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珍側耳(學名:Pleurotus geesterani)是側耳科側耳屬真菌。子實體常呈波曲形,蓋緣薄,初內卷、後反卷,有或無後緣。菌絲粗壯,生長速度快,抗雜菌能力強。菇柄偏生或近中生,白色,基部稍有絨毛,蓋、柄結合後成為匙形。蓋褶延生,密,不等長,肉均呈白色。菌肉白色,稍厚。菌褶寬,稍密,延生而在柄上交織,白色至近白色。孢子印淡紫色。
秀珍側耳自然分布於熱帶、亞熱帶地區闊葉樹枯木或立木上。在中國主要分布於海南、廣西、雲南等潮濕多雨地區。很容易進行人工栽培。
秀珍側耳是一種食、藥兼用的食用菌新品種,對人體保健有良好的作用,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食品。
(概述圖參考資料:)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培育技術,栽培季節,原料配方,菌袋製作,培菌管理,出菇管理,採收,主要價值,營養價值,藥用價值,保護現狀,
形態特徵
子實體:秀珍側耳子實體由菌蓋、菌褶、菌柄組成,多為叢生,少有單生菌蓋扇形、腎形橢圓形、扁半球形,後漸平展,基部不下凹,成熟時常呈波曲形,蓋緣薄,初內卷、後反卷,有或無後緣,橫徑3-3.5厘米或更大達4厘米,灰白、灰褐、表面光滑、菌肉厚度中等,白色;菌褶延生、白色、狹窄、密集、不等長,髓部近纏繞形;菌柄白色,多數側生,間有中央生,上粗下細,寬0.4-3.5厘米或更粗,長2-6厘米,基部無茸毛。
菌絲:秀珍側耳菌絲體由擔孢子萌發生成,分枝分隔的絲狀體。菌絲分為單核菌絲,雙核菌絲和結實性雙核菌絲(產生子實體的菌絲)。菌絲粗壯,生長速度快,抗雜菌能力強。當菌絲體達到生理成熟階段、條件適宜時,便形成子實體。菌絲灰白色,粗壯,管狀,有時有索狀菌絲,有橫隔,分枝。單核菌絲是由一個孢子萌發而成的,每個細胞內只有一個核,無鎖狀聯合,其外觀形態與雙核菌絲無明顯區別,不結實,不能作菌種使用。雙核菌絲每個細胞內含兩個核,具鎖狀聯合,結實,是生產菌種用的菌絲體。
菌肉:菌肉白色,稍厚。
菌褶:菌褶寬,稍密,延生而在柄上交織,白色至近白色。柄短,扁生或側生,內實,光滑。長2-5厘米,粗0.6-2.5厘米,往往基部相連。
孢子:孢子印淡紫色。孢子長方橢圓形,光滑,無色,7-11微米×3.5-4.5微米。春秋季節生長生於闊葉林樹幹及倒木上,近覆瓦狀從生。
生長環境
秀珍側耳具有很強的腐生能力,可以在棉籽殼、玉米芯、稻草、麥秸、蔗渣、廢棉、木屑等各種植物殘渣上生長,很容易進行人工栽培。
營養:秀珍側耳是一種分解力較強的木腐菌,可用多種農作物下腳料作培養基,凡栽培平菇、姬菇的培養料均可滿足秀珍側耳生長的營養需求。
溫度:菌絲生長溫度5-33℃,最適溫度24-26℃。低於20℃,菌絲生長緩慢;高於30℃,菌絲容易衰老。子實體生長溫度5-30℃,最適溫度15-20℃。8℃以上的溫差刺激能促進子實體分化,但子實體發生後仍需保持恆溫,以保證產量和質量。
濕度:菌絲體生長階段要求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70%以下。秀珍側耳子實體生長期需要有較高的空氣相對濕度,適宜的空氣相對濕度為90%左右。
水分:秀珍側耳菌絲生長要求培養料含水量60-65%,空氣相對濕度65%。出菇期適宜的空氣相對濕度為85-95%,在此濕度條件下,子實體生長正常,菌肉肥厚細嫩,菌柄粗壯;空氣相對濕度70-80%時,子實體生長較慢;空氣相對濕度長期達到100%時,易出現畸形菇,只長菌柄,不長菌蓋。因此,控制好出菇期的空氣相對濕度,才能提高秀珍側耳的產量和質量。
空氣:秀珍側耳好氣,在菌絲生長和子實體發育過程中均需要新鮮空氣。但出菇期間,維持一定的二氧化碳濃度有利於菇柄伸長,抑制菌蓋生長,形成蓋小柄長的優質菇。通氣量大,形成的子實體柄短蓋大,似一般的平菇,失去了秀珍側耳子實體的形體特徵。
光線:秀珍側耳菌絲生長期不需要光線,但在子實體分化和生長發育期間,需要微弱的光照。在完全黑暗的菇房中,每天只要有很短的光照時間(即進行檢查和噴水的瞬間),秀珍側耳子實體即能正常發育。在完全黑暗和明亮的菇房中,都會嚴重影響原基的形成和子實體的正常生長。
酸鹼度:秀珍側耳喜在偏酸性至中性的環境中生長,培養基中適宜的pH值為6.5-7.0。
