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個人徵信
- 分類:專有名詞
- 詞性:名詞
- 學科:經濟學
- 收錄記錄:8.7億(2015年)
- 信貸記錄:3.7億(2015年)
個人信用徵信是指依法設立的個人信用徵信機構對個人信用信息進行採集和加工,並根據用戶要求提供個人信用信息查詢和評估服務的活動。個人信用報告是徵信機構把依法採集的...
個人信用徵信是指依法設立的個人信用徵信機構對個人信用信息進行採集和加工,並根據用戶要求提供個人信用信息查詢和評估服務的活動。個人信用報告是徵信機構把依法採集的...
個人信用是整個社會信用的基礎。市場主體是由個體組成的,市場交易中所有的經濟活動,與個人信用息息相關。一旦個人行為失之約束,就會發生個人失信行為,進而出現集體失信...
個人信用報告是全面記錄個人信用活動,反映個人信用狀況的檔案,是個人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的基礎產品。為了結構清晰,根據信息類別不同將信用報告內容劃分為多個部分,每個...
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系統包括企業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和個人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企業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始於1997年,在2006年7月份實現全國聯網查詢。截至去年底,該資料庫...
徵信報告分為個人信用報告以及企業信用報告,是由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出具的記載個人信用信息的記錄,用於查詢個人或企業的社會信用。徵信報告分為三類,分別是個人基本...
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是中國人民銀行直屬的事業法人單位,主要任務是依據國家的法律法規和人民銀行的規章,統一負責企業和個人徵信系統(又稱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
個人信用體系是指根據居民的家庭收入資產、已發生的借貸與償還、信用透支、發生不良信用時所受處罰與訴訟情況,對個人的信用等級進行評估並隨時記錄、存檔,以便信用的...
個人信用制度是根據居民的家庭收入與資產、已發生的借貸與償還、信用透支、發生不良信用時所受處罰與訴訟情況,對個人的信用等級進行評估並隨時記錄、存檔,以便於個人...
徵信一詞源於《左傳·昭公八年》中的“君子之言,信而有徵,故怨遠於其身”。其中,“信而有徵”即為可驗證其言為信實,或徵求、驗證信用。徵信是依法採集、...
個人徵信系統又稱消費者信用信息系統,主要為消費信貸機構提供個人信用分析產品。隨客戶要求提高,個人徵信系統的數據已經不局限於信用記錄等傳統運營範疇,注意力逐漸轉...
個人徵信信息的適用,主要體現在合法採集數據、合法使用、提供數據合理的數據保存和使用時限、合理的數據質量保證制度、科學的數據安全保障制度等方面。本文立足個人徵信...
個人徵信報告裡記錄了個人的信用信息,主要包括個人基本信息,信貸信息(是否有銀行貸款、是否有逾期、信用卡透支記錄等)、非銀行信息(水、電、燃氣等公用事業費用的...
徵信業務,是指對企業、事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統稱企業)的信用信息和個人的信用信息進行採集、整理、保存、加工,並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活動。...
信用污點,也稱不良信用記錄。屬於個人信用記錄的時效範疇,銀行客戶申請貸款後由於某些原因,造成還款逾期記錄,即信用污點。不同銀行對個人信用記錄審批的尺度不同,隨著...
個人徵信牌照是2015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下發的《關於做好個人徵信業務準備工作的通知》中確定的一項業務,截止到2017年4月已有兩年多,但個人徵信牌照仍未下發。2018年...
個人信用信息--對評價個人當前信用價值有關的各項信息。個人信用信息主要包括三類:一是身份識別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工作單位等;二是貸款信息,包括...
《個人信用、徵信與法》是一本於2004年10月26日中國金融出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龍西安。1 ...
《個人信用徵信制度》,是中國金融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鐘楚男。...... 《個人信用徵信制度》,是中國金融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鐘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