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目標
《候鳥遷飛通道保護修復中國行動計畫(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將90%的候鳥遷飛通道關鍵棲息地納入有效保護範圍、80%以上的候鳥種類得到有效監測等目標。
計畫全文
候鳥遷飛通道保護修復中國行動計畫(2024—2030 年)2024 年 6 月
目錄
第一章 中國候鳥保護概況 5
第一節 中國候鳥資源 5
第二節 中國候鳥遷飛通道 6
第三節 保護成效 9
第四節 面臨形勢 11
第二章 總體要求 13
第一節 指導思想 13
第二節 基本原則 13
第三節 行動目標 14
第三章 總體布局 15
第一節 東北區 16
第二節 華北區 16
第三節 蒙新區 17
第四節 青藏區 18
第五節 西南區 19
第六節 華中區 20
第七節 華南區 20
第四章 主要行動 23
第一節 遷飛通道保護網路建設行動 23
第二節 關鍵棲息地修復行動 24
第三節 調查監測能力提升行動 25
第四節 人鳥友好行動 27
第五章 保障措施 29
第一節 加強組織領導 29
第二節 完善投入機制 29
第三節 強化科技支撐 29
第四節 拓展國際合作 30
第五節 積極宣傳引導 30
第一章 中國候鳥保護概況
第一節 中國候鳥資源
我國地域遼闊、地形複雜、氣候多樣,自然生態系統類型豐富、為鳥類生存繁衍和自然進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據統計, 我國現有鳥類1500餘種,占世界鳥類種數的13%,是世界上鳥類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其中,候鳥超過800種,約占全國鳥類種數的53%, 包括國家一級保護鳥類47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145種,涉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以下簡稱 IUCN名錄)極危(CR)鳥類8種、 瀕危(EN)鳥類16種、 易危(VU)鳥類45種。另有大量物種被列入政府間候鳥及其棲息地保護雙邊協定。
我國候鳥中約有水鳥280餘種, 約占我國水鳥種數的96%、候鳥種數的35%,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29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52種,IUCN名錄極危鳥類7種、瀕危鳥類8種、易危鳥類26種,代表性鳥類有鶴鸛類16種、雁鴨類 54種、鴴鷸類 78種、鷗類39種。有陸鳥510餘種,約占我國陸鳥種數的45%、候鳥種數的65%,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18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93種,IUCN名錄極危鳥類1種、瀕危鳥類8種、易危鳥類19種,包括鳴禽類 384種、猛禽類66種、陸禽類18種、攀禽類50種。
第二節 中國候鳥遷飛通道
全球有9條主要候鳥遷飛通道,其中4條經過中國,分別為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通道、中亞遷飛通道、西亞—東非遷飛通道以及西太平洋遷飛通道。
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通道。北起俄羅斯遠東地區和美國阿拉斯加,途經中國、韓國、日本等東亞區域,南至東南亞和大洋洲,涉及22個國家及地區,是世界上受威脅種類最多的候鳥遷飛通道。在我國,此通道主要覆蓋東北、華北、華中、華東、華南、南海以及西南、西北的部分區域。有280餘種遷徙水鳥和510餘種遷徙陸鳥經過此通道,代表性水鳥有勺嘴鷸、丹頂鶴、卷羽鵜鶘、東方白鸛和中華秋沙鴨等,代表性陸鳥有大鴇、紅翅綠鳩和黃胸鵐等。
中亞遷飛通道。北起俄羅斯西伯利亞,途經中亞,南至西亞和南亞等地,覆蓋30餘個國家和地區。在我國,此遷飛通道主要經過中部和西部地區,主體包括青藏高原和新疆。有180餘種水鳥和420餘種陸鳥涉及此通道,代表性水鳥有黑頸鶴、斑頭雁和蓑羽鶴等,代表性陸鳥有獵隼、玉帶海雕和黃喉蜂虎等。