分布範圍
秀珍側耳自然分布於熱帶、亞熱帶地區闊葉樹枯木或立木上。在中國主要分布於海南、廣西、雲南等潮濕多雨地區。
培育技術
栽培季節
秀珍側耳是—種中溫型菌類,子實體生長溫度範圍為10-32℃,最適生長溫度為15-20℃,因此,秀珍側耳適宜在春秋季栽培出菇,在中國南方地區應安排在9月至次年5月出菇,北方地區應安排在3-6月和9-11月為妥。
原料配方
- 原料的準備:栽培秀珍側耳的原料很廣,如棉籽殼、玉米芯、木屑等均可。木屑以闊葉樹木屑為好。新鮮的松杉木屑不能直接用於栽培秀珍側耳,其中含油脂生酚類物質,會抑制菌絲生長,因此需在自然條件下堆放6個月以後再使用。秸秤原料需經粉碎成粉狀後使用,此外多種原料混合配製的比單的原料產量要高。另外還需要準備配料,含氮量高的糧食下腳料如米糠、逢皮、玉米粉等,其中玉米粉對提高秀珍側耳的產量有較好的作用,是生產上常用的輔料,為降低原料成本,也可採用多種輔料混合使用。另需準備一些石灰等原料,用於調節培養料的酸鹼度。
- 培養料的配方:①稻草粉83%,玉米粉5%,米糠10%,石灰2%;②棉籽殼50%,木屑33%,米糠15%,石灰2%;③棉籽殼93%,麩皮或玉米粉5%,石灰2%;④木屑78%,米糠或麩皮20%,石灰2%;⑤木屑30%,玉米芯40%,秸秤粉23%,玉米粉5%,石灰2%;⑥金針菇菌渣50%,棉籽殼20%,稻草節12%,玉米粉5%,米糠10%,石灰2%。
以上培養料配方中含水量為60-65%,即每100千克培養料中加水130-140千克。適當增加培養料的含水量有利於延長出菇期和增加產量。
- 輔助材料的準備:栽培秀珍側耳的塑膠袋有聚乙烯塑膠袋和聚丙烯塑膠袋兩種類型。選用時要根據滅菌設施的不同來定。市售的塑膠袋一般為簡狀,俗稱筒膜。生產常用規格為22厘米×42厘米,或者23厘米×45厘米,也可採用17厘米×30厘米規格的折角袋。
菌袋製作
- 培養料的質量標準:一是培養料乾濕均勻,無團塊;二是培養料的含水量適宜。若為秸秤組成的培養料,最好堆積3-4天。
- 裝袋:將塑膠袋張開豎直起來成筒狀,抓取一把培養料放入袋內,用手壓實,使裝入的培養料上下鬆緊適宜(用手壓有彈性感為止),最後用繩綑紮著袋口,或者套上頸圈後,用塑膠膜封口。
- 滅菌:滅菌是熟料栽培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只有通過高溫處理才能殺滅培養料中的雜菌,提高成品率和增加產量。料袋的滅菌常用土灶來滅菌。土灶的結構多種多樣,並且大小規格都不一樣,但滅菌的原理是一樣的。培養料裝入塑膠袋以後,要及時進行滅菌處理,不宜放置時間過久,以免培養料內雜菌繁殖生長造成培養料變質,不易達到滅菌徹底的效果。
- 接種操作:接種的料袋的溫度要冷卻到30℃以下,溫度在45℃以上時不能接種,否則菌種會被燒死。首先要去掉菌種袋兩端的老菌種,取中部菌種使用。先將菌種成塊狀挖出,放入已消毒處理過的盆內,再打開袋口,用手或匙取菌种放入袋口內,然後上頸圈,用已在滅菌灶內消毒處理過的紙來封口。其次,接入的菌種不宜過少,接種量大,有利於提高菌絲生長速度、防雜。
培菌管理
將菌袋移到培養室內或菇房內堆碼起來進行發菌管理,讓菌種萌發吃料生長並長滿袋。這一時期稱為發菌或培菌管理。
- 碼袋方式:碼袋方式要根據氣溫而異。即溫度在25℃以上時,要將菌袋“井”字形地堆碼,每層排放兩袋,共堆碼5-6層,菌袋之間要有間隙,這樣有利於散熱降溫,防止燒袋。當溫度低於20℃時,則要將菌袋橫放,每排菌袋之間相距10厘米左右,注意不要將袋口與袋口相互接觸,以及袋口與牆璧接觸,從而造成封口紙受潮後出現雜菌感染。若外界溫度低於15℃時,應在菌袋堆表面蓋上塑膠薄膜進行保溫發菌,這樣可利用菌種生產時產生的生物熱來保溫發菌。
- 發菌管理:培養期間主要要做好溫度調節管理,保持菌袋間溫度在20-28℃之間為宜;最低溫度不得低於18℃,否則菌絲生長緩慢。採取橫積堆碼的菌袋要隨時檢測溫度,出現40℃以上高溫時,要及時加強通風。接種三天后,菌袋內溫度開始上升,此時要及時檢測溫度,防止出現高溫燒死菌種的情況。此外,要求培養場所乾燥,高溫期間要加強通風換氣,避免出現高溫高濕環境,造成雜菌感染。經過25-30 天菌絲就可長滿袋,即可進行出菇管理。
出菇管理
- 生長發育管理:當子實體長出來後,通過對溫度、濕度、光照和通風換氣等的調控管理來滿足子實體生長的環境條件。
