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中心治療(Person-CenteredTherapy)是由羅傑斯於二十世紀四、五年代在美國所創立的一個心理治療取向,或會被稱為“非指導式治療”、“當事人中心治療法”。1950年代後期開始,直到1970年代,羅傑斯開始將理論擴展,提出治療中所需的特質和元素,並且進行大量的研究去支持“事主中心取向”的假設。羅傑斯所強調的事主自我治癒(self-healing)的能力,已經成為現今心理治療上其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基礎理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個人中心治療
- 外文名:Person-Centered Therapy
- 時期: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
- 國家:美國
介紹,起源與發展,治療目標,人的本質,存在主義,治療理念,人性觀,人格理論,心理治療,治療歷程,案例介紹,領域,影響與評析,
介紹
個人中心治療(Person-Centered Therapy)是由羅傑斯於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在美國所創立的一個心理治療取向,或會被稱為“非指導式治療”、“當事人中心治療法”[1]。與心理分析學派有很大的分別,強調人的正面成長和發展,並且非常著重治療師本身的態度如一致(Congruence) 、真誠(Genuineness) 、無條件考慮(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和同理心(Empathy)等,而非治療的技巧。
而且羅吉斯亦提出療治應由案主洞察自己的問題,而非如傳統心理分析治療等由治療師主導治療過程。
個人中心治療強調以下六個概念:
1. 真誠的治療關係:治療師與案主之間的關係應為誠懇的、自然的,使案主在無戒心的環境下治療
2 積極回應 (positive feedback) :治療師的真誠,而非假裝關注案主個人的問題。
3.無條件積極關注(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對案主的陳述,不帶批判性的態度,亦不作反對或贊成,僅去接納和認同、關懷案主。治療師在咨商過程中,應給案主賓至如歸的感覺。
4. 同理心(empathy):治療師傾聽案主自述後,站在案主的角度,設身處地的體會案主的內心世界。
5. 溝通:事主能夠接收到治療師的理解和接納。
6. 一致性:咨商師對案主能作到內外一致的接納關懷。
起源與發展
個人中心治療的理論主要源於1940年代羅吉斯所提出的人本主義心理學,當中不少概念來自存在主義的觀點,例如強調人的自由意志和責任,強調人生的意義等。 羅吉斯相 信人本身是可信任的,並且自身有能力去理解和解決自己的困難和個人成長[2]。
在起初的階段,個人中心治療被稱為“非指導性輔導” (non-directive counseling),強調治療師本身的態度和個人特質,並指出治療關係是決定治療效果的最重要因素。而精神分析學派一向重視的分析理論和技巧,則被羅哲斯所批評。
之後,到了1950年代,個人中心治療被稱為“案主中心治療”,強調在輔導過程中,以案主為中心的理念。而且在此階段的“案主中心治療”著重案主本身的世界觀多於澄清事主的感受。
從1950年代後期開始,直到1970年代,羅吉斯開始將理論擴展,提出治療中所需的特質和元素,並且進行大量的研究去支持“案主中心取向”的假設。
1980年代開始,“案主中心治療”開始被稱為個人中心治療,反映出該理論已不再局限於心理治療的領域上,其取向被廣泛擴展到教育、工業、小組、解決分爭,甚至是世界和平等領域或議題上。
