理論
一、“大眾”的概念
二、大眾社會理論的形成和變化
三、大眾社會理論與傳播學研究
第二節幾種主要的客群觀
一、作為社會群體成員的客群
二、作為“市場”的客群
三、作為權利主體的客群
第三節分眾理論及其研究
一、分眾的概念、社會觀和理論依託
二、媒介發展的分眾化趨勢
三、有關分眾需求的實證研究
第四節“使用與滿足”——一種客群行為理論
一、客群的傳媒接觸動機和使用形態
二、傳媒接觸的社會條件因素
三、對“使用與滿足”研究的評價
第十一章傳播效果研究
第一節傳播效果研究的領域與課題
一、傳播效果的概念含義
二、傳播效果的類型及研究課題
三、傳播效果研究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第二節傳播效果研究的歷史與發展
一、早期的“子彈論”或“皮下注射論”
二、“傳播流”研究與“有限效果論”
三、20世紀70年代以後的巨觀效果理論
第三節傳播效果的產生過程與制約因素
一、傳播主體與傳播效果
二、傳播技巧與傳播效果
三、傳播對象與傳播效果
第十二章幾種主要的大眾傳播效果理論
第一節大眾傳播與環境認知——“議程設定功能”理論
一、“議程設定功能”理論的概要及特點
二、對“議程設定功能”理論的研究
三、“議程設定功能”理論的意義、問題和網路傳播環境的挑戰
第二節大眾傳播、社會心理與輿論——“沉默的螺旋”理論
一、“沉默的螺旋”理論的概要
二、“沉默的螺旋”理論的特點
三、對“沉默的螺旋”理論的研究與評價
第三節大眾傳播的潛移默化效果——“培養”理論
一、“培養”理論的起源和背景
二、“培養”理論關於社會與傳播的基本觀點
三、“培養”理論的外圍
第四節大眾傳播與現實“建構”——新聞框架與框架效果
一、框架與媒介框架、新聞框架
二、關於新聞框架的實證研究
三、框架效果與客群框架
第五節大眾傳播與信息社會中的階層分化——從“知溝”到“數字鴻溝”
一、“知溝”理論產生的背景
二、“知溝”理論及其反命題
三、從“知溝”到“數字鴻溝”——“知溝”理論的套用研究及其意義
第六節“第三人效果”——對大眾傳播影響力的一種認知傾向
一、“第三人效果”的概念及其理論緣起
二、對“第三人效果”的理論與實證研究
三、“第三人效果”理論的意義和理解時應注意的問題
第十三章國際傳播與全球傳播
第一節從國際傳播到全球傳播
一、國際傳播與全球傳播的概念
二、全球信息化的影響和衝擊
第二節關於世界信息傳播秩序的爭論
一、世界信息生產和流通的失衡狀況
二、“新世界信息秩序”論爭
第三節國際傳播與全球傳播研究的若干重要課題
一、國際報導中的新聞價值問題
二、信息與國家主權問題
三、文化帝國主義問題
第十四章傳播學研究史和主要學派
第一節傳播學的起源、形成與發展
一、傳播學的早期學術思想源流
二、傳播學的奠基者和學科開創者
三、資訊理論和控制論對傳播學的貢獻
第二節傳播學的主要學派
一、傳播學的經驗學派
二、傳播學的批判學派
第十五章傳播學調查研究方法
第一節傳播學與調查研究
一、傳播學調查研究的類型
二、調查研究的基本過程
第二節抽樣調查法
一、幾種主要的隨機抽樣技術
二、問卷設計
第三節內容分析法
一、內容分析的定義和特點
二、內容分析的課題和用途
三、內容分析的程式和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