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江國(滋賀縣)甲賀郡信樂町是信樂燒(しがらきやき)的發祥地。信樂窯是日本六大古窯之一(另五個是瀨戶、常滑、丹波、備前、越前),根據發掘出土的碎瓦片來看,當地窯業遠在奈良時代的天平寶字年間(757~765)就已草創。在平安時代燒制須惠器(一種不上釉而素燒的土陶),鎌倉時代改良燒制技法後生產出紅褐色的陶器。這就是所謂“古信樂”,製品以貯種壺和其他農具、雜器為主。但平安、鎌倉時期的古信樂遺物不多見,信樂燒真正的繁榮實際上還是從室町時代開始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信樂燒
- 外文名:しがらきやき
- 國籍:日本
- 出處:信樂窯
特徵,胎土,釉,作風,與伊賀燒區別,茶陶信樂燒,鬼桶,蹲,相關名器,
特徵
胎土
與以高嶺土為主要原料調配的瓷泥不同,日本陶泥,一般含有豐富的有機質,燒成後質地較為酥鬆,幾乎無一例外份量較瓷胎輕,信樂粘土屬於典型的玄武岩風化的一次粘土,原土顆粒較粗。其胎土相對於日本其他地區泥料,最大特點,是含鐵量相對較少,白度高。這種一次粘土內還混有大小不一的石英和長石顆粒,因此胎的肌理常常給人以岩石般的天然感覺。由於各種石英砂粒的收縮率與胎泥之間的差異,成品胎體往往有石子噴薄而出的現象,這種效果,被稱為“石はぜ(可以翻譯成:爆石)”。胎體表面的長石熔解後形成乳白色顆粒或者孔洞(稱作“蟹の目”,(可譯作:蟹目或蟹眼)。
信樂的柴燒,之所以有如此的魅力,主要在於它的獨特泥料的構成,雖是處於島國,但這裡的海拔大約800米,被稱為信樂高原。在它北面,有一面日本國內最大的淡水湖----琵琶湖。由於地勢的差異,長年的雨水沖刷,使得信樂的變質花崗岩中的鐵份被沖刷到低洼的琵琶湖方向,留下的,則是富含大量長石、石英且有高嶺土特性的有機質豐富的木節粘土、蛙木粘土,因此高度的可塑性,使得信樂粘土很受歡迎,由於礦床種類豐富,信樂泥可搭配成各種粗細不同的粘土,造就了信樂陶多樣的面貌,但是最為著名的,還屬信樂粗顆粒砂質泥,正因為這種特殊的砂質造就了信樂柴燒陶多姿多彩的風味。
陶土的篩洗、塑造
陶土質粗而雜,混有砂粒的原因是古信樂不採用通常的水漉淘洗來提純陶土(這樣處理後的陶土質細而純,稱作“漉土”),而僅僅是將粉碎後的原土用大篩進行篩細(如此處理後得到的土稱作“篩土”)。而成形時依靠手工的捏制、盤築法,不使用轆轤,故成器歪斜不整。後來使用漉土,以轆轤成形的信樂器物,遠較篩土製器來得工整。
釉
最初的信樂燒並不施釉,但是在窯內高溫下,附著於器表的薪灰熔解後自然生成一層潤澤的釉膜(日語中叫“ビードロ”,也作自然釉)。其呈色不固定,有淡黃、淡綠、褐黃、暗褐、暗綠等色。
後世才開始使用玻璃質的偏綠色灰釉,與其說是用來裝飾,毋寧說是在掩飾胎體上存在的缺陷。這種灰釉的成分依照不同的器物種類而採取不同的調配,在良工的製作下也有令人嘆賞的佳作,但在一些粗劣作品上則一眼就能看出其掩蓋的用意。較晚些時候,除灰釉外,還施掛一種光澤感強的乳白釉。與胎體的紅色,窯火造成的黑斑(日語中稱作“焦げ”,燒窯時因薪灰與強火力自然造成的熔岩般的黑褐色塊,是茶人們鑑賞的要點之一)相交映成景。