羅吉斯所強調的案主自我治癒 (self-healing) 的能力,已經成為現今心理治療上其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基礎理論。因此,現今無論治療師採取何種理論取向,都非常強調以案主為治療中心的信念,並且相信事主有能力作出決定和改變。
治療目標
主要目標為使事主更加獨立並有更大程度的整合。
羅吉斯亦提出了四個指標以示自我實現的程度[3]:
對經驗的開放程度
對自己的信任程度
自我評估的內在動力
繼續成長的意願
人的本質
羅吉斯在他早期的著作里經已不斷強調信任事主本身的能力來促進其個人成長,而且羅吉斯亦指出治療師只需以真實的、關顧的、不帶批判性的態度去理解和與事主溝通,事主就會發生顯著的改變和成長。
以下五點綜合羅吉斯對人的本質的看法[4]:
基本上,人具有社會性、向善向上的傾向,人性是理性和切合實際的。人有力爭上遊的潛能,不僅會設法維持自己的生命,同時也在追求自我實現,以及提升生活的經驗。
人與人之間即使潛能有差別,但每一個人都會盡力改善自己的生活。
人基本上是自發的,所以每個人均有機會發展和運用自己的各種能力,以引導其生活。
如果人處在一個不受批評與威脅的環境中,並且能客觀的省視自己的問題時,他即能對未來作出建設性的抉擇。
人基本上是建設性的、可信賴的、善良的。
人的本質 羅傑斯在他早期的著作里經已不斷強調信任事主本身的能力來促進其個人成長,而且羅傑斯亦指出治療師只需以真實的、關顧的、不帶批判性的態度去理解和與事主溝通,事主就會發生顯著的改變和成長。
以下五點綜合羅哲斯對人的本質的看法:
基本上,人具有社會性、向善向上的傾向,人性是理性和切合實際的。人有力爭上遊的潛能,不僅會設法維持自己的生命,同時也在追求自我實現,以及提升生活的經驗。
人與人之間即使潛能有差別,但每一個人都會盡力改善自己的生活。
人基本上是自發的,所以每個人均有機會發展和運用自己的各種能力,以引導其生活。
如果人處在一個不受批評與威脅的環境中,並且能客觀的省視自己的問題時,他即能對未來作出建設性的抉擇。
人基本上是建設性的、可信賴的、善良的。
存在主義
經驗與關係導向的治療關係
存在注意治療
個人中心治療
完形治療
現象學:存在主義取向的基礎,個人中心取向的基本原理
這兩取向都把焦點放在當事人的直知覺上,
並呼應治療者進入當事人的主管世界中。
治療理念
個人中心學派的基礎概念是來自人本主義心理學,許多是Rogers在1940年代早期所闡明的觀念。此取向有許多概念和價值觀與存在取向是一致的。Rogers的基本假設是人在本質上是可以信任的,也就是人有自我了解及解決自己的問題的潛能,不須治療師指導性的介入,並且只要他們能融入特定的治療關係中,就能夠自我引導邁向成長。
一開始,Rogers就強調,治療師的態度和個人特質以及諮商關係,是讓諮商產生成果的主要決定因素。他一貫堅持,知識和技術是次要的。這種相信當事人有自我療愈能力的觀點,和其它許多以諮商者的技術,作為引導改變的重要媒介的理論,正好相反。很明顯,Rogers提出了一種以當事人自己為改變的媒介的理論,而引起了心理治療界的改革。
目前的個人中心治療,已經過一段改革的過程,並持續採取開放的態度,接受改變與變得更洗鍊。Rogers並未將個人中心理論當成已經定型而且完整的治療取向,他希望人們能將他的理論,當成是一種關於治療過程如何進展的假設,而不是定論。Rogers希望他的理論繼續演進,並接受改變。
不少做人文科學和哲學功夫的學者,尤其是做到一定境界者,其為人與為學,往往密不可分,其人生往往是其學問的最好詮釋。Rogers的情況正好如此。因此,我們認為有必要先介紹Rogers的生平事績,除了對Rogers有所了解,也可以藉此作為進入Rogers思想世界的階梯。
個人中心治療強調以下六個概念:
1.治療關係:事主與治療師之間的關係
2.事主本身的不一致(incongruence):事主的無助感、無力感和未能作出決定。