西亞—東非遷飛通道。北起俄羅斯,南至東非,途經薩雅克—北哈薩克乾草原與湖群以及肯亞湖泊系統等重要棲息地,涉及50餘個國家和地區。在我國,此遷飛通道主要經過西部區域,特別是新疆地區。以雀形目和猛禽為主的200餘種陸鳥和140餘種水鳥經過此通道,代表性物種有白頭硬尾鴨、波斑鴇和紅腳隼等。
西太平洋遷飛通道。北起俄羅斯遠東地區以及美國阿拉斯加的北極和亞北極區域,經過美國夏威夷等太平洋島嶼和太平洋西部區域,南至澳大利亞、紐西蘭等10餘個國家和地區。在我國,此遷飛通道主要覆蓋東部沿海地區及包括東海、南海諸島在內的太平洋島嶼。此通道以海洋性鳥類為主,代表性物種有斑尾塍鷸、白額鸌、紅腳鰹鳥和中華鳳頭燕鷗等,總計約100餘種鳥類。
圖1中國候鳥遷飛通道示意圖
第三節 保護成效
多年來,我國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統籌推進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建設,建立健全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持續加強瀕危鳥類及其重要棲息地保護,取得顯著成效。
鳥類調查監測網路初步構築。近20年來,我國開展了以候鳥種群數量為主的調查監測活動,包括全國水鳥同步調查、全國越冬水鳥同步監測、全國越冬鶴類調查等,調查監測物種不斷增多、覆蓋地域持續擴大。全國鳥類觀測網路共建立380個觀測樣區,包括2516條樣線、1830個樣點,涵蓋森林、草原、濕地、農田和城市等典型生態系統。截至2021年底,全國共114家單位參與鳥類環志工作,累計環志鳥類845種400萬餘只,年環志量10萬餘只,利用衛星定位技術對100多種候鳥進行追蹤監測,獲取了準確的遷徙路線和物候信息,為促進候鳥研究、加強棲息地保護奠定了重要基礎。
重要鳥類保護地體系逐步完善。自1975年建立青海湖鳥類自然保護區以來,我國相繼建立了2000餘處涉鳥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等自然保護地,初步建成了由82處國際重要濕地、58處國家重要濕地和1129處省級重要濕地構成的重要濕地體系。按照中央統一部署,我國正在推進自然保護地整合最佳化工作,進一步健全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並統籌納入生態保護紅線管理。我國重要鳥類棲息地保護框架已基本形成。
瀕危鳥類種群數量穩中有升。截至2021年,我國共對70餘種珍稀瀕危鳥類組織開展了專項調查,對20餘種珍稀鳥類實施了系統保護,有效促進了相關鳥類種群數量明顯增長。如白鶴種群數量由上世紀80年代的百餘只,增長到5000餘只;黑嘴鷗由上世紀90年代的不足3000隻,發展到超過22000隻;黑臉琵鷺由上世紀90年代的500餘只,增長到6000餘只。
鳥類疫源疫病防控工作有序開展。我國已建立720處國家級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搭建了“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信息管理系統”平台,初步建成全國候鳥疫源疫病監測與防控體系。成功控制了青海湖野鳥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遏制了多起野生鳥類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發生與傳播,為候鳥遷飛提供了疫源疫病防控安全螢幕障。
國際合作水平顯著提高。我國已批准實施《生物多樣性公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以下簡稱《濕地公約》)等30多項環境相關多邊公約,率先發布了《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國別方案》,以本國實踐助力各項國際公約發揮更大效力。近年來,我國先後舉辦了《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以及《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等重要國際會議,為實現全球治理和可持續發展多邊合作搭建交流平台;推動通過《昆明宣言》《武漢宣言》,為《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最終達成做出積極貢獻。此外,我國成功推動黃(渤)海候鳥栖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地,白鶴等多種珍稀候鳥保護案例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讚譽,在國際合作中的主動性和深入水平明顯提升。
