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邱”地名的來歷
倪邱鎮起名源於倪寬。倪寬幼時隨母曾在茨河南岸讀書,因家境貧寒,常從稼穡之事,做農活時就把儒家經典書籍系在鋤柄上,生活艱辛,不廢耕讀;晚上仍舊學至深夜,現存倪公祠院內的千年古柏樹幹上有一個類似燈台的結疤,相傳就是倪寬夜間讀書放置燈燭的地方。後來,倪寬升任御史大夫,公正廉明,名聞天下。對待部屬也是嚴格要求,有作奸犯科者,決不姑息。一年,安徽汝南郡細陽縣(今太和縣倪邱鎮,他幼時讀書之地)茨河沿岸發生水災,地方官奏報後,皇上緊急撥款賑災,可下撥糧款多被地方官吏侵吞,土豪劣紳則趁機囤積食糧,最後分到百姓手裡的糧食便寥寥無幾。倪寬得知此事後,主動請旨前往查辦。
倪寬率眾到達安徽後,為避免打草驚蛇,命一路人馬抬轎從陸路向細陽進發,自己卻率少數人從水路前行,沿途了解了大量細陽縣令貪贓枉法,侵吞賑災糧款的證據。隨後把細陽縣令當堂革職查辦,一審結案。接著下令開倉放糧,並將知縣賄賂的千兩黃金給當地興建學堂。當地百姓感其恩德,就在茨河邊(倪邱鎮)建起了倪王廟和經鋤樓。至今遺蹟猶存。
御史大夫在西漢是三公之一,負責監察百官,相當於副丞相,所以倪寬也被後人稱為漢相。倪寬在御史大夫任中,忠心耿耿,憂君憂國,深得武帝信任。他在位八年(倪寬自元封元年為御史大夫,卒於太初二年12月,卒於任上,後歸葬千乘老家,而家中貧寒如故,其清廉可知。
倪寬逝世後,當地百姓感念其清廉無私、甘心為民,將其衣冠埋葬於茨河南岸,即今天倪王廟後的“倪谷堆”,因成土丘狀,後稱為“倪邱”。
倪寬的前世
倪邱鎮起名於倪寬。倪寬又叫兒寬,是漢代武帝時期的御史大夫,祖籍是山東廣饒縣石村鎮倪家村。倪寬出身貧寒,從小就跟父母種田,家裡沒有錢上學。後靠幫鄰近的農戶打短工掙錢上了學。在上學時幫同學們做飯又掙了部分學費。他先在同鄉歐陽生那裡學習今文尚書,後又從師孔安國學習古文尚書。後來,他又千里迢迢來到汝陽郡細陽穀堆集向多才多藝、知識淵博的柳林先生學習經書。倪寬高高的個頭,寬寬的面頰,憨厚的表情,誠懇的姿態。柳林先生一見到倪寬就很喜歡,想收他為弟子,但為了更好地培養他就有意對他進行了多次考驗。第一次,倪寬要拜先生為師,先生則說我是一個農民,種莊稼要為土地上糞,倪寬聽完後就拿起木鍬去除糞,不嫌髒不怕累,手磨破了直到把一窯糞出完才上來。第二次,要拜先生為師,先生又說我們為了生活要下河捕魚,倪寬聽後拿起漁具馬上下河,腿劃破了,鮮血直流也不上岸,直到捕滿了一簍子魚才上來。第三次,倪寬又要拜先生為師,先生說地里莊稼長草了,我要去鋤地。倪寬二話沒說,扛起鋤頭就跟先生下地,累了也不休息,火毒的太陽曬得身上起了水泡,直到把那塊地鋤完。先生被他的真情所感動,就收下他為弟子。四個寒暑學好經書回到故鄉。
倪寬在下田幹活時總是把經書捆在鋤頭上,休息的時候就攤開學習一會兒,然後再繼續幹活,因此《帶經而鋤》的美麗故事就流傳下來,是有史料記載的第一位勤工儉學的先例。人們為了紀念他,在他跟柳林先生學習經書居住的地方建起了經鋤樓。
倪寬墓碑
