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製造

個人製造,似乎是一個有些弔詭的講法:與機器大工業緊密相關的“製造”,與“個人”有相當的“距離”。現今的技術文化中,“製造”是大工業的專利,它是同一性、標準化的同義語,是差異性的對立面,它剝奪了人對差異的追求,由此形成的獨斷性延伸至社會各個角落。

許多人簡單地將第三次工業革命等同於製造模式的數位化。而在長尾理論的提出者克里斯・安德森看來,第三次工業革命另外一個核心要素是基於新一代網際網路的“個人製造”,個人製造是“一場工業革命得以發生的最後一塊拼圖”。
然而,“製造”本不應離“個人”如此遙遠。亞里士多德認為,“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求知本性的外顯,正是將自己或他人的需求與自己的求知過程相結合的過程。設計、創造、製造本就是人求知過程中的組成部分,求知可以使得每個人都會有從事技術活動的衝動。但是,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大工業技術的發展使得作為個體的人與“製造”之間出現一個鴻溝,導致了一種不和諧的狀態。在機器大工業時代,這種“求知本性的外顯”成為少數人群的“技術特權”,多數人的這種需求被人類產生的技術壓制。剷除這種壓制,釋放每個人“求知本性的外顯”潛能,是當代技術發展應該追求的觀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