3.積極回應(positivefeedback):治療師的真誠,而非假裝關注事主個人的問題。
4.無條件尊重(unconditionalpositiveregard):不帶批判性的態度,不作反對或贊成,僅僅去接納和認同。
5.同理心(empathy):治療師需要深入理解和掌握對方的主觀感受和世界觀。
6.溝通:事主能夠接收到治療師的理解和接納。
人性觀
實現傾向、實現傾向與自我實現、心理環境、充分發揮功能者的特徵。
(一)實現傾向:Actualization
使個體所具有的種種能力得以施用,潛能得以發揮,讓個體先天具有的特性得以實現的內在欲求;是一個明顯的生長、發展、活動的趨勢,是一個求生存、求強大、求茂盛、求完滿的趨勢。
對Rogers而言,人類行為中只有一種基本動力來源,就是實現傾向,這種基本動力是正向的、充滿建設性與創造性的。
Rogers觀察到:個人不論在何種環境條件下,均有實現的傾向存在,即使是在不利的或充滿阻撓的環境下,個體仍會努力朝成長發展的方向走。
(二)實現傾向與自我實現
倘若提供給我們的環境條件是完全有利於個人成長的,則每個人都能充分表現出潛能的極限。
所以個人中心治療認為:只要提供促進成長的適當條件,當事人就會發展出能力,朝向建設性的成長;這種對人性採取積極正向的觀點,在治療實務上具有相當深遠的涵意,因為信任個人與生俱來就擁有讓自己從心理失調發展為心理健康的能力,治療者就可以將主要的責任放在當事人身上,心理治療的動力來自於當事人的覺察能力,以及借著自我指導來產生態度和行為改變的能力,而不是只聽從治療者的命令。
(三)心理環境
那什麼樣的環境才是有利於成長、發展的?這個環境中一定有幾種心理條件存在,最基本的要素是個人擁有的人際關係(特別是兒童早期)品質如何。而最最重要的心理條件就是:嬰兒天生對“無條件積極正向關愛”的需要。小嬰兒就是需要有人對他無條件地愛,這種愛是即使嬰兒的表現不如父母之意,父母也不會撤回的。
所以個人中心治療認為治療者需要具備的特質是
1.一致性:包括真誠、真實
2.無條件的積極尊重:包括接納與關懷
3.正確同理性的理解:能夠進入當事人的主觀世界,深入的了解他的感受
(四)充分發揮功能者的特徵
每個人充分發揮功能的方式不同,但過程中卻有些共同的特徵,包括:1.功能充分發揮的個人能覺知所有的經驗。2.功能充分發揮的個人每個時刻都是充分而豐富的。3.功能充分發揮的個人信任自己。4.功能充分發揮的個人能夠自由的做抉擇。5.功能充分發揮的個人是富有創造力的。6.在成為功能充分發揮的個人時會遇到一些困難。
人格理論
經驗與現象場、嬰兒的現象世界、自我的概念、正向關懷的需要與價值條件的形成、自我的疏離。
(一)經驗和現象場
經驗和現象場就是當事人在每一個時刻所具有的主觀精神世界,包括有意識的心理內容和沒被意識到的心理內容。
與現象場概念有關的主要思想如下:1.明確意識到的內容僅是當時全部經驗的一小部分2.個人總是按照現象場中所知覺到的樣子(個人的主觀世界)來構造現實,例:梵谷割耳朵。3.個人的現象場只有當事人自己才最確切知道,一個人如何知覺客觀世界取決於他自己的內在參考架構(由過去經驗所形成)
所以個人中心治療認為:最了解當事人的是他自己,也只有靠他自己的力量,才能透過自我覺察,來為自己探索最適當的行為。個人中心治療法相當強調當事人的現象世界,為了要理解當事人內心的參考架構,治療者把相當大的心力放在探索當事人對自己和對世界的知覺。
(二)嬰兒的現象世界
個人對自己和世界的知覺是如何形成的?那就要從嬰兒時期自我概念
過程說起。嬰兒的心理活動有如下一些特點:1.嬰兒有著天生的實現傾向。2.嬰兒也是以他所知覺的樣子來看待他的世界:嬰兒與成年人不同之處在,較有彈性;比較接近真實、實際。例如老么對熱狗的看法、喜愛爸媽的說法。3.嬰兒在不停的與他的現實進行互動,是有方向、有目標導向的,也就是實現傾向所規定的方向。4.嬰兒使用有機體評價過程來處理經驗。
