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憲政會

國民憲政會又稱帝國憲政會。清末立憲派的政治團體。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清政府宣布預備立憲後,流亡海外的康有為即以保皇會會長名義發出通知,宣布自1907年舊曆元旦起將保皇會改名為國民憲政會,並附簡要章程24條,提出“上崇皇室、下擴民權”的政綱,擬推載灃為總裁,設本部於上海,並向清政府請求立案,但未被承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民憲政會
  • 又稱:帝國憲政會
  • 起源朝代:清末
  • 性質:政治團體
概述,國民憲政會綱領,

概述

康有為改保皇會為“國民憲政會”保皇會是1899年7月康有為在加拿大千島地方組織的政治團體。以後他又在美洲、南洋、日本、港澳等地相繼建立起同樣的組織。保皇會與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為敵,堅持君主立憲制,反對革命。其主要成員梁啓超以“名為保皇,實則革命”為詞,誘騙檀香山等地的一批興中會會員加入保皇會,使興中會革命組織遭受很大損失,1906年清政府宣布“預備立憲”後,遠在海外的康有為於1907年2月13日改保皇會為“國民憲政會”。

國民憲政會綱領

當年7、8月間,梁啓超、蔣智由、陳景仁等糾集一部分保皇黨人在日本東京組織政聞社,創辦《政論》,發布宣言,列舉四大綱領:(1)實行國會制度,建立責任政府;(2)制定法律,鞏固司法權之獨立;(3)確立地方自治,正中央地方之許可權;(4)慎重外交,保持對等權力。
在宣言中還極力表白:他們的主張“為君主計,實有百利而無一害”,他們“對於皇室絕無乾犯尊嚴之心”,“對於國家絕無擾亂治安之舉”,企圖以此換取清政府的信任。政聞社於11月在東京新田錦輝館舉行成立大會,同盟會會員和留學生對大會進行衝擊,以示反對和抵制。政聞社成立後,除梁啓超等數人外,大部分回國發展組織。1908年2月,政聞社本部由東京遷到上海,由總長馬良主持社務。他創立法政學堂,派人聯絡立憲團體,交結王公大臣,並逐漸在各地設立分支機構。此外,該社同江蘇的預備立憲公會的關係極為密切。1908年7月,政聞社以全體社員名義致電憲政編查館,請定三年內召開國會。這一舉動對全國立憲活動頗有煽動作用。慈禧太后對政聞社的活動早已不滿,加之對康、梁舊怨未釋,決定對這一舉動予以禁止,適逢參加政聞社的法部主事陳景仁上書彈劾主張緩行立憲的憲政考查大臣于式枚,清政府乘機將陳景仁革職,並於8月13日以政聞社“多悖逆要犯”、“糾結黨羽……陰謀煽亂”為由,下令予以查禁。至於國民憲政會,僅在國外活動,辛亥革命後瓦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