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消費

健康消費是指消費者在消費能力允許的條件下,按照追求效用最大化原則進行的消費.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健康消費是消費者根據自己的學習和知覺做出合理的購買決策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健康消費
  • 外文名:Health Spending
  • 對象:消費者
  • 追求效用最大化原則
  • 意義:提高抵禦疾病的侵害
  • 宗旨:理性,合理消費
健康消費定義,身體健康消費,消費者健康,增強免疫力,調節血脂、血壓和骨骼強化,綜上,

健康消費定義

健康消費是指消費者在消費能力允許的條件下,按照追求效用最大化原則進行的消費.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健康消費是消費者根據自己的學習和知覺做出合理的購買決策 。
如何做到有錢就花,不透支。也可以說,保持個人經濟收入,略有節餘。對社會可擴大內需,拉動生產;對個人可成為自己勞動成果的主人,真正享受了自己的付出,沒有輪為金錢的奴隸。

身體健康消費

保健意識不斷加強市場日益擴大 中國經濟連續20年保持高速度發展,使國民的生活質量空前提高,百姓的生活已從溫飽型向健康型過渡,健康消費成為社會最大的消費熱點。普通百姓收入的提高,中產階級隊伍的日趨龐大,富豪階層的形成,無不使珍惜生命、追求健康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並造就了令全世界驚嘆的巨型市場-一個具有13億消費人口、市場規模數以千億計的中國健康產業。 作為中國最具規模的朝陽行業,健康產業正展露出無限的誘惑力。 10億亞健康人過著得過且過的日子 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全球調查結果顯示,全世界真正健康人僅5%,找醫生診病者約占據20%,其餘75%是"亞健康"人。在中國,約有15%的人是健康的,15%的人非健康,70%的人呈亞健康狀態。這意味著,中國有近10億"亞健康"人。 這些"亞健康"人保健得當,可向健康轉化,反之則有可能患病。醫學專家認為,亞健康狀態容易導致腫瘤、心血管疾病、呼吸及消化系統疾病和代謝性疾病。 但遺憾的是,目前人們對健康的認識絕大多數還停留在"有病去看醫生"這個層次,尚沒有意識到通過自身的行為減少亞健康狀態的發生。即使有少數覺醒者,因為沒有人為他們提供健康指導,他們只能聽憑廣告的引導,購買市場上叫得最響、最誇張的保健品,但其實根本不適合他們的健康要求,因此收效甚微。 多少年來,這個市場規模數以千億計的特大市場,始終在中國遊蕩,沒有人能夠抓住它。迄今為止,還沒有人在收費昂貴的醫院和傳統的保健品商店之間,為中國人提供第三條保健渠道--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保健新體系。 醫療改革營造保健新局面 雖然人們的保健意識有所增強,但在傳統的醫療保健制度的庇護下,自我保健的人卻不多,往往是得病了才想起來去看醫生,很多人的病一經確診病情就很嚴重,治療困難並且花錢很多。 隨著新的醫療保險制度的實行,沿用這種保健模式的人很可能因為一場大病就傾家蕩產。 未來中國新的醫療保險制度的特點是"低水平、廣受益"。今天,人們才怕真的生病住院了。避免得大病、慢性病,成為中國人的祈願。 公費醫療制度的改革將促使每一個中國人更加珍惜自身的健康,平時擁有好的身體比生病就醫更為實際、有價值。自我保健於是將變成百姓家庭最為熱衷的消費,這將直接刺激保健市場的全面繁榮。 傳統醫療難以勝任 未來誰為中國人保健,日益成為一個懸而未決的社會焦點。 正在進行中的醫療保險制度的改革,將中國人的保健模式從生病後才開始治療、調節,轉化成事前的健康預測和疾病預防。但中國的現行醫療保健體制的主體--醫院,卻無法承載如此使命,因為他們面對的不是以前的少數病人,而是全國所有的13億人,包括健康人、亞健康人和病人。 一般人去看醫生時,往往只有5分鐘的當面診斷時間。考慮到有限的時間和繁瑣的手續及規定,人們需要一種更加有效、友好的保健手段。 況且,對於10億沒有疾病特徵的亞健康人、1億健康人,事前的疾病預防和日常保健,醫院更是無能為力。 社會分工讓出社區保健市場 醫療體制改革以後,專業化趨勢使大醫院完全退出了社區保健市場,中小型醫院進入社區保健市場明顯乏力。 大型醫院占領高端市場;醫療體制改革使公費醫療的比例大幅度減少;為了增強競爭實力,醫院加大了設備及技術投資,造成成本增加,因而診治費用增加;以上因素造成病人明顯減少,使在醫院的經營戰略發生轉變。 大型醫院今後將占領醫療保健的"高端市場",著重於科研及醫療水平的提高;重、大、難、新病的診療以及與國際接軌進行國際性交流。 中小型醫院專治常見病;中小型醫院將以常見病診治,傳染病預防,青少年生長發育期防病指導,中老病的防治為主營項目,同時開展社保、社區醫療。 但中小型醫院發展思維未能跟上現代意識,市場開發能力及策劃能力不足,進入社區保健市場經常是有名無實。 因此,大中小型醫院目前和今後無暇顧及社區保健市場,為我們提供了面對健康、亞健康人群(個體)的機會,提供了利用我們最新、最全面、最快捷、最合理的高科技個人健康檢測設備進行檢測的機會;提供了透過社區服務手段經營的空間,由此產生的投資具有長久見效、穩定、有保障的效果。 營養保健食品誰能定錯對 中國人的健康觀念發生劇變,人們希望通過各種保健品來防止各種疾病,帶來健康和長壽的生活。專家因此斷言:保健食品將成為21世紀的主流食品。 保健食品隨之迎來了新機遇。保健食品從饋贈禮品走向了日常消費。專家估計,2001年中國保健食品銷售可達500億元,到達2010年,這個數字還可能再翻一番。 ....另一方面,國內人均31元的保健食品消費額,僅僅是日本人的1/12和美國的1/17,這預示著中國保健食品的巨大發展空間。 雖然近年來的"保健品熱"使中國人的健康意識得到了一次提升,但保健品廠商大量虛假的廣告宣傳,使大批沒有獲得理想效果的消費者產生懷疑,最終導致了保健品只領風騷兩三年的厄運。 雖然,"保健品+大量廣告"的保健模式不能為中國人帶來真正的健康。保健品作為一個孤軍深入者,缺乏健康觀念培育、保健知識普及、健康檢測、保健效果評估等全方位的支持系統。 中國人需要何種保健體系 事實證明,無論是去醫院,還是上街買來保健品在家服用,都不是中國人理想的健康解決方案。顯然,中國人已經進入需要個人保健顧問的年代。 中國人真正需要的是一種新型的社區保健體系。在這裡,他們將會學到世界先進的保健觀念和知識,學會健康的生活方式,他們能夠得到定期的健康檢測和健康跟蹤,並享受專家級的個人保健服務,而得到所有這些,他們只需移步街頭巷尾"健康驛站",不須排隊等候,不用看某些醫生的冷臉,不用做各種令人生畏的化驗檢查,並且只花很少的錢。 而實現這種夢想的關健是:我們如何能夠在街頭巷尾的"健康驛站"里,得到與醫院同樣準確的檢查結果,並據此制定有效的個人保健方案? 這意味一種對舊醫療體制的挑戰,但更蘊藏著無限的事業機會。

