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謝肉節

俄羅斯謝肉節

謝肉節 (俄文:Ма́сленица,英語:Maslenitsa)又稱送冬節,烤薄餅周,是一個從俄羅斯多神教時期就流傳下來的傳統俄羅斯節日。後來由於俄羅斯民眾開始信奉東正教,該節日與基督教四旬齋之前的狂歡節發生了聯繫。現在謝肉節的開始日期為每年東正教(基督教的分支)復活節前的第8周,例如2009年的謝肉節從2月23日一直持續到3月1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俄羅斯謝肉節
  • 英文名:Maslenitsa
  • 別稱:送冬節
  • 節日時間:每年東正教復活節前的第8周
  • 節日類型:宗教節日
  • 流行地區:俄羅斯地區
  • 節日起源:多神教時期的俄羅斯春耕
  • 節日飲食:薄餅
  • 節日意義:俄羅斯慶祝冬天結束迎接春天到來
  • 設定地點:莫斯科
  • 設定時間:每年東正教復活節前的第8周
節日起源,節日流程,節日習俗,慶祝方式,送冬,萬眾同歡,春天希望,歷年情況,

節日起源

“謝肉節”源於東正教。在東正教為期40天的大齋期里,人們禁止吃肉和娛樂。因而,在齋期開始前一周,人們縱情歡樂,家家戶戶抓緊吃葷,以此彌補齋戒期苦行僧式的生活。“謝肉節”因此而得名。
俄羅斯謝肉節俄羅斯謝肉節
“謝肉節”又叫送冬節。中世紀的斯拉夫民族認為,當太陽神雅利拉戰勝了嚴寒和黑夜的時候,就是春天來臨的日子。對農民來說,這意味著春耕勞動即將開始。因此,每年2月底、3月初,古斯拉夫人都要舉行隆重的迎春送冬儀式,並由此產生了送冬節。
按照傳統的民間習俗,為期7天的“謝肉節”每天都有不同的慶祝方式:星期一是迎春日,人們用稻草和布條綑紮象徵冬天的玩偶,並將它們放在家裡。入夜時分,人們燃起篝火,在篝火旁載歌載舞。第二天是娛樂日。周三是美食日,是女婿們到岳母家吃麵餅的日子。接下來的一天是醉酒日,節日在這一天會達到高潮。星期五是女婿回請岳母吃麵餅的日子。小姑子聚會日是在第六天。最後一天是寬恕日,人們在這一天互相請求對方寬恕自己
而“謝肉節”的來臨則使俄羅斯人看到了春天的希望。 

節日流程

星期一:迎春日,這一天人們要烹製薄餅,傳統上,第一張薄餅會送給窮人以示對死者的紀念。孩子們一大早就走上街頭堆雪人,富裕人家清晨即開始煎薄餅,人們開始用稻草和布條綑紮象徵冬天的玩偶。
俄羅斯謝肉節俄羅斯謝肉節
星期二:始歡日,年輕的未婚男女通過滑雪橇、到親友家作客等方式彼此物色自己的意中人,以便復活節過後可以舉行婚禮。
星期三:宴請日,岳母邀請女婿到家中吃薄餅,品嘗各種小美食,故這天也稱為兒童日。
星期四:狂歡日,活動的高潮,人們到街上舉行活動,開懷暢飲。口號是“越豪放這一年會過得越好”,慶祝活動在這一天掀起高潮,人人應開懷吃喝,一直到腸胃實在裝不下為止。
星期五:姑爺上門,新女婿邀請岳母及其家人吃薄餅。口號是“女婿,看你如何尊重丈母娘吧”,這一天,岳母要反拜女婿家,並為女婿煎薄餅,準備一場真正的盛宴。
俄羅斯謝肉節俄羅斯謝肉節
星期六:嫂子需送小姑子禮物,並邀請她和丈夫一家或閨中密友來家作客。
星期日:寬恕日,人們在這一天拜訪親朋好友,要求他們寬恕自己在過去一年中犯下的過錯。在這一天,人們還要燒掉象徵冬天的稻草人,寓意將冬天送走。有時人們則會將女性打扮成馬斯列尼察,再將她扔向雪堆以示送走冬天。人們已經看到春天的希望。