- 溫度控制:主要是通過合理安排出菇季節和在適宜的栽培菇房內出菇來滿足良好的溫度條件。氣溫偏低時,應在塑膠大棚內栽培,利用陽光照射來提高棚內溫度條件。氣溫較高時,即氣溫在25℃以上時,應利用草棚菇房或泡沫板菇房設施來栽培。
- 濕度調節:子實體原基形成和珊瑚期間對濕度要求不高,子實體生長初期主要是利用培養料中水分來滿足其生長,只要環境中空氣相對濕度達到80%以上,不必噴水增濕就能滿足其生長。隨著子實體生長,菌蓋長大後菌蓋上水分蒸發量加大,因此需噴水來提高環境中的濕度,將空氣中相對濕度維持在85-95%之間。噴水時主要向地面和四周牆壁上噴水來滿足所需濕度,切勿在菇體上噴水過多,否則子實體會變黃,生長停止,最後腐爛。
- 氧氣與二氧化碳:秀珍側耳子實體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會吸收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因此要保持菇房內空氣新鮮,氧氣充足,降低二氧化碳濃度。可通過開啟門窗來進行通風換氣,特別是在塑膠大棚內栽培的子實體,極易出現通風不良的現象,需將塑膠大棚兩端敞開,以利於空氣對流。通風換氣時,還要根據溫度、濕度來靈活調節,溫度高時,要勤通風;反之,溫度偏低時,則要少通風。濕度大時則要加大通風量。一般在噴水時,應結合進行通風換氣。
- 光照管理:子實體生長發育期間,需要散射光照,光照強度以能看清管理所需為宜。若處於完全黑暗條件下,會長成珊瑚狀畸形菇,但也要避免陽光直射。只有科學地進行溫度、濕度、空氣和光照的綜合調控管理,子實體才能良好生長,才能獲得優質高產。
採收
- 採收標準:當子實體菌蓋直徑達到3-4厘米時,就要及時採收,子實體成熟後,菌蓋直徑可達到10厘米以上,但菌蓋薄,顏色變淺,菌柄纖維化,綿軟。將採收的菇體裝入筐內,輕拿輕放,防止子實體菌蓋破裂。溫度高時,秀珍側耳子實體生長快,在25℃以上時,應每隔12小時採收一次,才可避免採到菌蓋長大的子實體。
- 分級整理:採收的菇體要及時分級整理,包裝出售。菇體按大小分級,並剪去菌柄基部,使菌柄長為3-4厘米,分成單個菇體。分級後的鮮菇裝入袋中,每袋裝量為2.5kg。若需長途運輸出售的,應在1-4℃的凍庫內處理,等菇體表面水分蒸發,菇體冷透後,再裝入袋內或泡沫塑膠箱內,可防止菇體發熱,出現變色變質等現象。
- 管理採摘菇:採摘時要去掉菇腳,同時清除病菇和死菇。然後噴水保濕,保持空氣相對濕度在90-95%之間,防止菌袋失水過多,最終影響產量。還應在夜間打開門窗通風降溫,白天關閉門窗保溫,使菇房內形成較大的溫差,從而誘導下一潮菇原基形成。
主要價值
營養價值
秀珍側耳是一種含有豐富多糖、維生素、礦物質、食物纖維、不飽和脂肪酸和蛋白質的食用真菌。它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味道鮮美,蛋白質含量比雙孢蘑菇、香菇、草菇更高。秀珍側耳質地細嫩,纖維含量少;據福建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測定,秀珍側耳新鮮子實體含水分85-87%,鮮菇中含蛋白質3.65-3.88%、粗脂肪1.13-1.18%、還原糖0.87-1.8%、糖分23.94-34.87%,木質素2.64%、纖維素12.85%、果膠0.14%,還含有纖維素、礦物質等。
秀珍側耳的蛋白質含量接近於肉類,比一般蔬菜高3-6倍,含有17種以上胺基酸,更為可貴的是,它含有人體自身不能合成,而肉食中通常又缺乏的蘇氨酸、賴氨酸、亮氨酸等。
藥用價值
秀珍側耳屬於營養高,熱量低的健康食品,含有蛋白質、糖分脂肪、維生素、鐵和鈣等,長期食用有降低高血壓和膽固醇的功能。其他成分,如核酸、外源凝集素、甾醇,脂肪酸和多糖等物質具有抗腫瘤的效用。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秀珍側耳被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大型真菌卷》(Redlist of China’s Biodiversity-Macrofungi),保護級別為數據不足(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