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下村豆粉

保山下村豆粉

保山方域小吃異彩紛呈,別有滋味的傳統名吃下村豆粉和河圖大燒是人們常食常鮮的愛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保山下村豆粉
  • 口味:異彩紛呈,別有滋味
  • 地處:保山城北近郊
  • 製作:豌豆磨漿熬制
保山下村豆粉
基本內容
保山方域小吃異彩紛呈,別有滋味的傳統名吃下村豆粉和河圖大燒是人們常食常鮮的愛物。
下村地處保山城北近郊,昔時村里半數以上農戶為“豆粉世家”,堪稱老字號的“豆粉專業村”去了,但仍有上百戶人家繼承祖業,既家且商,擔兒悠悠地定時定點出現在城街村巷。他們各有各的主顧和“地盤”,很少相互較勁,雖發不了大財,小日子倒也不愁過。
正宗的下村豆粉系用豌豆磨漿熬制,曰“澄漿豆粉”,其特點是筋骨好、色澤亮、口感柔韌鮮爽。如人人稱道的“駝子豆粉”及“董叫雀”、“一撮毛”等諸家所制豆粉,劃出的粉線細可繞筷,質地、刀工均在同行中傳為美談。下村豆粉最考究的是作料:鮮紅的辣椒漂油、斑白的芝麻油、焦黃的花椒油、翠綠的芫荽、乳白的蒜泥、烏黑的醬油、棕色的米醋……五彩紛呈,香氣撲鼻。據說,每一碗豆粉的成本之中,作料即點了半數。下村豆粉之為一風味美食,也就不足不奇了。
用下村豆粉佐餐,再加上一道保山傳統名菜——皮酥肉嫩的河圖大燒更是美不勝收,滋味無窮。
大燒,又稱“烤豬”,素為保山盛筵上的一道大菜,尤以河圖鄉人所烤最負盛名。其製作頗為繁難:將適齡壯豬宰殺除毛清腔後縫上破口,通體塗上以芝麻油、蜂蜜、醬油及多種香料調製的混合調料,再將其整個地架在栗炭火上邊翻邊烤,邊烤邊塗調料,直到熟透為止。大燒外酥內嫩,皮色金黃油亮,香脆酥潤:肉質鮮嫩細膩,甜而含香。其色、其香、其味均非尋常主烹調方式之所能比。
不同的地方,對豆粉的理解各有不同.
但基本製作都是加水磨成粉(有水磨機),用過濾布把渣分離,讓澱粉沉澱後去水曬乾(立即用的沉澱後去水就行)備用.
備註:有的地方把只要是澱粉都稱為豆粉.如紅薯澱粉,玉米澱粉,土豆澱粉,大豆澱粉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