有機體評價過程:在剛出生的嬰兒階段,根據在自身有機體上產生的滿足感來評價經驗,能引起有機體滿足感則化為積極的經驗,凡有利或能用來維持或助長我們成長的,就是好的;反之則是壞的。
Rogers認為:我們若能終生一貫地信賴並發揮此種有機體評價過程的功能,則能免除焦慮或其它形式的困擾。
依循有機體評價歷程的重要性。
(三)自我概念
1.自我是一個有組織的結構,自我觀念的轉變也往往是一變俱變,通體改變。2.自我是容易進入意識被意識所反映的。3.自我是一個在不斷改變的結構,而不是固定不易的,從無到有,從單純到豐富。
(四)正向關懷的需要與價值條件的形成
伴隨著自我意識的萌芽,正向關懷的需要也開始出現,需要別人對自己的肯定、看重、認可和喜愛。正向關懷的需要及其滿足有幾項特點:
1.需要的滿足有賴於一個能提供這種關懷的人,這些重要的他人首先是父母2.正向關懷的需要與個體很廣泛的經驗都有關係3.正向關懷的需要是互惠的4.正向關懷的需要的強度很大,比要求運用有機體評價過程迫切得多。
兒童生活中的重要的他人在控制兒童行為上有一個極為有利的條件:兒童有從他們那裡獲得正向關懷的需要。他們握有是否給予兒童正向關懷的支配權,總是有選擇地對待兒童的行為,反映了家長的價值觀。家長總是有條件地給予兒童正向關懷(表現好才給予關懷)。從兒童的角度看,則是他的一部分自我經驗受到父母的正向關懷,另一些沒有受到正向關懷。
這樣,當兒童開始有區別地對待自我經驗,認為某一些自我經驗值得給予正向關懷,從而傾向於追求這些經驗;認為另一些經驗不值得給予自我關懷,從而傾向於迴避這些經驗時,我們就說說他習得了一些有條件的價值感。
有沒有可能避免這個使人沮喪的結局?就必須從重要他人即父母開始,給予無條件的正向關懷,無條件正向關懷的核心要點是:不以孩子的行為表現是否符合父母的味口、父母的價值標準來評判孩子這個人。最重要的一種需要--正向關懷的需要總是自動地得到滿足,他就有可能不用看別人的眼色行事,而有更多的精力和機會去體會自己的內在的感受,傾聽自己內部的聲音。
Rogers看重的也正是這一點。所以個人中心治療理論的無條件積極關懷就是由此發展而來。
(五)自我的疏離
①.經驗與自我的背離:當經驗與價值條件一致時,自我就能夠準確的使之符號化,讓其進入意識;而與價值條件相衝突的經驗,在知覺過程中,則受到否定與扭曲。例如輔導活動分享②。威脅、焦慮與防禦:威脅的本質是,假如經驗與自我結構不相一致,而當那個經驗被準確地符號化,以本來面目進入意識,它就會使這個協調一致的完形以及與之相結合的價值條件遭到冒犯。舉例一個自覺正經的女人。受到威脅的直接表現是焦慮。焦慮從表面現象上講,是-種原因不明的緊張、心神不安狀態。而從其實質來說,則是當個體在潛知覺中感到有某種經驗和自我概念之間的不一致存在,並且這種不一致有可能被符號化進入意識時的反應。在這個時候,防禦過程就會被激活。防禦過程是阻止經驗與自我的不一致被揭露,維護自我結構的完整性。其一是選擇性的知覺,即允許與自我結構相一致的,進入意識。再一是歪曲,不讓經驗準確地符號化。還有其它防禦方式如否認、拒絕、合理化、補償等等。總的說來,Rogers基本上認可心理動力學派關於心理自衛機制的研究及其結果。Rogers的一個新見解是:妄想,實質上也是防禦的表現。
③.解體:雖然不斷有與自我不一致的經驗發生,但透過防禦過程,個體的自我基本上保持著它的完整性。但當個體防衛失敗,這時候是怎樣一種局面?是解體!由於防禦失敗,經驗便被準確地符號化而進入意識,這一對自我而言異己的、破壞性的力量,使得作為一個統一體,一個完形的自我結構被打破,被肢解;原來那種通體相關、彼此協調的局面不復存在,此即為解體。在解體狀態下,個體的行為就顯得比較紊亂,因為它可能在有些時候受經驗的支配,比如追求某個有機體要求的滿足;而另一些時候,自我又暫時控制了局面,行為又受自我的支配。這在局外人看來,就是當事人表現出反覆無常、怪誕不可理解的行為模武。
(六)人為何有困擾?或惡行?