倪寬勤奮好學,知識豐富,性情又溫良謙讓,猶為鄉里稱讚。當時皇上急需五經博士,令各郡選取青年入京。倪寬在郡試中被選定送到京城長安,經過考試做了掌故。
公元前126年又從師褚大,經考試做了廷尉文學卒史,當時的廷尉是張湯。張湯刑法殘酷,素有酷吏之稱,所用之人,都是些善於施用嚴法酷刑的人。倪寬為人溫良清廉,擅長文學,不善於動武,所以在廷尉府以不熟悉刑律為名不被重用,被派到北地管理畜牧數年。由於他勤懇從事,牛羊餵的膘肥體壯,賬目做的清清楚楚。有一次回廷尉府送回報材料(畜薄)時,正直廷尉府有疑案未決,幾次奏報,均被漢武帝駁回。倪寬把畜牧簿冊交待完畢後,不一會兒來到大家面前說我寫了一篇奏章,你們看如何?大家看後說寫的好。這時正趕廷尉上朝回來見大家喜笑就問是怎么回事?有人把倪寬寫的奏章交給了他,他看後也說寫得好。第二天上朝呈給了皇上,武帝看後大悅,說本奏章非一般官吏所寫,出自何人之手?張湯說是本府文學卒史倪寬。張湯回到廷尉府後就宣布倪寬為奏讞椽。倪寬在廷尉府期間,說服張湯和廷尉府官吏,學習經學,減輕刑罰,申張正義,懲處邪惡,成績卓著。漢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張湯做了御史大夫,推薦倪寬為侍御史,掌握糾察舉薦官吏之權。漢武帝召見倪寬,讓他講論“經學”。倪寬引經據典,講得非常精闢透徹。漢武帝大悅,提升他為中大夫,專管朝廷議論之事。
倪邱鎮與倪寬的不解之緣
北京有個太和殿,安徽有個太和縣。安徽阜陽市的太和縣,在古時稱歸汝陽郡,稱 “細陽縣”,一條發源於河南的黑茨河從境內穿流而過。在太和縣城以北30公里的茨河南岸的倪邱鎮地望內,有一爿始建於明朝的“倪公祠”、“經鋤樓”、“課最堂”和“倪寬衣冢墓”等古代建築。祠內的參天古柏已歷經500多年的世事滄桑。“危樓高聳,俯瞰茨河秋夜,月明掩映清絕”,縣誌中記載了當時的壯麗景色。
在“倪公祠”,供奉著我國漢代御史大夫倪寬。祠堂兩側柱子上有一副讚頌御史大夫倪寬的對聯:“御史名百世,遺德裕後人。”因為倪寬童年時曾經在細陽生活、學習過,從政後還親自處理過細陽的經濟案件,其清正廉潔的品性給當地百姓留下了難忘的印象。為紀念御史倪寬,明嘉靖年間建“倪公祠”,萬曆年間建“課最堂”、“經鋤樓”,栽翠柏,清乾隆年間設“經鋤書院”,民國時期設中心學堂,並將該地取名“倪邱”。每逢清明時節,祭祀的人絡繹不絕,祠內煙火極盛。
“倪公祠”、“經鋤樓”等建築群,1981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倪寬其人其事
倪寬(公元前169年—公元前103年)又名兒寬,字仲文,祖籍山東省廣饒縣石村鎮倪家村人,他在御史大夫任位八年,卒後歸葬故里。遺有《倪寬》九篇,《倪寬賦》二篇,《封禪頌》等著作。倪寬在我國歷史上,不僅是一位優秀的監察官員,而且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經學家和水利專家。他勤奮好學、體國恤民,清正廉明,寬徵稅賦,獎勵耕作,興修水利,影響深遠。
