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概述
保錚,電子學家。1927年12月1日出生,江蘇
南通人。
1953年畢業於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現名為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雷達系。1984~1992年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現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因在祖國國防科技戰線上作出重大貢獻,被譽為“
中國雷達之父”、“中國雷達裁判長”。
長期從事
雷達與信號處理方面的理論研究和工程實踐。60年代初主持研製成國內第一台微波氣象雷達,70年代初發明用以測定埋地電力電纜故障的“衝擊閃絡法”,解決了供電部門的一大難題。
70年代中期以來,在
數位訊號處理、
統計信號處理、陣列信號處理和
自適應信號處理等多方面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先後研製出0.5us和0.2us的雷達動目標顯示器,雷達天線自適應旁瓣相消器,雷達動目標檢測器,可程式動目標檢測器等,並推廣套用於有關廠、所和部隊,配置於多種雷達。致力於空間信號超分辨、雷達成像和時空二維信號處理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較為系統、完整的概念和方法。
擔任職務
1984年9月至1992年3月任西北電訊工程學院(現更名為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院長、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
歷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研室副主任、系主任、副院長,
現任
雷達信號處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信息產業部電子科技委員會顧問,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委員會顧問,空軍科技發展與人才培養顧問。
主要事跡
五十餘年來,一直從事雷達與信號處理的科研和教學工作,治學嚴謹,學術造詣深厚,實踐經驗與教育經驗豐富,是我國該研究領域著名的專家和學者。
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主持研製成功我國第一台微波氣象雷達。七十年代初發明了埋地電力電纜故障點測定的“衝擊閃絡法”,解決了電力部門的一大難題。七十年代中期研製出數字動目標顯示器,之後又研製出0.5μs和0.2μs數字動目標檢測器,對國內數位訊號處理技術的發展起了開拓性作用。八十年代中期研製出可程式雷達動目標檢測器和雷達天線自適應旁瓣相消器。九十年代初在國內率先開展空時二維信號處理的研究,該項研究當時處於國際前列,已在雷達系統、通信系統中得到廣泛地套用。同時,還在逆
合成孔徑雷達成像(ISAR)研究方面提出了較為系統的概念和方法。隨著我國系統方面的發展,在合成孔徑雷達成像(SAR)研究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已取得重要階段成果。
他非常注重
信號處理基礎理論的發展,非常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他指導的博士生已畢業六十餘名,其中有兩名博士的論文分別被評為2000年和2002年的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有一名博士的論文獲2004年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
他的十多項主要科研成果中,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各1項,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6項。早期著有《數位技術在雷達中的套用》、《脈衝技術基礎》等,合著有《非平穩信號分析與處理》(1999年獲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通信信號處理》(2001年獲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雷達成像技術》(2005年)。
在出任校長期間,正值我國改革經歷著重大考驗而又迅猛向前發展的時期,他勇於負責,真抓實幹,體現了較高的思想水平、政策水平和管理水平,學校的工作在此期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長期以來,還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和電子科技的管理及決策諮詢做了大量工作。 由於對雷達技術和教育事業的重要貢獻,1984年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1985年被評為電子部和陝西省優秀教師,1988年被評為全國先進教育工作者獲五一勞動獎章,1990年被評為全國高校千里科技工作者,1992年獲光華科技基金特等獎。1999年又榮獲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和陝西省教學成果特等獎。