發展扭曲
他人有條件的關注→
理想我與現實我的不一致→
引發內在衝突→
自我價值低落/防衛(合理化、投射、壓抑、反向)/取悅他人→
疾病、偏差行為
心理治療
治療方法發展1942:non-directivetherapy;1951:client-centeredtherapy;1974:person-centeredtherapy
人格重整過程、自我發現與自我改變、自由的勇氣與抉擇、動力機制(如何產生改變)
(一)人格重整過程
由以上內容可以看出:個人中心治療認為心理障礙的的實質或是原因,在於當事人疏遠了自己的經驗,不再理會經驗告訴自己的東西。所以個人中心治療的核心工作就是改造自我,使之能夠接納經驗的原貌,去除、更正某些價值條件,消除那導致自我抵制經驗的原因。因為價值條件是個體不能準確了解自己、不能善待自己的根本性的障礙。一旦“依循且信賴自己的真實感覺與經驗的歷程”被激活後,我們就開始重新檢視長久以來根深蒂固的價值觀。假若你對經驗更加開放,更能彈性調整自己的價值觀,對自己的真實體驗更為信任,就越能自我導向、自動自發、對他人需求更敏感、更重視親密關係、並放棄面具式的隱藏與虛假、不再致力於討好他人等等,長期持續下去必然慢慢引致自我出現改變。
(二)自我發現與自我改變
自我改變需要經過自我發現的歷程,個人要努力去接觸自己最深層的各種感受。
覺察自己的感受是重要的第一步,要為自己的各種感受負責任,而不是老將負向的感覺歸咎於都是別人造成的。接著是要接納真實的自己。我們越能接納與主導自己,就越能在生活中活出完整的自己。
改變需要個人拋棄偽裝,及阻礙體驗真實自己的種種防衛。我們要跳脫依賴別人讚許而活的桎梏,對自己自主做出的判斷要有信心。
(三)自由的勇氣與抉擇
成為自己所創造的人需要勇氣,因為大多數的人都很畏懼因自己成為自由人而需要去面對的後果與責任,既渴望自由,又害怕伴隨而來的責任。
個人中心治療的看法是:個人若能處在安全的關係中,並充分探討過所有可能的選擇之後,決策能力將會大大提高。理想上這種充分的自由、安全的關係,是日常生活中自然塑建出來的,但實際上大多數的人都沒體驗過這種關係。自由意味著個人能不加扭曲或強加改變以符合自己期望的去經驗一切現實的能力。
(四)動力機制(如何產生改變)
同理(empathy):非評價,是尊重與了解;是設身處地的了解另一個人;進入對方的私人知覺世界;對其感覺、意義保持敏感,包括對恐懼、憤慨、柔弱、混淆等;暫時居住在對方的生活中,但不做評斷;以清晰而無帶懼怕的眼睛去看待對方的世界。
無條件正向關注(unconditionalpositiveregard)接納、關懷
一致與真誠(congruence)接近自己情感,非在專業面具後,願意表達。當事人需與諮商員具諮商關係;當事人需處於焦慮、不一致狀態,且須體驗到諮商員所提供的經驗。
真誠:在治療中,真誠意味著治療師在接觸個案時是展現真誠自我的,不虛掩、也不帶假面具,治療師坦率地擁有那時刻的在他心中流動的情感和態度。這涉及到自我覺知;也就是說治療師的情感是自然湧出,進入他的覺知中,並且他能夠享有這些情感,在該關係中體驗它們、傳達給對方。治療師直接會見他的案主,與對方面對面。治療師必須“存在”為自己,而不是否決自我。
治療歷程
治療目標、治療師的角色、當事人在心理治療中的經驗、治療者與當事人的關係、案例介紹。(一)治療目標1.著重於個體的獨立性和個人的統整2.治療的焦點放在“人”,而非當事人當下的問題3.不只是解決問題,還要在當事人成長的過程中幫助他,以使他們能較佳的處理目前及將來可能面臨的問題4.提供一種氛圍,來協助當事人成為功能完全發揮的人5.在治療的安全氛圍中,讓當事人也能領悟到:還有其它的可能性6.Rogers(1961)曾描述一個正邁向自我實現的人的特質:
Rogers(1961)曾描述一個正邁向自我實現的人的特質:
(1)對經驗開放(2)信任自己(3)內在的自我評價(4)繼續成長的意願
而鼓勵當事人發展這些特質,就是個人中心療法的基本目標。
由他人導向→自我導向
由虛偽茫然的存在→覺醒深化的存在
是mindfulnessbeing,非forgetfulnessbeing
幫助當事人更獨立與統合,不僅解決問題,而是協助當事人成長,以更能克服目前及未來要面對的問題
(二)治療師的角色
1.不是藉由設計技術去使當事人“做某事”2.治療者的態度比起他的知識、理論或技術,更能促進當事人的人格改變3.“四不一沒有”:不會去問當事人的過去經歷;不介入當事人的行為;不評價當事人的想法或計畫;不為當事人決定治療的間隔次數和期限;沒有提出誘導性及刺探性的問題。4.如何建設一種有治療作用的關係:
(1)我能讓對方覺得我值得信任、可靠,及在某種深刻的意義上是表里一致嗎?
(2)我是否能將自己的感受清楚的傳達給對方。
(3)我能對別人有積極正向的態度—溫暖、關心、喜愛、感興趣及尊重等?
(4)我是否有足夠的力量,能分開自己和對方?
(5)我是否有足夠的安全感,能夠允許對方擁有他自己的獨特性?
(6)我能完全進入他的感受和個人意義的世界裡去並向他一樣看待這些感受和意義嗎?
(7)我能不能接納當事人向我呈現出來的每個面相?