第四節 面臨形勢
當前,我國候鳥及其棲息地保護工作呈現總體改善的良好態勢,但由於候鳥遷飛通道涉及範圍廣、保護對象多,加之近年來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加劇,候鳥及其棲息地保護仍面臨諸多問題與挑戰。一是部分棲息地面臨威脅。全國候鳥重要棲息地中,仍有相當部分存在保護管理空缺,且大部分棲息地較為分散,調查監測設施不完善。外來物種入侵、濕地萎縮、水質污染、人為盜獵及氣候變化等因素,對候鳥的活動範圍和棲息環境造成負面影響。二是保護管理體系尚不完善。長期以來,我國候鳥保護工作主要集中在白鶴、東方白鸛等少數瀕危物種和鄱陽湖、黃河三角洲等局部重要棲息地上,保護措施也較為單一,全過程、一體化保護局面尚未形成,棲息地修復的科學性、系統性有待提升,科技支撐不足。三是資源監測能力亟需加強。囿於候鳥的遷飛特性以及調查監測手段落後,鳥類調查覆蓋種類和範圍均有較大局限性。各地候鳥資源監測存在同步性和連續性較差,數據獲取和共享困難、分布不均衡、可比性和兼容性不足等問題。禽流感等疫源疫病威脅較大,監測預警能力不足。四是社會保護氛圍有待提升。隨著社會進步,人民民眾對保護候鳥及其棲息地的共識日漸增強,但部分地區仍存在過度擠占或不合理利用自然生態空間的現象,捕鳥毒鳥事件仍未禁絕,局部地區鳥類保護與民眾生產生活間的矛盾不容忽視。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對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濕地保護工作高度重視。特別是2022年1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開幕式上莊嚴承諾,“中國將推動國際交流合作,保護4條途經中國的候鳥遷飛通道”。為我國候鳥遷飛通道保護修復工作指明了方向。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加強我國候鳥遷飛通道保護和修復工作,系統提升候鳥重要棲息地科學管理水平及調查監測能力,切實履行我莊嚴承諾,需全面啟動實施候鳥遷飛通道保護修復行動,推動形成統一有序的候鳥及其棲息地協同保護格局,積極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和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新亮點,為引領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濕地保護事業貢獻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第二章 總體要求 第一節 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保護生物多樣性、促進人鳥友好為目標,加快構築系統完整的候鳥遷飛通道保護網路,切實提升關鍵棲息地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著力補齊候鳥保護管理和調查監測短板,積極履行國際公約,以實際行動推動全球生態環境治理和生物多樣性保護進程,為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快構建全球生命共同體貢獻力量。
第二節 基本原則
堅持系統保護,協同推進。針對我國候鳥種類多、遷飛線路長、覆蓋面積大等特點,開展候鳥生活史各階段完整保護和遷飛通道各節點協同管護,綜合推進多種舉措,形成系統保護合力。
堅持問題導向,突出重點。圍繞候鳥遷飛通道的主要問題,重點關注旗艦種、傘護種、瀕危種、優勢種和生態價值突出的物種及其棲息地保護,合理確定保護修復措施和任務。
堅持統籌兼顧,和諧共生。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統籌生態保護和民生髮展需求,積極探索候鳥保護與社區經濟和諧共存、共同發展模式,平衡區域長遠利益和社區近期發展權益。