早年生活
據《
通州志》上記載,通州姓保的人不少,歷史上保家曾有個在吏部做過大官的“保
天官”,通州有其“天官府”。到了二十世紀,南通保家又出了個在祖國國防科技戰線上作出重大貢獻的
電子學家、被譽為“雷達之父”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保錚。保錚院士於1927年12月出生在南通。
童年時的保錚是在戰亂中度過的。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時,10歲的保錚正在上國小五年級,日本人的暴行在他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到了第二年,南方淪陷後,保錚無法正常上學,只好隨家人遷到鄉下。然而在淪陷區的日子裡,保錚心中慢慢地萌發出了一種樸素的愛國情感,一種科學救國的思想,日本帝國主義敢於把戰火推到中國,最
根本的是中國科學技術落後,只有掌握了先進的科學技術,才能救國於危難之中。
當抗日戰爭結束的訊息傳到南通時,18歲的保錚欣喜若狂,實現他“科學救國”的機會來了。高中還沒畢業的保錚考上了南通河海專科學校,就讀
土木工程專業。誰知沒有讀多久,他卻生病了,一病就是三年時間。1948年9月,保錚以優異成績考上
南通學院的紡織學院。可是上了幾個月的紡織學院後,他才感到自己對紡織專業並不感興趣。
1949年7月隨著上海的
解放,
清華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等一批全國著名高校紛紛在上海招生,保錚偏偏選擇了離家千里、且知名度並不那么高的
大連大學(現
大連理工大學)的電訊系。用他自己的話說:“當時我同時考取了幾所大學,最後選擇了大連大學,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從高中開始,有一種科學救國的熱情,而面對殘酷的現實感到前途渺茫。家鄉解放已半年多,共產黨和人民政府使我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相信在
解放區建立的大學裡,能學到更多的東西;二是該校有一批名師,都是解放軍
渡江前輾轉進入解放區的。此外,
家庭經濟困難也是個原因,因為大連大學的學生可享受供給制待遇”。保錚就是基於這樣的想法,作出了最好的抉擇。
1951年底,正是抗美援朝時期,大連大學電訊系(當時已改稱為
大連工學院無線電系)奉命搬遷到河北省張家口市,並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大學三年級的保錚成為一名軍校學生。1953年7月保錚大學畢業後留校工作,沒有想到從此就與雷達結下不解之緣,一生都在做著
雷達的夢。
保錚是一個國小沒有畢業、中學沒有上完的學生,但就是偏偏愛上了雷達技術。攻堅克難中抒發報效祖國情懷
教學科研
保錚涉足教壇不久,就在教學和科研上嶄露頭角。建國初期,電子技術基礎十分薄弱,在雷達專業任教幾乎一切都要從頭做起。參加工作後的近10年裡,他幾乎涉足雷達專業的全部課程,擔任講課、編講義、實驗室建設等工作。他抓緊時間刻苦學習,把數學等基礎知識打得更紮實,同時還廣泛涉獵新的專業知識,如網路理論、振盪理論、
隨機信號分析和資訊理論等。因而保錚講課獨具特色,思路開闊、啟發性強,深受學生愛戴,聽過他講學或報告的人至今印象深刻。在五六十年代,他先後編著了《雷達指示設備》、《脈衝技術》等教材,發表科研論文20餘篇。
保錚一直堅持科研工作,並把科研與實際結合。1958年他率領一批教師和學生開展了氣象雷達研製,不到半年時間研製成功我國第一台氣象
雷達,經測試證明其主要技術性能與當時國外同類產品相當。1970年他在“下放勞動”中了解到電力部門長期為地下電力電纜故障的測尋問題而傷透腦筋,這一難題令當時
電力工業部的一位副總工程師都無能為力。保錚經過兩個多月的跟班勞動,搞清了問題的要害,憑藉他在雷達技術方面的深厚基礎,提出了一種獨特的“衝擊閃絡法”技術方案,並設計製造出我國第一台“埋地電力電纜故障測尋儀”,使尋找故障時間從原來的幾天(甚至更長)縮短為幾個小時,大大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解決了電力部門的老大難問題。在1973年北京舉辦的英國工業展覽會上,保錚發現一個電纜故障測試儀,只能測幾十米以內的電纜故障,而保錚發明的可以測試1公里多的電纜故障。直至1974年,德國一家雜誌上才刊出一篇文章介紹他們發明的電纜故障測試儀。保錚的發明早於國外三、四年,這項成果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應是理所當然的。
1972年保錚擔任了教研室主任,他敏銳地看到60年代開始發展的數字動目標顯示和數字動目標檢測是雷達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決心在這一領域跟蹤和追趕國際先進水平。1973年10月,正在陝西
