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立其誠

修辭立其誠《易傳》的美學觀點。修辭,建立言辭。誠,思想誠正。意為建立言辭以表現自己的美好品德。《乾卦·文言》:“子曰: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認為“進德”與“修辭”相較,應首先“進德修業”。然後才是“修辭立其誠”。“修辭”是為了“立誠”,“立誠”乃是“修辭”好壞的標準。春秋時已將“立德”看得重於“立言”。《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豹聞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將“立德”列在“不朽”之首,認為“立言”要受到“立德”的影響。“言”、“辭”是傳達思想感情的,思想感情、道德品質的差異,必影響言辭的表現,形成言辭的優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修辭立其誠
  • 出處:美學大辭典
出處
《周易·繫辭下》;“將叛者,其辭慚。中心疑者,其辭枝。吉人之辭寡。碾人之辭多。善誣之人,其辭游。失其守者,其辭屈。”要建立好的言辭,需有好的思想品德。這種將言辭的建立與品德修養聯繫在一起的觀點,成為中國美學史上文品與人品相統一的傳統思想。另一方面,又認為言辭對於德業也有重大影響。《繫辭上》:“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居其室,出其肓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故“修辭”可達到“立誠”之目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