節日習俗

謝肉節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傳統就是烹飪並食用名為blini的烤薄餅。這種薄餅呈金黃色,象徵著太陽,表示春天的來臨和白天越來越長。這種薄餅原先用蕎麥粉、黃油、雞蛋、牛奶、土豆或奶油、調味料製作而成,隨著人們生活水品的提高,開始逐漸向其中加入麵粉成分。食用的時候,用薄餅將魚子醬或是三文魚捲起。舞蹈,歌唱,滑雪,滑冰,拳擊等體育活動也是謝肉節必不可少的節目。此外,謝肉節的一大特色是在這一周之中,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慶祝方式。
謝肉節另一種娛樂方式是拳擊,它一直保留至今。最不傷和氣的玩樂則是從結凍的山坡上飛速滑下。很長時間以來,斯拉夫人一直將謝肉節視為新年。因為14世紀以前,俄羅斯的新年始於3月。而根據俄羅斯的風俗,新年那天運氣如何,此後一年就會延續那天的運氣。因此,每逢此節,俄羅斯人都不吝惜美酒佳肴,並縱情享樂。所以謝肉節在民間一直被稱為“坦誠的”、“全民”的節日。
謝肉節時,人們喜歡盪鞦韆,但每年都有人因為玩得過火而殘廢。沙皇阿列克謝採取了最嚴苛的手段,禁止私自釀酒,不準俄羅斯人參與冒險遊戲,“不能動拳頭、不能盪鞦韆”。但這些嚴厲的法令在脫韁的歡樂面前是如此的乏力。年輕的彼得一世在莫斯科參加謝肉節活動時,就置父親的訓誡於不顧,興高采烈地盪起了鞦韆。
奧地利駐俄使館外交官科爾布發現,謝肉節期間,人們“對最高統治者的尊崇無影無蹤,個人意志處處占了上風”。令他吃驚的是,就連年輕的沙皇彼得一世也是置傳統威嚴於不顧。科爾布成為節日遊樂的參與者:謝肉節在莫斯科新落成的宮殿舉行,統領“眾人皆醉”教堂的名為“公爵爸爸”的滑稽長老被奉為聖人,宮殿是獻給希臘酒神巴克科思的,到處搖爐散香,長老揮舞著用菸斗製成的十字架,祝福大家。隨後是一場為期兩天的饗宴,參與者不能回家休息。外國賓客只允許輪流休息,睡醒的人必須跳集體舞。
葉卡捷琳娜二世為慶祝加冕,也效仿彼得一世,趁謝肉節期間在莫斯科舉辦了名為“戰勝的彌涅爾瓦”的盛大假面流行。為期3天的假面遊行中,展示了各種社會陋習:受賄、鯨吞國庫財產、公務手續繁冗等,而這些陋習都被睿智的女沙皇治理好了。參與流行的有4000名演員及200輛大馬車。
葉卡捷琳娜二世終於盼來了孫子亞歷山大的降生。她希望由亞歷山大取代失寵的兒子帕維爾,繼承皇位。喜出望外的她辦了一個名副其實的“鑽石謝肉節”。英國大使加里斯勳爵描述道:“女沙皇在謝肉節期間隨意宴客,其規模、規格超過了以往任何時候。晚餐結束後,甜點被盛放在昂貴的食碟中,一一呈上。這些食碟鑲嵌著寶石,其價值接近200萬英鎊。”晚餐後遊戲的獲勝者,女沙皇都以美鑽相贈。僅一個晚上,她就送出了近150枚價值連城、工藝精美的鑽石,令加里斯勳爵嘆為觀止。
謝肉節最重要的一天是周日。在俄羅斯,這天被稱為互相寬恕的周日。人們為自己為親朋好友造成的所有不快互致歉意。

慶祝方式

按照傳統的民間習俗,為期7天的“謝肉節”每天都有不同的慶祝方式:星期一是迎春日 ,人們用稻草和布條綑紮象徵冬天的玩偶,並將它們放在家裡。入夜時分,人們燃起篝火,在篝火旁載歌載舞。第二天是娛樂日。周三是美食日,是女婿們到岳母家吃麵餅的日子。接下來的一天是醉酒日,節日在這一天會達到高潮。星期五是女婿回請岳母吃麵餅的日子。小姑子聚會日是在第六天,人們從這天開始焚燒用乾草製成的玩偶,表示送走冬天,迎接春天的來到。最後一天是寬恕日,人們在這一天互相請求對方寬恕自己,摒棄前嫌,重歸於好。這天,人們將那些還沒有來得及焚燒的玩偶付之一炬,表示已徹底告別寒冷的冬天,迎來了陽光明媚的春天。
俄羅斯謝肉節俄羅斯謝肉節
隨著時代變遷,俄羅斯人已不再遵守那些陳舊的清規戒律,但烤制麵餅、綑紮並焚燒玩偶的習俗仍然保留了下來。每當“謝肉節”來臨,俄羅斯人都會自發組織化裝遊行、民間歌舞、遊戲、溜冰、滑雪、乘三套馬車兜風等娛樂活動。為推動莫斯科旅遊業的發展,莫斯科市政府於2002年已正式宣布“謝肉節”為城市節日,並組織安排多項大型活動。俄羅斯許多地方的冬季長達半年左右。冬天的俄羅斯寒風凜冽、萬物蕭條,到處都是冰天雪地。這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俄羅斯人活潑好動的天性。而“謝肉節”的來臨則使俄羅斯人看到了春天的希望。