東漢史學家、文學家班固在《後漢書》中專章寫有《倪寬傳》。唐代大書法家褚遂良取其內容寫有《倪寬贊》書法名帖,盛讚漢武帝治國有方,選賢任能,使漢初人才輩出,濟濟如雨的盛狀。褚文中所列董仲舒、司馬遷、桑弘羊、倪寬、張騫、蘇武、霍去病等數十人皆是經國大才,後世很難見到這么人才濟濟的盛況,但獨以《倪寬贊》為篇名,足見倪寬聲望和影響之大。
倪寬幼時父親早逝,家境貧寒,靠母親給人做傭工為生。倪寬10多歲時,逢災荒之年,跟隨母親逃荒到汝南郡細陽縣(今安徽省阜陽市所轄太和縣)。因交不起學費,倪寬不得不 “勤工儉學”,在當時的郡國學校伙房幫助做飯,以此求得學習的機會。他還時常被雇為短工,每當下地幹活的時候,總是把《道德經》、《論語》、《孝經》、《五經》(《詩》、《書》、《禮》、《易》、《春秋》)等經書掛在鋤把上,休憩時認真誦讀,細心研究,“帶經而鋤”的故事遂流傳甚廣。此後,倪寬又分別受到孔子後裔、西漢經學博士孔安國,西漢著名學者歐陽生的身傳親授,在經學特別是《尚書》研究方面有了很深的造詣,被當時的郡國選詣為博士。
“經鋤樓”為倪寬幼年讀書處,後人為紀念他“勤奮好學、為民寬厚”,於明嘉慶年間建此方形兩層小樓,“經鋤樓”三字為清代著名書法家梁獻手筆,清乾隆40年又在此建“經鋤書院”。倪寬勤勉好學的精神激勵著後人為實現人生價值而奮力拚搏。而“帶經而鋤”這一典故,也因此成為形容生活貧苦依然堅持學習的常用成語。康熙皇帝也曾取自“帶經而鋤”的典故,御書中堂“帶經堂”三個筆力遒勁的大字,御賜給刑部尚書、詩壇領袖王士禛(號漁洋山人),鼓勵學習。
明嘉靖年間,後人為紀念倪寬“勤奮好學,為民寬厚”所建,是太和八景之一,史稱“鋤樓映月”。倪公祠--始建何年不詳,據史料記載是明萬曆二年知縣劉玠重建,清乾隆40年知縣宋丁奇又修。知縣每年捐白銀20兩作經鋤書院經弗,清同治五年當地人馬懷珍重修,清末,經鋤書院改名遜師國小。後遭兵亂竹辦,藏書已無存。經鋤樓--明嘉靖年間建有方形兩層小樓,取名經鋤樓以紀念倪寬“經鋤樓"三個字是清大書法家梁巘手筆。
太和八景 倪邱一景
倪邱原為漢代名儒倪寬讀書與為官賑災之地。其墓位於倪邱茨河故道東岸,習慣稱倪邱谷堆,後人在谷堆上建有倪公祠。祠有正殿三楹,中塑倪寬像,殿前三楹為課最堂,東側有取“攜經而讀,荷鋤而耕”之意命名的經鋤樓,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重修,亳州書法家梁獻題匾額。樓下河水迂迴,佳木蔥翠。前人美其名曰:經鋤映月。
清人吳漢騰有詩為證:“古墓嵯峨祠宇新,祠邊樓影占芳津。憑欄欲問經鋤地,唯有當時照月人
。
”又清人陳以厚詩:“茨流浩浩繞荒丘,磨滅殘碑幾度秋?千載猶知耕讀意,經鋤爭羨有傳樓。”
蘇果超市
倪邱鎮蘇果超市於2010年底開始營業,至今購銷兩旺。隨著倪寬公園、文化站等建設規模的擴大,有效帶來了物流業、餐飲業、蔬菜種植業、養殖以及屠宰等行業的整體盤活,為倪邱經濟發展注入了動能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