(8)在這種關係中,我是否能較敏感,留意我的舉動不致使對方感受到威脅?
(9)我能不能幫他解除外在評價的威脅?
(10)我能否視對方為一個正在”形成過程“之中的人,或者我寧願受他的過去和我的過去的束縛?
(三)當事人在心理治療中的經驗
心理治療歷程
↓
對經驗開放、自我覺察&積極的自我關注提高、正向評價
心理治療經驗
1.自我概念與現實經驗存在一段差距2.感到無助、無力、無法做決定或找到有效的生活方向3.可能會希望從治療師那裡得到指引找到正確的“方式”4.當事人將很快學到,在這種關係中他可以為自己負責更加了解自己變得更自由5.人格改變的過程:
無法覺察問題所在,只談些表面、身外的事物,不尋求協助,也抗拒改變;覺察到有問題,不過認為自己對問題沒有責任;能較自在的談論自己,雖然仍是像談論一件客觀的事情般的談論自己;開始談論深層情感,但仍不是當下的感受;開始有重大改變與成長,能夠自由表現當下的感受,雖然還不能明確說明這些感受;朝向成為功能完全或自我實現的方向移動,已能自由的去了解先前被否認或扭曲的經驗,能明白當下的經驗,經常伴隨一種生理上的鬆弛感;將治療中的關係遷移到自己的生活中,充滿信心,能體會全部經驗,能活在當下的經驗,對自己無條件正向關懷,也能去愛與同理他人
(四)治療者與當事人的關係
1.明顯而正向的人格改變只會發生在關係中
2.“核心條件”存在一段時間,人格結構就會發生改變:
人格改變的充分必要條件:
(a)兩人有心理上的接觸
(b)當事人正處在一種不協和、脆弱或焦慮不安的狀態
(c)治療者在此關係中是一致、或整合的
(d)治療者對當事人提供無條件的尊重或正向關懷
(e)治療者對當事人的內在參考架構能同理性的了解,並將此體會傳達給當事人
(f)治療者對當事人的同理心和無條件正向關懷,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讓當事人感受到
治療技術:治療師本身即工具,上述態度即工具
3.治療關係的核心:(三個基本態度)(1)真誠或一致(2)無條件積極關懷和接納(3)正確的同理和了解
指出,同理心,特別是針對情緒方面的同理心,能夠幫助當事人
①注意和珍惜他們自己的經驗②以新的眼光看待早期的經驗③修正他們對自己、他人和世界的知覺④增加做選擇和採取行動的信心
案例介紹
以下個案摘譯自AClient-CenteredPsychotherapyPractice,BarbaraTemanerBrodley,Ph.D.Chicago,U.S.A這是Rogers在治療中與當事人Mrs.Mun的一段談話影片,作者用它來介紹同理心反映的過程。
C:我在想,某個夜晚,我對於我的感受的方式感到很憂鬱,我想,嗯,也許我希望我媽在這兒,就像她以往的樣子,因為她曾在我生病時,使我感到安心,她會做點小事,像是做些特別的菜,例如奶蛋糊或其它,她在身邊會令人放心。
T:嗯。
C:當然我知道她已經不能再像以前那樣了….,我不知道這一切意味著什麼,但有一會兒,我想,我真的想念她,在這種時候,我有點需要一個母親而那是不可能的。
T:雖然事實上不可能,這種感覺是…“啊,我想她,我希望她在這兒關心並照顧我。”
C:嗯。
C:但是,同時我感到,稍後,也許那不是我要的,也許我要的是某種較成人方式的陪伴,而不是一個母親。但是我需要某種事物,或某個人。
T:你真的不確定你自己是想要某個人給你母親般的呵護…或某種較成人間的關係。
C:然後我有另一種感覺,啊...(嘆息)也許那只是我必須單獨去面對的。
T:也許那就是不能指望和任何人能建立關係…,也許我必須孤獨。
C:嗯,這個星期我因為某件事,有點陷於混亂…我的身體狀況比上個星期好多了,我和()談話,我和我的醫生建立了一點小交情,那會讓我覺得好過一點(笑),這樣我們就不會不說任何事,有點像在冷戰,而我想我對我的()有更多信心。我讀過相關的文章,文章上說很難診斷出來,所以我不再反對他。但他覺得必須確認一下。這就是事情的由來,所以他們給我趙了X光,而我被嚇到了,因為我覺得他們想確定那不是癌,那真是好可怕。
T:嗯…那就是,“如果事情真的這樣,我覺得好孤單。”
C:這真的是令人害怕的孤獨,因為我不知道當時誰能和你同在。
T:…你是不是在說:“在這樣恐懼或孤單的時候,有任何人能和我同在嗎?”