消費者健康

從印度尼西亞消費者健康來看健康消費應該注意的問題

增強免疫力

雖然印度尼西亞消費者的生活質量和健康狀況近二十年大幅改善,尤其印度尼西亞當局為了提升人民生活質量於1992年頒布健康法令以來,隨著各項醫療建設與疾病預防措施的推展,過去盛行的傳染性疾病已獲得妥善控制,例如麻疹、白喉、小兒麻痹等。但是,印度尼西亞位處熱帶且受氣候變遷影響甚巨,每年遭逢洪水、暴雨等天然災害的侵襲;再加上印度尼西亞基礎建設尚不完善,多數民眾無法取得乾淨的飲用水,使得傳染性疾病仍然位居死亡主因的第一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印度尼西亞成人死亡率為190‰,而造成死亡的原因有41%來自於傳染性疾病。目前印度尼西亞最盛行的傳染性疾病分為三類,首先是肺結核,印度尼西亞平均每天有將近250人死於肺結核,而且預估每年平均增加五十萬個新病例。其次為瘧疾,該疾病盛行於印度尼西亞鄉村地區,每年造成至少一千人死亡,根據印度尼西亞當局統計,印度尼西亞2011年有256,500個病患罹患瘧疾。第三個主要傳染性疾病為登革熱,根據印度尼西亞衛生部2010年統計,有超過十五萬民眾罹患登革熱,且同年超過1,300個登革熱病患因此而死亡。
有鑒於傳染性疾病至今仍盛行於印度尼西亞各個地區,並且是印度尼西亞主要的致死原因,民眾除了加強改善自家衛生條件與飲用水安全以避免受到傳染外,也逐漸尋求增強抵抗力和預防疾病的方法。尤其經濟收入較高的中上階層,開始認知到可以藉由保健食品來提升免疫力,降低生病機率。由於印度尼西亞目前市面上主打增強免疫力的產品類型並不多,主要是維他命與當地傳統藥方,再加上世界衛生組織預估,印度尼西亞在未來數年仍然必須面對傳染性疾病盛行的問題,因此從保健食品市場的角度來看,增強免疫力功能的保健食品相當具有市場發展潛力。

調節血脂、血壓和骨骼強化

除了免疫調節功能的產品,照顧老年人口的產品亦具備市場潛力。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印度尼西亞隨著經濟與都市化的發展,印度尼西亞嬰兒死亡率在十五年間從68‰降低為32‰,而人民的平均壽命也於2009年達到68歲,其中男性平均壽命為66歲,女性為71歲。此外,印度尼西亞人口數量龐大,2011年老年人口占全體人口6%,超過一千三百萬人。隨著人民壽命的增長與生活條件的改善,民眾開始注意預防老年慢性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和骨質疏鬆等問題(Euromonitor, 2012)。其中針對老年慢性疾病可發展的產品包含,調節血脂、血壓以及骨骼強化的保健食品。

綜上

身體健康消費對我們提高抵禦疾病的侵害有著重要的意義,鑒於印度尼西亞的情況,我們應該對身體健康消費予以重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