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門、擔子菌亞門、層菌綱、無隔擔子菌亞綱、傘菌目、口蘑科中的一屬。菌蓋肉質,罕為半膜質。柄肉資,偏生、側生,或無柄。菌褶凹生、直生、延生或由中心輻射而出。孢子無色,罕帶淡粉紅色或淡紫色,長方形至球形,平滑。無囊狀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側耳屬
- 外文名:Pleurotus
- 菌蓋:菌蓋肉質,罕為半膜質
- 柄:柄肉資,偏生、側生
- 菌褶:菌褶凹生、直生、延生
- 舉例:金頂側耳等
真菌門、擔子菌亞門、層菌綱、無隔擔子菌亞綱、傘菌目、口蘑科中的一屬。菌蓋肉質,罕為半膜質。柄肉資,偏生、側生,或無柄。菌褶凹生、直生、延生或由中心輻射而出。孢子無色,罕帶淡粉紅色或淡紫色,長方形至球形,平滑。無囊狀體。
真菌門、擔子菌亞門、層菌綱、無隔擔子菌亞綱、傘菌目、口蘑科中的一屬。菌蓋肉質,罕為半膜質。柄肉資,偏生、側生,或無柄。菌褶凹生、直生、延生或由中心輻射而出。孢子無色,罕帶淡粉紅色或淡紫色,長方形至球形,平滑。無囊狀體。簡...
側耳,一種秋、冬、春廣泛發生於闊葉樹枯乾上的食用菌,為世界上主要人工栽培食用菌之一,屬白蘑(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側耳屬。側耳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胺基酸,可作為中藥用於治腰酸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絡不適。營養價值 側耳營養豐富,每100g乾菇含粗蛋白19.5g(含純蛋白11克)、粗脂肪3.8g、碳水化合物50...
側耳科 側耳科是傘菌目(Agaricales)的一科,為一中小型菇類,常見的屬有側耳屬(Agaricochaete)、亞側耳屬(Hohenbuehelia)等 。
傘菌目、側耳科、側耳屬, 在闊葉樹倒木或針葉樹倒腐木上群生和近叢生。 主要分布於 黑龍江、吉林、甘肅、新疆、青海、廣西、西藏、廣東、四川等。中文學名 黃毛側耳 形態特徵 子實體一般小。菌蓋直徑2-7cm,扁半球形或腎形,伸展後中部下凹成漏斗狀,半肉質後革質,黃褐色,深鵝毛黃色或黃褐色,有粗毛,邊緣...
金頂側耳(學名: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 Singer)是側耳科、側耳屬真菌。子實體一般中等大。菌蓋草黃色至鮮黃色,光滑,漏斗形,邊緣內卷,直徑3-10厘米。菌肉白色,菌褶白色,密,延生,不等長。菌柄偏生,白色,內實,長2-10厘米,粗0.5-1.5厘米,往往基部相連。金頂側耳主要分布於中國雲南、河北、青海、...
延生,不等長。菌柄無或側生、偏生或有的中生,長0.8-2cm,粗0.3-1cm,內部實心,白色有絨毛。孢子無色,橢圓形,光滑,6.3-9.5μm×3-4.8μm。中文學名 真線側耳 同物異名 Nothopanus eugrammus (Mont.) Sing.分類地位 側耳科、側耳屬 生態習性 春至秋季生闊葉樹腐木上。分布地區 廣東等 ...
扇形側耳是側耳科側耳屬中的一個物種。此種主要分布於非洲、亞洲等熱帶區域。夏秋季生於樹桿上。近群生或叢生。中文學名 扇形側耳 形態特徵:子實體一般較小。菌蓋直徑2-7cm或稍大,側生呈半圓形至扇形,後平展,近基部下凹處有絨毛,表面其他部分光滑或近光滑,白色,老時稍帶黃色,濕潤時邊緣可見細條紋或...
蓋囊側耳(學名:Pleurotus cystidiosus O.K. Mill.)是側耳科、側耳屬真菌。子實體的形態特徵子實體單生或叢生。菌蓋直徑3-24厘米,暗灰褐色,中央稍凹。菌褶延生,呈黃白色。菌肉厚,質地緻密。菌柄長5-8厘米,中實,淡白色。其主要特徵是雙核菌絲能形成黑頭的分生孢子。有時,在成熟的子實體的菌褶和菌柄...
平菇(學名:Pleurotus ostreatus)是側耳科側耳屬真菌。子實體叢生或疊生,菌蓋呈覆瓦狀叢生,扇狀、貝殼狀、不規則的漏斗狀。菌蓋肉質肥厚柔軟。菌蓋表面顏色受光線的影響而變化,光強色深,光弱色淺。菌褶白色,長短不一,長的由菌蓋邊緣一直延伸到菌柄,短的僅在菌蓋邊緣有一小段,形如扇骨。菌柄側生或偏生,...
秀珍側耳(學名:Pleurotus geesterani)是側耳科側耳屬真菌。子實體常呈波曲形,蓋緣薄,初內卷、後反卷,有或無後緣。菌絲粗壯,生長速度快,抗雜菌能力強。菇柄偏生或近中生,白色,基部稍有絨毛,蓋、柄結合後成為匙形。蓋褶延生,密,不等長,肉均呈白色。菌肉白色,稍厚。菌褶寬,稍密,延生而在柄...