C:(哭泣)
T:這真是痛徹心肺啊。
C:我不知道那會是怎樣的感覺,假使有人在我身邊,我可以感覺到….可以感覺到好象我,好象我真的有某個人可以依靠,我不知道那會不會讓我感覺好些。我有點覺得這是某種你必須自己去成長的事,()支持。你只能()我想要兩個星期他們才會知道結果。如果有人在身邊會有幫助嗎?或者那就是某種你該真正很孤獨去面對的?這就是我這個星期的感受,只是非常害怕,害怕要自己面對一切。
T:嗯…這種感覺是不是好象你好恐怖的孤單一人,在世界上,而是否…(C:嗯)…
T:甚至,是否有任何人幫得上忙,如果你真的有某人可以依靠,會不會有幫助,你不知道。
C:我想根本上,這是某種你得孤獨的去處理的問題,我的意思是說,你也許就是不能和任何人一起處理它,你就是不能和任何人分享某些感受,雖然如果不是獨自一人,我會覺得有點安慰的作用。
T:如果能有人和你一起應付你對孤獨和恐懼的感受,那當然會很好。
C:我想我剛剛就有這樣的感覺。
T:也許此時你感覺不錯。
C:我想那是一種安慰的感覺。
C:我想我現在的感覺是,我可能正往這件事的最黑暗面去看,而實際上那是不必要的….,我需要一點時間才能放下心來,然後這一切就會不那么重要了。
T:嗯。
C:雖然我還是不該忘記某些事,我確定{笑}。
T:嗯。
領域
1.“反應感覺”重視諮商員個人特質、信念、與態度;強調治療關係2.歷經60餘年,仍持續保持開放,接受改變而變得更洗鍊。3.因自由度大,限制少,增添實務工作的多樣性、創新及個別化!4.Corey提醒:“適合”自己風格與否,很重要!個人中心治療法衡鑑的角色
1.重視當事人的自我衡鑑。2.慎用測驗工具,以免當事人產生依賴。
個人中心治療法推廣套用的優勢
1.方法安全而保守:適用於專業及半專業人事服務工作者2.基本概念直接且淺顯易懂:建立關係與溝通技巧是其它治療系統的必備基礎3.著重敏銳的傾聽與了解:特別適合危機處理
〈一〉、遊戲治療
〈二〉、精神疾病
試著從病人的角度出發,看他眼中的世界,以期了解其內在的經驗。設計實驗以精神分裂者及正常人為對象,到1967年才有最後結果出現,結果是治療效果雖然有但不大。
〈三〉、家庭和婚姻——大多數婚姻問題的根源在於:婚姻中人失去真自我!
例子:1.珍妮:屈從於社會性壓力,而無法獨立地做自己的選擇。2.珍妮佛:讓真的自己消融在傳統和習俗規定的角色里,做了“賢妻良母”,卻沒有做自己。
理想的婚姻或家庭關係的要件:1.坦承表達,不偽飾2.保持自己的獨立性,也讓他人保持他們的獨立性3.交流,交流,再交流
〈四〉、團體治療——會心團體
意外成了“會心團體”的學術領袖
會心團體的目標:一小組人聚在一起,在一種慢慢培養出的信任、關愛、自由和安全的氣氛中進行自我探索、體驗、表達、回饋等等活動,最後達到掃除個人成長和發展中遇到的障礙,促進個人成長。
會心團體的理念:不掌舵的船長(1.信任團體和團體過程本身的力量2.讓團體自己發展出他的目標和方向3.無結構性4.真誠地面對小組和小組的成員5.“如其所是”的接受小組和小組的成員6.同理心)
〈五〉、世界和平
晚年的一大主要動向是對國際和平的關懷:在七零年代和八零年代里,羅傑斯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這一把以人為中心法則套用於社會、種族和宗教衝突的活動中,以之年奔走於世界各地,幫助彼此敵視的各方領導人展開真誠的交流,增進相互之間的信任,以認真的交換意見替代相互威脅和無理性的敵對行動
秉持“大家都一樣是人”的基本假定: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普遍人性觀
1.但凡最個人的,也是最普遍的。2.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越是接近“機能充分發揮”的境界,他也就越是傾向於社會性的、建設性的行為。3.個人力量可以轉化為輔助性的力量。
和平工作坊團體能否取得較好的成果,羅傑斯認為與下列原則有關:
1.參加的成員是以“個人”的身分投入團體,而不是以“角色”身分進入團體。2.有一位或幾位老練的促成員。3.情境及一些輔助條件。4.促成員充分表達感受,促成同理心。
