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保皇會
- 時間:清末
- 派系:階級改良派
- 性質:政治團體
保皇會,清末資產階級改良派的政治團體。康有為、梁啓超在戊戌變法失敗後,流亡日本。康有為決定“勸導僑胞,廣籌經費”(唐才質《自立會庚子革命記》,《自立會史料集》...
澳門保皇會,1899年(清光緒二十五年)7月20日,康有為在加拿大創立保皇會,又將澳門的“知新報”和橫濱的“清議報”定為保皇會會報。澳門改良派人士積極回響,很快...
澳大利亞華人維護中國帝制的政治團體。1898年中國維新變法運動失敗後,次年康有為致函澳大利亞華人領袖梅光在,督促在澳大利亞成立保皇會,溫哥華保皇會也去信提出相同呼籲。...
《二十世紀初康有為保皇會在美國華僑社會中的活動》是2009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偉濃。...
保皇黨源於清朝晚期,流亡海外的康有為和梁啓超等人成立的保皇會。他們主張從慈禧太后手中營救光緒帝重掌大權以恢復變法維新、實現君主立憲制,與主張排滿革命的革命黨...
何廷光與保皇會 編輯 “戊戌政變”後,何廷光堅持維新運動的立場不變,《知新報》成為政變後倖存的很少幾家維新派報紙之一。同年7月20日,康有為在加拿大成立保皇會,...
由於保皇會在澳門有較大的勢力,經元善於1900年2月中旬輾轉來到澳門。清政府向澳葡總督交涉,要求引渡。澳葡當局遂將經元善逮捕,囚禁於大炮台。澳門保皇會人士全力...
但是保皇會宣傳的“愛國”最終歸結為“保皇”,把挽救中國危亡、圖中國之富強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光緒帝一人身上,一味讚頌的是“聖主”之德政,一味渲染的是康有為...
帝國憲政會又稱“國民憲政會”。清末保皇派的政治團體。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預備立憲後,早在戊戌變法失敗後逃亡日本的康有為,於12月9日在美國紐約《中國維新報》上...
保救大清皇帝會簡稱“保皇會”,亦稱“中國維新會”。清末資產階級改良派的政治團體。戊戌變法失敗後,1899年7月20日,由康有為在加拿大千島與僑商李福基、馮秀石等...
伍憲子(188l-1959年) 名莊,字憲子,號夢蝶。古朗鄉人。早年隨康有為受業,加入保皇會,歷任《香港商報》、《南洋總匯報》、《國事報》主筆,鼓吹君主立憲。...
保救大清國光緒皇帝會,簡稱“保皇會”。於1899年7月在加拿大成立。...... 保救大清國光緒皇帝會,簡稱“保皇會”。於1899年7月在加拿大成立。 戊戌政變後,康有為...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開始進行戊戌變法,變法失敗後逃往日本,自稱持有皇帝的衣帶詔,組織保皇會,鼓吹開明專制,反對革命。辛亥革命後,作為保皇黨領袖,他反對共和制,一...
深入分析了趨新各派以及海外華僑、外國來華勢力、地方督撫、秘密社會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確證了以康有為為主導的保皇會在“庚子勤王”這一晚清政局重要事件中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