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日宣詔幸上苑(催花詩)

臘日宣詔幸上苑

催花詩一般指本詞條

《臘日宣詔幸上苑》是武則天登基稱帝的第二年(691年)所作。此詩簡捷明快,語言流暢,主題鮮明,堪稱上乘之作。與詩序整體來看,充分反映了女皇洞察一切的睿智,隨機應變的能力,剛毅果斷的作風以及號令一切、吞吐宇宙的氣概。女皇初登大寶之位,需要樹立權威,方能駕馭天下。此詩正好顯示了女皇主宰一切的神氣和至高無上的尊嚴。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臘日宣詔幸上苑》
  • 創作年代:武周
  • 作品出處:《全唐詩》卷五
  • 文學體裁:五言絕句
  • 作者:武則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語注釋,白話譯文,寫作背景,作品賞析,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臘日宣詔幸上苑
明朝游上苑,火急報春知。
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① 臘日:農曆臘月初八。
② 幸:皇上駕臨。
③ 上苑:皇家園林,即神都苑(又稱上林苑),在隋唐洛陽城宮城(紫微城)之西,以花著稱。唐詩中有“春遊上林苑,花滿洛陽城”、“輦路生秋草,上林花滿枝”之句。
④ 春:指春神。
⑤ 須:必須。

白話譯文

明天早上我要遊覽上苑,火速傳詔給春神知曉。百花定要連夜齊放,不要等到曉風吹來方才開放。

寫作背景

全唐詩》載錄此詩時並有詩序,唐代計有功的《唐詩紀事》中也說得更加詳盡:“天授二年臘,卿相欲詐花發,請幸上苑,有所謀也。許之,尋疑有異圖,乃遣使宣詔云云。於是凌晨名花布苑,群臣鹹服其異。”
明朝花發游上苑明朝花發游上苑
天授二年(691年)臘月,武則天稱帝的第二年,紫微城里有些大臣意圖謀反,便詐稱百花盛開,請武則天駕臨上苑神都苑)賞花。
武則天應允了此事,但很快便察覺出異圖,懷疑其圖謀不軌。於是,武則天將計就計,下筆如神,一氣呵成雄渾壯闊的催花詩——《臘日宣詔幸上苑》。詩云:
“明朝游上苑,火急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寫完後,武則天將此作為詔書,派遣使者前往神都苑中宣詔,以告知花神。
果不其然,臘日臘八節)凌晨,名貴花種遍布神都苑,一夜之間接連開放。武則天在群臣簇擁下來到了神都苑,在看到苑裡百花盛開後,群臣們個個驚詫萬分,無一不為之折服。那些圖謀不軌的臣子,認為上天也偏向武則天,於是不敢輕舉妄動了。

作品賞析

文學賞析

這首詩寫臘八節百花盛開的奇景,也是一首具有特殊價值的詩歌。詔書屬於套用文體,詩歌屬於文學文體,武則天用詩的形式寫詔書,而且寫得如此形象生動,可見武則天的寫詩技巧,亦可見唐代詩風之盛。詩歌已深入到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詩的開始兩句“明朝游上苑,火急報春知”,一寫因,一寫果,同時引起懸念,頗具戲劇性、情節性。武則天貴為皇帝,生活極為豪奢,忽然異想天開,在冬天裡想見到百花盛開的春日景象。立意不可謂不奇,構思不可謂不奇,想像極為豐富。“春”神是虛幻之物,如今卻對她宣詔,勾起了讀者濃厚的興趣。武則天想乾什麼,第三句“花須連夜發”回答了讀者的疑問。臘八節,正是寒意極濃之時,百花一般在春天才開放。雖是違背常理的想法,但卻構成了濃郁的詩情畫意。詩的最後一句,是對第三句的有力補充,符合作者的身份、口吻,也切合作為詔書的寫作要求。這首詩想像奇特,充滿著浪漫主義情調,語言明白如話,不事雕琢,在詠臘八節的詩作中是難得的佳篇。

名家點評

蘇者聰《古代婦女詩一百詩》:“詩中洋溢著作者主宰一切的豪邁氣慨。其磅礴氣勢、凜凜威風給人一種鼓舞力量,從中透露出盛唐氣象。當然,從另一方面看,也反映出皇帝專制的淫威。”

作者簡介

武則天(624~705)中國古代女皇帝。名曌,唐代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縣)人。武士彠之女。14歲入宮,為唐太宗才人,賜號武媚。太宗卒,削髮為尼。高宗時,復召為昭儀,進號宸妃。655年(永徽六年)立為皇后,參決朝政,號為天后,與高宗並稱“二聖”。683年(弘道元年)臨朝稱制。690年(載初元年),於神都洛陽立武氏七廟,改置社稷,改載初元年為天授元年,史稱武周改國號為周,改元天授,史稱武周。705年(神龍元年)中宗復位,後徙居上陽宮,去帝號。卒謚則天大聖皇后。
武則天像武則天像
武則天在位16年,實掌國政40餘年,素多智謀,兼涉文史。曾召文學之士周茂思、范履冰編纂《要覽》、 《字海》、《樂書要錄》等,撰有《垂拱集》100卷,俱佚。《全唐詩》存詩46首,《全唐詩續補》補詩3首,詩序1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