堅持科技引領,創新發展。積極運用地理信息系統、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完善候鳥遷飛通道保護科技支撐體系。著力推廣國內外高新技術和科技成果,為候鳥遷飛通道保護提供創新發展動力。
第三節 行動目標
到2030年,將90%的候鳥遷飛通道關鍵棲息地納入有效保護範圍,形成較為完善的全國候鳥遷飛通道保護網路。遷飛通道上的關鍵棲息地生境質量明顯改善,基於自然的棲息地適應性管理體系初步建成,關鍵棲息地候鳥數量保持穩定或有所增加,多元共享的全國性鳥類及其棲息地調查監測體系基本建成,技術水平明顯提升,站點布局更為均衡,80%以上的候鳥種類得到有效監測。保護候鳥、人鳥和諧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愛鳥護鳥的社會氛圍全面形成,推動我國由全球候鳥保護工作的參與者向引領者轉變。
第三章 總體布局 根據我國動物地理區劃,全國可分為東北區、華北區、蒙新區、青藏區、西南區、華中區、華南區等7個動物地理區,綜合考慮受威脅候鳥物種數量、候鳥種群數量占全球(遷飛路線)比例和候鳥數量等指標,篩選了821處候鳥遷飛通道關鍵棲息地。通過全面強化保護管理和生態修復,實現對我國4條候鳥遷飛通道的整體協同保護。
圖2中國候鳥關鍵棲息地分布圖
第一節 東北區
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和內蒙古的東北部,分為大興安嶺、長白山、松遼平原3個亞區,主體位於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通道內,東部同時位於西太平洋遷飛通道內。區內共有關鍵棲息地126處,主要分布在大小興安嶺、長白山山地、松花江流域、遼河平原和三江平原等地。代表性候鳥有丹頂鶴、白鶴、東方白鸛、中華秋沙鴨、黑臉琵鷺、大濱鷸、栗斑腹鵐和虎頭海雕等。
該區域因農業開墾等活動造成局部沼澤濕地萎縮,影響濕地植被質量,導致鳥類繁殖地、棲息地質量下降。針對有關問題,應加強生態用水供給保障,促進原生植被恢復,維護生境條件穩定。重點填補遼寧昌圖遼河、黑龍江興隆青峰等2處關鍵棲息地保護管理空缺;對內蒙古圖牧吉、吉林向海等30處關鍵棲息地實施生境修復;在遼寧遼河口、吉林莫莫格等38處關鍵棲息地加強鳥類監測設施建設;健全遼寧鴨綠江口、黑龍江呼中等31處關鍵棲息地環志站;完善內蒙古大興安嶺汗馬、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等56處關鍵棲息地疫源疫病監測站。
第二節華北區
包括北京、天津、山西、山東、河北南部、陝西中部、甘肅南部、河南北部、安徽北部、江蘇北部,分為黃淮平原、黃土高原2個亞區,主體位於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通道內。區內共有關鍵棲息地162處,分布於黃河、淮河流域,以及伏牛山、太行山和燕山等地。代表性候鳥有白鶴、東方白鸛、黑鸛、遺鷗、大鴇、青頭潛鴨和普通雨燕等。
該區域部分河流乾支流徑流量減少、污染比較嚴重,濕地生態功能退化、面積萎縮,部分地區植物群落結構較為單一,植被退化,生物多樣性受損。針對有關問題,應加強水系連通,改善水文水質狀況,因地因時開展封山禁牧,控制人為干擾,促進植被恢復。重點填補北京共青林場、天津漢沽灘涂濕地等25處關鍵棲息地保護管理空缺;對河北白洋淀、山西蘆芽山等46處關鍵棲息地實施生境修復;在江蘇洪澤湖、安徽阜南王家壩等57處關鍵棲息地加強鳥類監測設施建設;健全遼寧虹螺山、山東長島等35處關鍵棲息地環志站;完善河南小秦嶺、陝西牛背梁等49處關鍵棲息地疫源疫病監測站。
第三節 蒙新區
包括內蒙古大部、新疆大部、河北北部、陝西北部、甘肅北部、寧夏中北部等區域,分為東部草原、西部荒漠和天山山地3個亞區,主體位於東亞—澳大利西亞和中亞遷飛通道上,西部同時位於西亞—東非遷飛通道上。區內共有關鍵棲息地98處,主要分布在黃河、塔里木河、額爾齊斯河、內蒙古高原濕地、錫林郭勒草原、賀蘭山、祁連山、阿爾泰山等地。代表性候鳥有蓑羽鶴、白枕鶴、大天鵝、疣鼻天鵝、白頭硬尾鴨、鴻雁、雲雀和草原雕等。
該區域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部分河流斷流,湖泊萎縮甚至消失,草原退化面積較大,導致生物量減少、棲息地質量下降,生物多樣性降低。針對有關問題,應加強水資源配置管理,管控污染行為,採取封禁、退牧還草和草原補植等措施,提高濕地和草原生態系統穩定性。重點填補內蒙古多倫閃電河、新疆塔里木河等21處關鍵棲息地保護管理空缺;對陝西紅鹼淖、甘肅鹽池灣等25處關鍵棲息地實施生境修復;在內蒙古烏梁素海、寧夏賀蘭山等29處關鍵棲息地加強鳥類監測設施建設;健全青海柴達木梭梭林、寧夏平羅天河灣等8處關鍵棲息地環志站;完善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新疆哈納斯等29處關鍵棲息地疫源疫病監測站。