在燒制過程中,還有故意覆燒(將器物倒置燒制)而使釉逆流產生所謂“逆釉”的產物。
作風
最古的信樂多是農家用的貯藏器,大腹廣口,口做成漏斗形等以利於承物,口沿略往上收。口沿向外翻呈唇狀(日語中稱作“捻り返し”)的是室町時代以後的產物。欠於燒窯的溫度或時間,古信樂一般沒有完全燒透。壺的形狀各種各樣,其中最著名的是“蹲”。安土桃山時代後大量製作茶道專用的茶壺,其中較知名的是“錢瓶壺”(也作“煎餅壺”),用轆轤成形,口唇外翻,燒成程度高,施釉,較傳統工藝上大為進步,有的還記有年號銘文。
與伊賀燒區別
信樂燒所在的甲賀郡緊鄰伊賀國(三重縣),與伊賀燒(いがやき)的地理、歷史關係異常緊密,而兩者的制器也確實很難區分,可以說是同一系統的產物。故而相關書籍往往並稱為“伊賀信樂”或“信樂伊賀”,在同一題目下一起予以解說。
從地理的關係來看,兩者分別位於國境山脈的南北,伊賀燒的中心丸柱窯與信樂燒的中心長野窯,其間距離僅十二公里。三鄉山橫跨邊境,一端位於伊賀的槇山,一端在信樂的笹岳。伊賀的槇山窯與信樂的神山窯都取用三鄉山的陶土,其中槇山窯距信樂邊界僅百米。後來連純丸柱和純信樂中都混有三鄉山的土,逐漸混同起來。
從歷史的關係來看,兩者創始的時代相同,而又因為位置相近,受到諸如源平、戰國等歷史變遷的影響也一致。天正年間(1573~1592)織田信雄征伐伊賀時,當地的陶工幾乎全部轉移到了信樂。天正十二年(1854)以後筒井定次統治伊賀期間,慶長十三年(1608)藤堂高虎入封伊賀後,都經常發生因伊賀、信樂的邊界不明而導致對陶土產地所有權的糾紛。
信樂燒與伊賀燒的主要區別在於:
(1)伊賀的陶土肌理相對較細,而信樂較粗。
(2)伊賀的陶土中混有的砂石顆粒教大,信樂較小但數量較多(有例外)。
(3)伊賀燒的胎色如紅色櫻花一般的淡紅,而信樂燒的胎色如桃花一般,偏深。
(4)伊賀燒的胎骨較重,信樂燒的較輕。
(5)伊賀燒的灰釉青中透黃呈鮮綠色,而信樂燒的灰釉多偏褐色,顯暗綠色。
茶陶信樂燒
室町時代以前,信樂主要燒制農具及瓶、壺、摺缽等日用雜器。室町後期茶事興隆,信樂燒瓶壺類的野趣被茶人們看中,從而得以步入茶器行列,信樂燒亦漸漸轉以燒制茶具為主。最初被著名的茶道宗匠武野紹鷗引入茶道的信樂名器有“鬼桶”和“蹲”壺。
鬼桶
(おにおけ,也寫作“緒に桶”)--
形容粗鈍,恰如一個沒有蓋的大口桶。原是農婦放置麻纖維和線軸的用具。後被茶道轉用作水指(茶席上儲放清水的器具)。天文、弘治年間(1532~1557)茶人辻玄哉所持的著名鬼桶水指,當時就價值百貫。以信樂燒的最普遍,少數是伊賀燒槇山窯的產物(圖2)。
蹲
(うずくまる,也寫作“踞”)--
