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月橋位於磁州城南關滏陽河上,又叫滏陽橋,磁州人叫南關大石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偃月橋
- 地理位置:磁州城南關滏陽河上
基本信息,地理位置,經歷,文學美景,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偃月橋位於磁州城南關滏陽河上,又叫滏陽橋,磁州人叫南關大石橋。該橋始建年代不詳,據《磁州志》載:“橋在州城南里許,跨河為梁,厥始久遠。”原橋“南北建石為崖,中壘石為圈,高約二丈五尺,闊三丈,長十二丈。兩頭耳圈各二,狀如娥眉。”金、元、明三個朝代,多次修繕。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該橋於大地震中坍塌。
經歷
清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州牧許之軾募捐重建,改名為“涉利橋”。這次修建中,將橋拱增高,並除去原來的四個小耳拱,改為三個大拱券。因橋面過高,車馬往來,極感困難。
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縣長孫振邦興眾動工,將原橋拆去進行重建,重建高度比原橋低一丈有餘,仍建三個大拱券,橋體為青石結構,橋身與兩端路面持平。橋兩側有青石望柱54根,石欄板53塊,每塊欄板高3尺、長4尺。兩端的石欄柱上雕有石獅,作戲球狀,威武逼真,精靈可愛。橋身拱券正中的每個券頂處,各雕有一汲水蛟龍頭首,起安瀾鎮水之意。三個橋孔有六個蛟龍頭首,也叫汲水神獸,大口張開,寓意隨時把來襲的洪水吸乾之態勢,栩栩如生。
文學美景
每逢中秋佳節,皓月當空,月橋形若長虹,橫臥波上,月光灌滿橋孔,天上明月,地上滏水,嫦娥弄波,靜影風荷,天上人間,如臨仙境。站在橋頭憑欄遠望,銀光長流,“滏橋秋月”實為天下奇觀。中秋之夜,文人墨客到此觀景賞月,吟詩作對,借景抒情。“滏橋秋月”亦被譽為磁州古八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