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動脈瘤

假性動脈瘤 (pseudoaneurysm,PSA)指動脈管壁被撕裂或穿破, 血液自此破口流出而被主動脈鄰近的組織包裹而形成血腫,多由於創傷所致。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pseudoaneurysm
  • 就診科室:心內科、血管外科
  • 常見發病部位:動脈
  • 常見病因:動脈壁全層破裂出血,血管周圍軟組織在破口周圍形成血腫,動脈搏動的持續衝擊力使血管破口與血腫相通形成
原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

原因

假性動脈瘤是血管損傷的併發症,因火器傷、刺傷、醫源性損傷等致動脈壁全層破裂出血。由於血管周圍有較厚的軟組織,在血管破口周圍形成血腫,因動脈搏動的持續衝擊力,使血管破口與血腫相通形成搏動性血腫。約在傷後1個月後,血腫機化形成外壁,血腫腔內面為動脈內膜細胞延伸形成內膜,稱為假性動脈瘤。它與真性動脈瘤的區別在於,它不像真性動脈瘤那樣具有動脈血管的外膜、中層彈力纖維和內膜三層結構。

臨床表現

局部有腫塊,並有膨脹性搏動,可觸及收縮期震顫,聽到收縮期雜音。壓迫動脈近心側可使腫塊縮小,緊張度降低,搏動停止,震顫與雜音消失。巨大動脈瘤可有鄰近神經受壓損害和遠側組織缺血症狀。如瘤內有附壁血栓形成,有可能發生血栓遷移引起遠側動脈栓塞而產生相應症狀,也可因外傷或內在壓力增加而破裂出血。

檢查

根據體檢時發現搏動性包塊伴震顫、聞及血管雜音,彩超、動脈造影及CT、MRI特徵性改變,假性動脈瘤診斷一般不困難。創傷性假性動脈瘤一般都有明確的外傷史。本病可在外傷後很長一段時間,甚至數年出現,凡在原受傷部位出現的包塊應首先考慮本病。感染性假性動脈瘤由於炎性腫脹掩蓋了搏動性腫塊的徵象,有可能誤診為軟組織水腫。因此輔助檢查更為重要。假性動脈瘤破裂出血的發生率及病死率極高,所以,臨床上須早期發現,及時治療。

診斷

診斷一般不難,除根據病史、體格檢查外,選擇性動脈血管造影必不可少。通過造影可了解假性動脈瘤的部位、大小、數目、載瘤動脈及瘤內有無附壁血栓,且往往血管造影顯示的瘤腔影像小於瘤體實際大小是其特徵,為診斷、鑑別診斷提供依據,為選擇治療方法提供參考。此外,CT和MRI檢查對診斷也有較大參考價值,尤其MRI在檢查巨大動脈瘤時可確定瘤內有無附壁血栓。巨大動脈瘤往往顯示各種成分的混雜信號,如血流與渦流因流空效應呈無信號,鈣化呈無信號,血栓為高信號,含鐵血黃素為低信號,動脈瘤為同心圓狀分層混雜信號,血栓均在動脈瘤壁的內面,可呈同心圓狀,動脈瘤腔因此縮小,僅占瘤體的一部分。

治療

假性動脈瘤自愈者很少,傳統的治療方法是手術,包括載瘤動脈結紮、動脈瘤切除端端吻合及血管移植、動脈瘤囊內血管修補等。血管內治療套用可脫球囊、鎢絲螺旋圈閉塞動脈瘤腔、載瘤動脈或用彈簧圈閉塞載瘤動脈;對鄰近鎖骨下動脈的頸動脈巨大假性動脈瘤,單用手術或血管內治療有較大困難者,用氣囊導管經血管腔內暫時阻斷載瘤動脈,再配合手術治療;對比較表淺的頸外動脈假性動脈瘤,在確診後用穿刺針直接穿刺動脈瘤,經穿刺針送入彈簧圈或鎢絲微彈簧圈閉塞動脈瘤。
假性動脈瘤是心血管病介入治療中常見併發症之一,為包裹性的血腫,與動脈穿刺部位相通,通常表現為有壓痛的波動性包塊,常伴發感染、出血以及局部壓迫、疼痛等症狀。其發生率在0.03%~0.3%,常見原因為拔鞘後不正確的壓迫,並與高血壓、動脈硬化、使用抗凝藥有關。此外,還與穿刺部位過低有關,當穿刺部位離股動脈太遠,如穿刺到股淺動脈時容易發生假性動脈瘤,因為此處沒有股動脈鞘制止出血,也沒有任何骨性結構可供適當壓迫止血。臨床上治療假性動脈瘤的常規方法為外科手術或內科局部加壓,這兩種方法,前者創傷性大,併發症多,須行:①動脈修復;②血管結紮;③瘤體切除;④血管吻合及血管移植術等。這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大,後者痛苦雖小,但治療效果不佳。可採取高位加壓並局部加壓後穿刺抽血治療,給患者減小了痛苦,縮短了疾病痊癒的時間,提高了療效。高位加壓並局部加壓包紮後穿刺抽血治療原理,是利用高位距假性動脈瘤上2~3cm加壓的作用力,減少局部動脈內血流量,使假性動脈瘤內血流量減少,血流形成的渦流速度減慢,而局部加壓,使假性動脈瘤內血液流入動脈內,進一步使瘤內的血量減少,均可使血液對假性動脈瘤壁的側壓力減小,有利於竇口癒合。再合併局部穿刺抽血,進一步使局部血腫減小,加速了假性動脈瘤的癒合速度。
七預後
假性動脈瘤一旦破裂,容易引起出血,腦出血容易導致昏迷、中風、偏癱等症狀,出血過多引起顱內壓升高,有生命危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