送冬

春耕·謝肉·送冬
送冬節的前身是古斯拉夫人春耕節。人們認為冬去春來是春神雅利洛戰勝嚴寒和黑夜的結果,因此每年2月底3月初都要舉行隆重的送冬迎春儀式。古斯拉夫人以此歡慶經過漫長的嚴冬,明亮的太陽又開始為大地送來溫暖。東正教傳入俄羅斯後,無力取消這一異教的民間節日,只好把春耕節改稱謝肉節,節期安排在春季大齋前一周。這一周過後,進入40天的大齋期,期間人們禁止娛樂、吃肉,故稱謝肉節。由於此後整整8個星期不能吃葷,人們便在這一周內隨心所欲地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盡情享受歌舞娛樂和戶外活動。對於謝肉節的縱情撒歡,有一組描寫非常到位:美食要飽撐到打嗝,縱酒要醉倒喉頭,放歌要唱至斷腸,起舞就要跳到倒地。
麵餅在俄羅斯謝肉節扮演著主要角色,女主人們往往整個星期烙個不停。圓圓的、熱熱的麵餅,是春天太陽的象徵,它把偶像崇拜和宗教風俗巧妙地融在一起。謝肉節持續7天,每天各有其名,慶祝方式不盡相同。滑雪橇是俄各地節日裡都必不可少的共同娛樂,大人們帶著孩子登上雪山,從冰坡高處往下滑,從早到晚,不知疲憊。但大規模的節日狂歡則從周四算起。上流社會講究搞狂歡舞會、假面晚會,老百姓玩化妝集會、斗拳。每逢晚上,姑娘、小伙兒共聚一處,載歌載舞,通宵達旦。星期天被認為是最有意義的一天,稱為“寬恕日”。人們在這一天互相請求對方寬恕自己,捐棄前嫌,重歸於好。這一天結束後,就標誌著束縛俄羅斯人的寒冬已經過去,人們已經看到春天的希望。俄羅斯祖輩就是這樣,在大齋前的一周里,一邊盡情享受冬去春來的快樂,一邊為齋期戒肉、戒葷、淨化心靈做好準備。
俄羅斯謝肉節俄羅斯謝肉節
20世紀60年代末,蘇聯政府將這個節日改為送冬節,又叫俄羅斯之冬狂歡節。節日的古老習俗和宗教意義都淡化了。但這個節日仍然是俄羅斯人的重要節日,象徵太陽的圓薄餅依然是節日的必備食品,圓圈舞依然是節日期間跳的最主要的民間舞蹈。節日裡,各地還舉行化裝遊行,彩車上載著人們裝扮的寒冬女神、俄羅斯三勇士等神話中的人物,人們載歌載舞送別寒冷的冬天,迎接溫暖的春天。