〈六〉、教育羅傑斯涉足心理治療以外的多個領域,其中他說的話較多,影響也比較大的一個領域是教育。
深信,以人為中心的心理治療有很多東西可以為教育所借鑑。其中他最推重的,仍然是那些促成當事人發生積極的人格和行為改變的條件。
以人為中心模式在教學和管理上的特點:
1.領導人(通常是教師)他對自己有充分的安全感和自信,因此能充分信任學生,相信他們的作為、自律、向上、成長的能力。
2.教師和學生—有時還包括家長和社區人員—共同分擔責任。
3.促進者提供學習的資料。也鼓勵學生提供自己的學習資料。
4.學生依據自己的情況,確定自己的學習計畫。
5.教師是一位促進者:最核心的幾項態度特徵就是真誠、關懷和同理心。在班上發展出一種自由學習,具促進學習作用的氣氛。6.教學重點主要在學習過程,而不是教學內容。
7.由“自律"取代外部規定的紀律。
8.由學生自己評價學習結果。
NCHE(NationalConsortiumforHumanizingEducation)的研究
1.教育史上,罕見的大規模研究計畫2.實驗方式:培訓參與的老師“三態度要素”,運用發展出的“教學中的人際關係模型”進行分析。比較實驗組(教師表現出高水平的真誠、關懷和同理心)和控制組(教師未表現出高水平的促進學習條件)的學生所表現出來的差異。3.教師人際關係技巧的研究
德國的研究
1.MarieTausch夫婦重複NCHE的研究,進行10年2.發展出一些新的研究項目,包括“利用會心團體的方式來培訓教師的效果”
結果:盧巴克幽默的說:“以人為中心的教育相當棒—在真實學校的天地理他很棒,在統計學的計算器裡頭他也很棒。”
〈七〉、多元文化諮商
肯恩:“地球這個由千千萬萬人組成的國際大家庭,都受到羅傑斯的著作、努力,以及和他共事的許多同僚的影響。他的同僚們把他及他們創新的思想與計畫播放在世界每個角落。”
Rogers深具全球性的影響力,其著作暢行於三十多個國家,被譯成12種語言:
1.在歐洲,國際會心團體產生許多重大的影響。
2.日本、澳洲、南美洲及墨西哥,已接受個人中心治療法的概念,並改良以符合他們的文化。
3.1970年代,Rogers與同事們開始指導成員具不同立場的研討會。
4.去世前不久,在莫斯科舉行密集的研討會,證明在會中無論是關心的議題或是心理氣氛,與在美國並無不同。
影響與評析
個人中心取向的貢獻、個人中心取向的限制與評析、結語。
個人中心取向的貢獻
個人中心治療的創新
1.VirginiaAxline首先將個人中心治療的原理用於兒童遊戲治療。
2.EugeneGendlin發展出經驗性技術,例如“聚焦”(focusing),來促進當事人的體驗。
3.LauraRice教導治療師,再創造出持續困擾當事人的艱苦經驗,以更“喚起”當事人。
4.ArtCombs發展出知覺的心理學。
5.幾位實務工作者將個人中心取向運用於婚姻及家庭工作。
6.LeslieGreenberg和同事將焦點放在治療中促進情感改變的重要性,並推動改進個人中心理論及方法。
7.DavidRennie讓我們得以一窺治療過程中的內在運作方式。
8.ArtBohart對於治療實務中,較深層同理性了解,有所貢獻。
9.JeanneWatson顯示,當同理心與認知,情感和人際關係一起運作時,將是治療師最有用的工具。
10.C.H.Patterson顯示,當事人中心治療為何是心理治療的普遍性系統。
11.Hubble,Duncan,&Miller顯示,當事人中心的關係對所有的治療取向都是必要的。
12.NatalieRogers以人為中心表現藝術治療。
個人中心取向的限制與評析
對人性觀的批評、對有機體評價過程及相關理念的批評、對研究方法的批評、對諮商關係的批評、對諮商過程的批評。
(三)結語
我們只是太容易被他種取向所吸收(以一種膚淺的方式)。我們的豐富性不應流失。除了精神分析、“系統理論”和行為取向之外,我認為還需要有更為現象學的—經驗性—存在主義式的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