眉縣“五七”幹校勞動的保錚,突然接到學校的通知,讓他去南京參加四機部召開的一個重要會議。當時我國民航部門從法國進口了一部航管雷達,雖然對方將雷達賣給我們,但不賣信號處理機,我國只有通過自己研製解決。參加會議的保錚看過國外的方案,認為其設計過於複雜,決定自己設計一台數字動目標顯示器,而且要比國外進口便宜。1974年末,在幾年不搞科研、缺少研究設備的情況下,他組織了一個研究小組,悄悄地從事著神秘的科研工作,開始數字動目標顯示的研究。經過一年多的艱苦攻關,研製出頗具特色的0.5微秒數字動目標顯示器,不久又研製出0.2微秒的數字動目標顯示器,推動了我國雷達數位訊號處理的發展。在他的主持下,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
雷達信號處理研究一直處於國內領先地位,雷達領域內的尖端技術一項接一項地被攻破。1982年研製出我國第一台動目標檢測器和自適應天線旁瓣相消系統;1986年又研製出可程式動目標檢測器。這兩項成果當時屬於國內外首創,由此引起了轟動,分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和二等獎。
碩果纍纍
1984年,保錚出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當時正值我國改革經歷著重大考驗而又迅猛向前發展,他勇於負責,真抓實幹,積極推行改革開放,狠抓學科建設,調整和拓寬專業結構,加強高層次辦學基礎,倡導從細微之處體現精神,提出“管理從嚴,學術搞活”,體現了較高的思想水平和政策水平。任職8年,學校工作取得長足進步,在各項教學評估中,多次獲得優異成績。同時他強調科研對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重要性,調整科研體制,建立一系列專職科研機構。博士點由1個發展到5個,碩士點由6個發展到18個,相繼建立了
博士後流動站、國家級重點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學校的科研經費增加了近5倍,所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自然科學獎、發明獎數目逐年增多,科技實力和學術水平有較大提高。 作為電子學家的保錚從1984年起成為博士生指導教師,是學校雷達信號處理領域的學術
帶頭人。他放手讓研究生工作,同時又親自做細緻指導和嚴格要求,研究生普遍反映收穫很大,多數人在學期間就已成為科研的主要力量。他根據雷達信號處理髮展的新動向,先後選定了一系列新的研究領域,為雷達信號領域培養了一百多名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和年輕人合寫的論文就有100餘篇,這個集體在雷達信號處理新領域的成果多次獲得各種獎勵,出版了大量的著作和論文。
在教學和科研中,保錚堅持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道路,對我國雷達信號處理理論和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對由
模擬信號處理到數位訊號處理的更新換代和追趕國際先進水平做出了卓越貢獻。1984年國家科委授予他“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1988年全國總工會授予他“全國先進教育工作者”,榮獲“五一”勞動獎章;1990年被國家教委和國家科委評為“全國高校先進科技工作者”;1994年又獲光華基金特等獎。
保錚院士把科學救國思想融化於雷達技術研究中,又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和可觀的經濟效益,在他的身上,腳踏實地的精神,嚴謹科學的作風,熱心育人的風範,無不體現出他的錚錚愛國心…
主要著作
非平穩信號分析與處理
作者:保錚1927.12~著
年份:1998
頁數和開本:446頁;26cm
主題:隨機信號-信號分析(0)
中圖分類號:無線電電子學、電信技術
雷達成像技術
雷達成像技術ISBN:7121010720
作者:保錚1927.12~
年份:2005
頁數和開本:13,336頁:圖;24cm
叢編項:雷達技術叢書
主題:雷達信號(1)>成象原理(2)
中圖分類號:
無線電電子學、電信技術 內容簡介:本書分8章,主要內容有:雷達高分辨的原理和實現的處理方法,一維距離像,
合成孔徑雷達,逆合成孔徑雷達、干涉技術在合成孔徑雷達和逆合成孔徑中的套用等。
博士培養
培養一個優秀
博士生,首先要給他一個良好的學術環境。一個人的成長,和環境密切相關,
時勢造英雄。
鄒承魯院士有一個很生動的比喻:把一個黑煤球投入一個旺火爐,很容易就會燒紅,但是如果要從頭生火,把一個黑煤球燒紅就不那么容易了。這就是所謂的火爐效應。在一個好的環境中,有好的學術氣氛,比較前沿的研究課題,比較高的學術水平,年輕人在這個氛圍中,自然會受到薰陶,成長就比較快。
第二,年輕人要把基礎打好。一個人解決問題的快慢,和自己的基礎知識有關係。基礎知識不是一層不變的,要不斷學習新的東西。要學習和培養正確的研究方法,要有洞察力。每個事物,都有自己的本質,但是都被表面現象蓋起來了,要學會透過事物的表象,看到它的本質。只要我們堅持多思多想,洞察力就可以提高。 第三,要抓住一切機會學習,通過參加國際會議,發表高水平文章,不斷提高自己。不僅要重視國際會議,還讓重視諸如任務、方案等的論證會。在這些會議上,可以向搞工程套用的人學習,學習他們的實踐知識。光看書,僅僅只有書本知識,這樣是不行的。該發表文章就要發表文章,發表文章是一個成果,是對社會的貢獻。不發表文章,對自己交流也不利。不光是在國內,還應該在國外發表文章,這是一種競爭力,有競爭力就是有水平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