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工業化研究(1861~1917)

俄國工業化研究(1861~1917)

《俄國工業化研究(1861~1917)》是2020年7月1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鄧沛勇。

基本介紹

  • 書名:俄國工業化研究(1861~1917)
  • 作者:鄧沛勇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ISBN:978752017008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西方工業化多建立在自身基礎之上,是其內部發展的結果,而俄國工業化則帶有外來性特徵,除此之外,還具有趕超型特徵。俄國現代化起源於彼得一世,彼得一世時期確立的現代化模式是帝國模式。19世紀上半葉俄國經濟快速發展,為早期工業化奠定工商業和技術基礎。19世紀下半葉俄國工業化進程開啟,伴隨著鐵路建設熱潮、技術革命和交通運輸革命,俄國工業化取得巨大成就。 本書主要分為四大部分共十四章。在收集中外資料的基礎上,以俄國工業化發展歷史為主線,系統化分析工業化發展的影響因素、各階段特徵、輕重工業發展狀況,以及俄國工業化前提和特徵。以歷史唯物主義史觀和相關經濟學理論為基礎分析俄國工業化的經濟和歷史效用,探討工業化的特殊作用。對比刺激俄國和西歐工業化發展的因素,探析俄國工業化發展的特徵和模式,為研究現代俄羅斯工業化奠定史料和理論基礎。以俄國工業化發展為借鑑,思考我國如何有效配比輕重工業,作為經濟大國怎樣在國際經濟安全體系中處於不敗之地。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自然環境與俄國經濟發展
第一節俄國的經濟區劃
第二節自然環境與經濟發展的關係
第二章俄國工業化的前提條件
第一節1861年農奴制改革
第二節農奴制改革前工業已初具規模
第三節19世紀上半葉交通運輸業蓬勃發展
第四節國內外貿易蓬勃發展
第五節技術革新是工業化開啟的動力
第三章俄國工業化特徵
第一節俄國工業化的一般性特徵
第二節俄國工業化的特殊性
第四章俄國工業化的主要成就
第一節19世紀下半葉俄國工業蓬勃發展
第二節國內外貿易繁榮
第三節推動金融業的發展
第四節鐵路的作用日益顯著
第五節全俄統一市場最終形成
第六節農業現代化進程開啟
第七節俄國工業化的文化和政治影響
第五章俄國與西方工業化的對比研究
第一節各國工業化模式概述
第二節俄國與西方國家工業化模式的異同
第三節俄美工業化成就比較
參考文獻
附錄一工業發展相關統計數據
附錄二貿易發展相關統計數據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