白靈側耳(學名:Pleorotus nebrodensis)是側耳科側耳屬真菌。菌蓋白色或淡黃色,有時有龜裂斑紋。菌褶後期漸成淡黃色,菌肉甘甜。野生白靈側耳在全世界均有分布;在中國僅分布在新疆木壘、清河、托里等地。白靈側耳可長在氣候惡劣的戈壁荒漠中的阿魏灘上。百靈菇是一種食用和藥用價值都很高的珍稀食用菌,它含有的...
白黃側耳(學名:Pleurotus cornucopiae (Paulet) Rolland)是側耳科、側耳屬真菌。子實體中等大至較大。菌蓋初期扁半球形,伸展後基部下凹,後期常呈波狀。菌肉白色,稍厚。菌褶寬,稍密,柄短,扁生或側生,往往基部相連。春秋季節生於闊葉樹幹上,近覆瓦狀叢生。分布在河北、黑龍江、吉林、山東、江蘇、四川、...
貝形圓孢側耳是側耳科圓孢側耳屬植物,分布於福建、雲南、西藏、海南、北京、甘肅、廣東等。形態特徵 子實體小至中等。菌蓋貝形、半圓形或近扇形,光滑,水浸狀,白色,蓋基部有絨毛,邊緣內卷,直徑2.5-5cm。無菌柄。菌肉白色,薄。菌褶從基部放射生出,白色,分叉,窄,密,不等長。孢子印白色。孢子光滑無色...
裂皮側耳,傘菌目、側耳科、側耳屬菌類植物,子實體中等至較大。菌蓋肉質,白色至灰色。菌褶稍密至稍稀,初期極狹窄,後期變寬延生,於柄部交織。柄偏生至幾乎側生。形態特徵 子實體中等至較大。菌蓋肉質,寬5-15cm,扁半球形,伸展後漸下凹,白色至灰色,有時變為淺黃色。菌褶稍密至稍稀,初期極狹窄,後期...
白白側耳(拉丁學名:Pleurotus albellus (Pat.) Pegler ),真菌種名,傘菌目側耳科,菌蓋呈白色,直徑4-11cm。分布於廣東等地。可食用。簡介 同物異名:Lentinus albellus Pat 分類地位:傘菌目、側耳科、側耳屬 生態習性:夏秋季在腐木上群生或叢生。採收和儲藏:夏季採收。性味:辛;苦;寒 藥材基源:為...
刺芹側耳(學名:Pleurotus eryngii (DC.) Gillet )是側耳科、側耳屬真菌,茵絲體白色,絨毛狀,有分支。子實體單生或群生。菌蓋幼時略呈弓形,後漸平展,成熟時其中央凹陷呈漏斗狀,一般單生個體稍大,群生時偏小;菌蓋幼時呈灰黑色,成熟後變為淺土黃、淺黃白至淺黃褐色,中央周圍有輻射狀褐色條紋,菌肉純...
白靈菇(Pleurotus Nebrodensis)屬於真菌門(Enmycophyta)、擔子菌綱(Basidiomycetes)、傘菌目(Agaricales)、側耳科(Pleurotaceae)、側耳屬(Pleurotus),又名阿魏蘑、阿魏菇、阿魏蘑菇、白阿魏蘑、阿魏側耳,白靈菇為掌狀阿魏菇的商品名,以其形狀近似靈芝,全身為純白色故稱白靈菇,它是一種野生名貴食(藥)用菌。白靈...
阿巍菇又名阿巍側耳、阿巍蘑,屬新疆噶爾盆地荒漠區的伊犁、塔城、和阿勒泰地區特產菌類。簡介 阿巍菇又名阿巍側耳、阿巍蘑,屬擔子菌亞門層菌綱傘菌目側耳科側耳屬,是乾旱草原上具有代表性的蕈菌。由於其子實體脆嫩可口,香味濃郁,有草原牛肝菌的美稱;又因其具有消積、殺蟲、治療肉積、痞塊、久瘧、疳勞等...
杏鮑菇(Pleurotus eryngii (DC.) Quél.),是側耳科側耳屬真菌,又名干貝菇、平菇王、刺芹側耳 、杏仁鮑魚菇等。其擔子體單生、群生或叢生。菌蓋初扁半球形、圓形、貝殼形,表面光滑,淺黃色至污白色,密被淺褐色的鱗片或點;成熟後扁平,圓形,淺褐色至黃褐色。菌肉肉質,白色至奶油色。無菌環或菌幕。孢子印...
廣靈平菇隸屬於真菌門,擔子菌綱,傘菌目,側耳科,側耳屬。平菇主要栽培的品種有糙皮側耳、佛州側耳、金頂側耳、鮑魚菇等。平菇的名稱有很多,又稱北風菇、青蘑、凍菌、蚝菌、天花蕈、元蘑、蛤蜊菌等。生長條件 平菇屬於低溫和中低溫類品種,多數品種在5~35℃下都能生長,適合於廣靈的自然條件,且生產環境優越、...
袖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作為側耳科側耳屬的真菌,口感鮮美,富含豐富的營養物質、蛋白質、微量元素、胺基酸及維生素。袖珍菇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和菸鹼酸的含量分別約為1.7~6.3 mg/kg、2.6~9.0 mg/kg、1.4~5.6 mg/kg及63.8~83.7 mg/kg,葉酸含量約為124~442 μg/kg。袖珍菇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