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傅察
- 外文名:Fu Cha
- 字:公晦
- 年代:1089—1126
- 故鄉:河南
- 年:十八
人物簡介,人物傳記,代表詩作,
人物簡介
傅察(1089—1126)字公晦,孟洲濟源(今屬河南)人,北宋中書侍郎傅堯俞從孫。端重有操,為文溫麗,遇事若無所可否,非其意萃然不可犯。徽宗崇寧五年(1106)進士,蔡京欲妻以女,拒弗答。曾任青州司法參軍、永平、淄川丞,太常博士,兵部、吏部員外郎。宣和七年(1125)冬,接伴金國賀正旦使,道逢金太子斡離不,令下拜,抗辯不屈而死,謚忠肅。事跡見《宋史·忠義本傳》。
人物傳記
宣和七年十月,接伴金國賀正旦使。是時,金將渝盟,而朝廷未之知也。察至燕,聞金人入寇,或勸毋遽行。察曰:“受使以出,聞難而止,若君命何。”遂至韓城鎮。使人不來,居數日,金數十騎馳入館,強之上馬,行次境上,察覺有變,不肯進,曰:“迓使人,故例止此。”金人輒易其馭者,擁之東北去,行百里許,遇所謂二太子斡離不者領兵至驛道,使拜。察曰:“吾若奉使大國,見國主當致敬,今來迎客而脅我至此!又止令見太子,太子雖貴人,臣也,當以賓禮見,何拜為?”斡離不怒曰:“吾興師南向,何使之稱?凡汝國得失,為我道之,否則死。”察曰:“主上仁聖,與大國講好,信使往來,項背相望,未有失德。太子乾盟而動,意欲何為?還朝當具奏。”斡離不曰:“爾尚欲還朝邪!”左右促使拜,白刃如林,或捽之伏地,衣袂顛倒,愈植立不顧,反覆論辨。斡離不曰:“爾今不拜,後日雖欲拜,可得邪!”麾令去。
察知不免,謂官屬侯彥等曰:“我死必矣,我父母素愛我,聞之必大戚。若萬一脫,幸記吾言,告吾親,使知我死國,少紓其亡窮之悲也。”眾皆泣。是夕隔絕,不復見。金兵至燕,彥等密訪存亡,曰:“使臣不拜太子,昨郭藥師戰勝有喜色,太子慮其劫取,且銜往忿,殺之矣。”將官武漢英識其屍,焚之,裹其骨,命虎翼卒沙立負以歸。立至涿州,金人得而系諸土室,凡兩月。伺守者怠,毀垣出,歸以骨付其家。副使蔣噩及彥輩歸,皆能道察不屈狀,贈徽猷閣待制。
察自幼嗜學,同輩或邀與娛嬉,不肯就。為文溫麗有典裁。平居恂恂然,無喜慍色,遇事若無所可否,非其意,崒然不可犯。恬於勢利,在京師,故人鼎貴,罕至其門,間一見,寒溫談笑而已。及倉卒徇義,犖犖如此,聞者哀而壯之,時年三十七。乾道中,賜謚曰忠肅。
代表詩作
【詠雪】
都城十日雪,庭戶皓已盈。
呼兒試輕掃,留伴小窗明。
【逍遙堂五詠】
欲識逍遙樂,都忘利與名。
討論惟百氏,來往有諸卿。
靜覺羊腸險,閒看蝸角爭。
超然窮妙理,知不愧莊生。
【晚發】
理棹頻看溪水分,岸移不覺轉孤村。
漁翁醉臥灘沙穩,樵子行歌岸草昏。
白鷺成行低欲落,清蟬無數斷還聞。
自將野色並秋色,都付詩魂與醉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