第四節 青藏區
包括青海、西藏大部、四川西北部、新疆南部、甘肅南部,分為羌塘高原、青海藏南2個亞區,主體位於中亞遷飛通道範圍內,西北部區域同時在西亞—東非遷飛通道內。區內有關鍵棲息地43處,主要分布在羌塘、若爾蓋、三江源、喜馬拉雅山和雅魯藏布江等區域。代表性候鳥有黑頸鶴、斑頭雁、蓑羽鶴、漁鷗、棕頭鷗、赤嘴潛鴨、獵隼、玉帶海雕等。
受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等影響,該區域冰川雪山消融減退趨勢加快,部分湖泊濕地面積擴張,草原退化面積較廣,生態系統穩定性下降。針對有關問題,應重點構建濕地周邊緩衝空間,降低人為干擾強度,加快退化草地修復。重點填補西藏羊卓雍錯、新疆阿克賽欽等8處關鍵棲息地保護管理空缺;對四川若爾蓋、青海三江源等16處關鍵棲息地實施生境修復;在西藏瑪旁雍錯、青海青海湖等8處關鍵棲息地加強鳥類監測設施建設;健全西藏羌塘、新疆帕米爾高原濕地等7處關鍵棲息地環志站;完善甘肅黃河首曲、新疆阿爾金山等12處關鍵棲息地疫源疫病監測站。
第五節 西南區
包括四川西部、西藏東南部、青海與甘肅南緣、雲南北部、貴州西北部,分為西南山地、喜馬拉雅2個亞區,整體位於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通道內,西部同時處於中亞遷飛通道內。區內共有關鍵棲息地46處,主要分布在三江併流區、喜馬拉雅南坡等區域。代表性候鳥有黑頸鶴、黑鸛、赤嘴潛鴨、斑頭雁、棕頭歌鴝、棕腹林鴝和金胸歌鴝等。
該區域部分地區不合理開發利用導致森林草原退化,鳥類棲息地萎縮且質量和穩定性降低。針對有關問題,應加強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管控,開展天然植被保護和受損植被恢復,擴大原生植被面積。重點填補四川岷江、西藏林芝等15處關鍵棲息地保護管理空缺;對貴州草海、雲南大山包等10處關鍵棲息地實施生境修復;在雲南劍湖、大熊貓國家公園等14處關鍵棲息地加強鳥類監測設施建設;健全四川貢嘎山、雲南哀牢山等12處關鍵棲息地環志站;完善四川九寨溝、甘肅洮河等14處關鍵棲息地疫源疫病監測站。
第六節 華中區
包括四川東部、重慶、貴州東部、陝西南部、甘肅南部、河南南部、湖北、湖南、江西、廣西北部、廣東北部、福建西部、浙江、安徽南部、江蘇南部、上海等區域,分為東部丘陵平原、西部山地高原2個亞區,整體處於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通道內,東部同時處於西太平洋遷飛通道內。區內共有關鍵棲息地292處,重點分布在長江中下遊河湖、長江三角洲、大別山、武夷山、羅霄山及東部濱海區域。代表性候鳥有勺嘴鷸、白鶴、丹頂鶴、東方白鸛、小白額雁、小青腳鷸、黑嘴鷗、小天鵝、中華鳳頭燕鷗、卷羽鵜鶘、仙八色鶇和中華仙鶲等。
該區域部分濕地萎縮,外來物種入侵加劇,水污染較為嚴重,局部林地人為擾動明顯,植被退化導致鳥類生境質量下降。針對有關問題,應重點提高水系連通性,加強水文調度管理,管控污水排放,加強原生植被恢復。重點填補浙江舟山島、四川沱江源頭等67處關鍵棲息地保護管理空缺;對上海崇明東灘、安徽安慶沿江濕地等54處關鍵棲息地實施生境修復;在江西鄱陽湖、河南董寨等91處關鍵棲息地加強鳥類監測設施建設;健全湖北神農架、湖南東洞庭湖等44處關鍵棲息地環志站;完善重慶大巴山、貴州梵淨山等75處關鍵棲息地疫源疫病監測站。
第七節 華南區
包括福建東南部、雲南南部、廣東、廣西南部、海南、香港、澳門、台灣和南海諸島,分為閩廣沿海、滇南山地、海南島、台灣、南海諸島5個亞區,主體位於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通道內,東部同時位於西太平洋遷飛通道範圍內。區內共有關鍵棲息地54處(不含香港、澳門、台灣和南海諸島),主要分布在南嶺山地、五指山、閩江口、漳江口、珠江口及沿海紅樹林等地。代表性候鳥有紅腳鰹鳥、勺嘴鷸、黑臉琵鷺、黑冠鵑隼、栗喉蜂虎、黃胸鵐、海南藍仙鶲和仙八色鶇等。