以古信樂、古伊賀所產為代表的一種小壺。形似茶壺而小,底大仿佛人蹲坐之形,故名。有兩種:高約20厘米左右的壺形物本是農家的種壺或儲茶壇;高11、12厘米的形如人坐姿的原為農家的油壺。都是在室町時代以前當地農家作為副業製作的產物,被後世茶人看中其枯寂之“佗”意而轉用做吊掛的花入(茶席上的插花罐)或水指。其共同的特徵是二重口,以及肩部留有柵欄狀的修造成形痕跡。被茶人推崇的“蹲”以油壺為多,其中尤以形狀奇特,底部有黑褐色塊,自口沿至肩部有較厚的青黃色釉者為佳,是茶人們不惜重金追求之物(圖3)。
在桃山時代,茶壺在茶具中占據著不亞於茶入(抹茶小罐)、茶碗的地位(參見《中日的“茶壺”》)。以壺類製品為主的信樂燒藉此得以迅速提高地位。茶人們或親臨信樂指導,或取信樂之土於京都等處自行燒制。茶人指導下的信樂燒被冠以他們的名字:紹鷗信樂、利休信樂(也叫“宗易信樂”)、宗旦信樂(千利休之孫千宗旦訂製的信樂燒)、遠州信樂、空中信樂、仁清信樂和新兵衛信樂(慶長年間京都茶人有來新兵衛訂製或自製)。不過這些名字的內涵,隨著時間的流逝,大多已經含混不清了。元和、寬永年間(1615~1644),信樂還受德川幕府之命燒制一種稱作“信玄壺”的茶壺,用以向皇室、幕府進貢。
相關名器
遠州信樂--
小堀遠州訂製的信樂燒。與其他信樂燒顯著不同處在於使用了漉土,所以胎薄而輕,非常精巧。其中有風格類似萩燒與唐津燒的器物.
空中信樂--
本阿彌空中是本阿彌光悅之孫。尾張德川家藏的銘“白雲山”的茶碗據說就屬於空中信樂。
仁清信樂--
江戶時代京燒傑出的大師野野村仁清製作的信樂燒。與空中信樂都是用黑谷的陶土與信樂之土相混,以粟田口(京燒的一個窯)的技法在京都製作的。器底左側有仁清的銘。另有所謂“仁清無印”,其實並不是仁清的作品。
信玄壺--
元和八年(1622)起奉命燒制,專為進獻皇室與將軍家的貢品。釉色上部為茶色,腰以下為白色,肩部有耳。據說是武田信玄喜歡的式樣而得名。
信樂水指--
千利休所持。稱作“利休信樂”的一系列水指的代表。
玉林院傳來 高16.8cm 桃山時代 畠山美術館藏
信樂茶碗“水の子”--
信樂的陶土不適合作茶碗,因此信樂茶碗比較少見。無釉而使胎體的質樸感在窯火的試煉下表現得淋漓盡致。信樂土的乳白色斑在茶碗盛水後看上去的感覺是此器得名的原因。
傳來:津田宗及~江月和尚~冬木喜平次~松平不昧~根津青山
高9.4cm 口徑9.8cm 足徑5.0~6.0cm 足高0.9cm 重415g
根津美術館藏
信樂三角花入--
近三棱狀的身體,花瓣形的口,出色的釉景,製作時留下的劃痕,都是這件花瓶的意境所在。口下原開有口(可能是用來吊掛),今已填沒。
傳來:雲州松平家
桃山時代
三夕--
信樂水指。中興名物。帶蓋。胎體鮮紅,因取寂蓮、西行、定家詠秋之夕暮的和歌,命名為“三夕”。
傳來:冬木家~松平不昧
高19.2cm 口徑17.5~18.5cm 底徑17.0~17.8cm 蓋11.0~12.5cm 重2960g
信樂結柴形水指--
雖然掛名“信樂”,其實是京窯(風格上像是修學院燒)的作品,只是用的信樂的陶土。精工細作的上品水指。丹波燒也有同類型的水指,但在意境上遠不及此件。
高18.5cm 口徑15.2cm
滴翠美術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