萬眾同歡

早春三月,莫斯科依然冬意盎然,陣陣風雪過後,原本銀裝素裹的大地又添一片清冷。然而毗鄰克里姆林宮瓦西里斜坡,自從3月7日起變成“謝肉節小城”後,在此後整整一周里,一家家煎制春餅的火熱灶台,讓俄羅斯之都在“心臟”處飄起陣陣“炊煙”,更讓遊人感到融融暖意。帶有稻草人形象的舞台上高掛著“歡慶謝肉節”的橫幅,民間的能工巧匠則在各自的商品攤上兜售色彩斑斕的手工藝品。記者置身於攝氏零下十幾度的廣場,感覺嘴裡呼出的熱氣瞬間就被冷氣凝結。目睹一張張綿軟的小薄餅新鮮出爐,圓圓的形同太陽,哪裡受得住誘惑?於是,便像當地人一樣,靠近暖爐、立在風裡,品嘗起不同口味的春餅。本已充滿了奶香、蛋香,再加上一塊鱘魚或燻肉,配上一杯節日必不可少的淡蜂蜜酒,溫暖立時漾滿全身。只在剎那間,竟頓然領悟:俄羅斯人因何在謝肉節期間以吃薄餅的習俗喻示太陽的復甦。
為期一周的謝肉節,在現代俄羅斯自然是少了昔日的繁多舊禮:姑爺子哪一天上門,丈母娘怎么樣反拜等場景,如今只能在謝肉節戲台上領略。為了感受節日的狂歡氣氛,記者日前又特意來到科洛緬斯科耶莊園。這個當年沙皇的夏季行宮而今每年都是謝肉節狂歡活動的一個主場地。在俄羅斯,如果不碰上什麼特別的日子,你絕對不會產生遊人如織的概念。往日開闊、靜謐的莊園,遊人只是依山起伏的草地或雪原的點綴。可是,在這謝肉節的最後一天,記者好像已經全然不識這座熟悉的莊園。其人山人海的勁頭,絲毫不亞於中國的節日廟會。空氣中瀰漫的烙餅的香味、烤肉的熏煙、棉花糖的甜膩,老遠就在召喚人們的腸胃;冰坡上的尖叫、雪橇上的歡呼、舞台上的民歌,讓人情不自禁喜笑開懷;雪地上的環舞,更是把相識或不相識的男男女女圍成一層層的圓圈。人們一會兒隨著舞台上演員的指令或歌詞大意做出各種舞蹈動作,一會兒前摟後抱在雪地上撒腿奔跑。摔倒的人一個牽帶一個,隨之而起的笑聲也一串連著一串。幾個“回合”下來,記者已經渾身是汗,氣喘吁吁,不得不遺憾地“敗下陣來”。走在禁止機動車通行的莊園小路上,忽聽身後警笛陣陣。怎么回事?原來,一輛警車鄭重其事地為後面一輛馬拉雪橇開道。只見塗著紅臉蛋的稻草人頭披圍巾,身穿花衣,腳套樹皮鞋,傲然立在馬車上。可別小看這個稻草人,她可是當天節目的絕對“主角”——寒冬女神像。人夜後,人們把這個象徵冬天的偶像付之一炬,就標誌著送冬迎春的開始,也標誌著為期7天的謝肉節最終落下帷幕。

春天希望

依據傳統,俄國人大都相信:一個人如果謝肉節過得不開心,此後一年裡都要遭霉運。所以,過節這個星期,所有的愁情煩事都要拋到九霄雲外,怎么開心就怎么過。只有這樣,才能給此後一年的平安、成功、發達討個好“彩頭”。只不過現代人在現代化的生活節奏中,恐怕難得有多少人真正得以如此逍遙。
飽受恐怖活動之苦的俄羅斯人在謝肉節期間終於迎來了一個好訊息:車臣匪首馬斯哈多夫在俄軍清剿行動中斃命。雖然人們心裡明白,車臣問題的徹底解決尚需時日,俄羅斯離舉杯歡慶反恐最後勝利還有很長的路程。但是,馬氏之死,畢竟是俄反恐鬥爭中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人們有理由對和平、安寧生活的早日到來充滿期待。隨著謝肉節帷幕的落下,春天的腳步已經一步一步臨近俄羅斯。冰雪之中,俄羅斯人用春餅呼喚太陽,用笑容歡送嚴冬,更用希望迎接萬物復甦的春天。

歷年情況

莫斯科紅場中,成為俄羅斯歡慶謝肉節的中心。在瓦西里耶夫斜坡上,節日的各種遊藝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其組織者打算煎出不計其數的美味薄餅,壘成世界上最高的餅塔,以期被載入金氏世界紀錄。
謝肉節另一種娛樂方式是拳擊,它一直保留至今。
2012年2月20日至26日謝肉節期間,莫斯科市各行政區都各自設定了煎餅售賣場所,組織音樂會、展覽、競賽和遊園活動。莫斯科市中心的紅場高爾基中央文化休閒公園等地點更是已經成為每年舉辦謝肉節的主要場所。
2012年謝肉節還增添了“政治狂歡”的新元素。在2012年3月4日俄總統選舉即將到來之際,支持和反對總統候選人普京的民眾紛紛將政治和節日元素融合起來。
2013年3月17日,俄羅斯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謝肉節”結束,這也就意味著東正教長達40天的大齋期開始。 俄羅斯的謝肉節是從3月11日開始一直持續到17日結束。俄羅斯境內從東到西,從北至南各地的斯拉夫人都會慶祝這個節日。以首都莫斯科為例,莫斯科市政府文化廳就在市內各大公園和文化場所和露天廣場組織了豐富多彩的遊園會、民俗演出等等。按照傳統,莫斯科的紅場高爾基公園和卡洛面斯科耶莊園是莫斯科人歡慶謝肉節的主要地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