該區域人為干擾強度較大,部分江河源頭區和重要水源地棲息地破碎、生境退化,外來物種入侵影響較大,導致生物多樣性受損。針對有關問題,應強化關鍵棲息地及周邊人為活動監管,開展污染防治及退漁(養)還濕,修復地帶性原生植被。重點填補福建晉江圍頭灣、雲南富寧鳥王山等6處關鍵棲息地保護管理空缺;對廣東湛江紅樹林、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等20處關鍵棲息地實施生境修復;在福建漳江口紅樹林、雲南西雙版納等25處關鍵棲息地加強鳥類監測設施建設;健全廣東內伶仃福田、廣西冠頭嶺等14處關鍵棲息地環志站;完善廣西十萬大山、海南東寨港等14處關鍵棲息地疫源疫病監測站。
圖3中國候鳥關鍵棲息地與遷飛通道關係示意圖
第四章 主要行動 第一節 遷飛通道保護網路建設行動
健全保護網路。依據候鳥資源調查監測成果,開展遷飛通道沿線高保護價值棲息地劃建工作,健全“點—線—面”結合的保護網路。對821處關鍵棲息地中未納入有效保護範圍的144處棲息地,因地制宜統籌加強保護管理,通過就近納入自然保護地範圍,劃定重要濕地、生態公益林、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建設管護設施等方式,完善候鳥遷飛網路管理系統。建立關鍵棲息地動態擴展機制,基本覆蓋珍稀瀕危鳥類主要分布範圍。
完善管理制度。根據關鍵棲息地保護類型,嚴格落實各項保護管理制度,建立污染、非法獵捕和生境破壞快速反應查處機制。構建候鳥繁殖、越冬、遷飛、停歇期間關鍵棲息地野外巡護和動態發布工作制度,推動形成遷飛通道沿線協同保護機制,有效控制人為過度干擾、威脅候鳥生息繁衍的行為。在關鍵棲息地及周邊區域相關工程建設環境影響評價中,進一步強化對鳥類生境影響的論證,落實建設單位主體責任,嚴控工程建設及運營中可能出現的不利影響,加強生態保護與修復。
落實管理責任。壓實行業主管部門、自然保護地及相關管理機構責任,理順管理體制,加強鳥類遷徙前隱患排查和遷徙期巡護值守工作。提升管護執法能力,嚴肅查處非法獵捕鳥類、破壞關鍵棲息地等行為。推進基於自然的候鳥栖息地適應性管理,增強關鍵棲息地生態系統的健康水平和自然調節能力。
第二節 關鍵棲息地修復行動
結合三北工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等生態工程建設,重點推進201處受損關鍵棲息地修復工作,加快築牢國家生態安全螢幕障體系、全面改善候鳥栖息地整體生境。
棲息地生境修復。依據候鳥遷飛擴散趨勢,連通棲息地間遷飛廊道。通過植被恢復、水系連通等措施,營造連線不同生活史階段的踏腳石,提高候鳥種群交流水平。科學開展微地貌改造和原生植被恢復,強化植被掩蔽和擴充食源功能,豐富生境類型。在滿足防洪安全的基礎上,儘可能以植被或仿自然岸線穩固堤岸,增加近岸棲息地的複雜度和自然性。
棲息地污染治理。強化水資源配置與調度管理,根據季相變化,維護棲息地基本生態用水需求。採取退養還灘、生態種養、植物吸污、移除污染基質、暢通阻污排污通道、構建植物屏障等多種措施,逐步清理關鍵棲息地及周邊的污染源,降低累積影響,提升生態系統的自我清潔恢復能力。
外來入侵物種防治。建立外來入侵物種監測預警回響機制,綜合運用生物、物理和化學防控措施,防治以互花米草、鳳眼蓮等為代表的外來物種,補植恢復原生物種,填補生態位空缺,壓制外來入侵物種分布空間。
圖4 201處修復棲息地布局圖
第三節 調查監測能力提升行動
健全數據收集體系。加快制定候鳥調查監測技術標準,統一監測指標體系、技術規範和數據要求,組織全國候鳥資源同步調查。依託林草生態網路感知系統,完善候鳥調查監測監管系統,設立環志站點、監測站點、觀鳥和鳥類科研機構等多方監測數據接口,開展候鳥調查監測數據匯集管理和定期發布工作。加強數據系統整合,逐步實現日常巡護、觀鳥記錄、環志數據、科研監測成果等多源數據共享。
完善調查監測布局。依託候鳥關鍵棲息地管理機構或有關地區行業主管部門,強化已有站點和設施設備整合利用,統籌布局鳥類監測站、環志站、疫源疫病監測站建設。以實現候鳥關鍵棲息地鳥類自動監測為目標,基於全國821處關鍵棲息地現狀,布局262處鳥類監測站。以提升候鳥遷飛路線衛星追蹤調查能力為目標,選取151處關鍵棲息地,布設154個環志站點,基本建成全國候鳥遷飛通道環志體系。以強化鳥類疫源疫病防控能力為目標,依託國家級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選取249處關鍵棲息地,完善其中283個鳥類疫源疫病監測站設施設備。
提升調查監測技術。完善關鍵棲息地巡護、調查、監測等工作相關設施設備,改善基層站點監測數據傳輸網路,推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套用。提高基層人員專業監測技能,為提升候鳥遷飛通道協同保護水平提供支撐。
圖5關鍵棲息地監測體系建設布局圖
第四節 人鳥友好行動
提升愛鳥護鳥意識。依託各類自然保護地、候鳥栖息地景觀和自然條件,遵循綠色、低碳、可持續理念,配套建設觀鳥點、宣教點、科普小徑等戶外體驗設施,為公眾提供親近自然、體驗自然的機會。選擇建設基礎較好的關鍵棲息地,發展雲端體驗、網路直播等遠程教育體驗平台,豐富候鳥保護宣教產品供給路徑。開展線上線下候鳥保護宣傳,組織觀鳥講座等活動,提升全社會愛鳥護鳥意識。
建設人鳥友好社區。堅持政府主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鼓勵關鍵棲息地周邊探索綠色種養模式,逐步建立健全候鳥保護補償制度,有效調動全社會參與候鳥保護的積極性。因地制宜推動觀鳥、生態旅遊等人鳥友好產業發展,積極挖掘推廣創意產品,設計鳥類IP,打造並延長鳥類保護產業鏈條。結合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最佳化社區自然景觀和生態環境,全面推動人鳥友好社區發展。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一節 加強組織領導
堅持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落實的候鳥遷飛通道保護修復行動工作機制。國家林草局要充分發揮行業主管部門作用,積極推動候鳥遷飛通道保護體系構建,完善相關保護制度,健全有關保護技術規範,積極指導各地做好項目組織,推動行動計畫落實。有關部門要將候鳥遷飛通道保護修復工作作為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的重點領域,全面加強政策支持力度。地方有關部門要落實推進行動計畫的主體責任,將推進行動計畫作為加快生態文明建設、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一項重要抓手,統籌推動行動計畫實施,確保完成預期目標。
第二節 完善投入機制
著力健全重點項目資金支持和政策支撐體系,通過現有資金渠道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重點項目建設。鼓勵企業、金融機構和社會組織等各類經營主體,通過自主投資、公益捐贈、特許經營等多種模式參與行動計畫,鼓勵社會資金以市場化方式建立候鳥遷飛通道保護基金,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探索多種經營管理模式。
第三節 強化科技支撐
加強候鳥保護基礎研究及套用推廣,組織開展候鳥遷飛通道保護修復重大科技攻關。推廣國際先進候鳥調查監測技術及設備運用,加大專業人才培養力度,強化鳥類監測大數據智慧型採集與融合等信息化技術套用。持續加強開發建設活動對候鳥遷飛通道影響的跟蹤觀測和研究。建立行動計畫實施效果監測評估體系,提升重點項目組織實施的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
第四節 拓展國際合作
以“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為指導,在中俄、中韓、中日、中澳、中新等雙邊候鳥保護協定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候鳥遷飛沿線國家協同保護政府間合作機制。在切實抓好《濕地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等國際公約履約,以及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夥伴關係協定實施的基礎上,結合國家對外合作戰略,設立多元國際合作項目,擴大協作範疇,積極參與《保護野生動物遷徙物種公約》等談判交流,探索候鳥遷飛通道全程保護機制,打造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合作典範。
第五節 積極宣傳引導
廣泛運用線上線下多種途徑,開展野生動物保護法、濕地保護法、森林法等法律法規宣傳解讀,增強全民鳥類保護法律意識,形成知法守法、依法保護的局面。通過進校園、進社區、進機關等多種渠道,綜合運用多媒體及展覽展示等方式,大力推廣我國鳥類保護成效,宣傳我國候鳥遷飛通道保護修復成果,為全球候鳥保護提供中國方案,打造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